KY康聯大舉進軍大陸呼吸藥與醫療器材市場,搭中概與ECFA熱即將返台上市,創辦人李欣將藉大陸通路優勢平台尋求台廠策略合作。已獲交易所董事會同意返台第一上市專注銷售B型肝炎藥的KY康聯(4144),預計10月初掛牌,該公司創辦人李欣為台灣高雄左營人,1990~1993年前後進出中國大陸兩次經營家具事業,卻慘賠500萬元收場。1995年隨著羅氏藥廠再次進入大陸,但在1997年因上司換人,李欣遭資遣,他靦腆地說,「我是被迫創業的」。2005年與友人葉小平取得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發成功的阿福德韋酯(Adefovir)代丁產品銷售權,僅6年時間創下年營收達15億元規模。來自台灣為返台上市主因康聯此次返台上市預計增資777.8萬股,每股暫定99元,將可募集7.7億元,資金用途大舉朝呼吸藥彼多益下功夫,5年內營收比重將達50%,估新產品將成為未來業績主要成長動能。以下為專訪李欣概要:《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返台上市的主要原因為何?除在資本市場外,是否與台灣生技產業鏈會有更大的合作計畫?李欣答(以下簡稱答):事實上,康聯最早對兩岸三地的資本市場都有考慮,但最終選擇返台原因有三,其一是個人本身來自高雄,對台灣具有濃厚的感情;其二是台灣資本市場較特殊,股民結構也與其他市場不同,加上政策積極推動生技醫療產業,因此康聯先進入台灣資本市場,對未來發展有很大助益;其三是康聯是較早進入大陸布局的台灣業者,光單一產品一年創造近15億元營收,掌握優勢通路,為台灣資本市場具獨特DNA的廠商。所謂獨特DNA就是競爭優勢,康聯目前專注在產業鏈中微笑曲線高附加價值兩端,也就是產品開發策略與品牌推廣,大陸銷售團隊多達400餘人,遍布29個省份近2700家醫院,三級醫院覆蓋率達50%、二級醫院達30%,且直接服務8600餘目標醫生。這樣的平台優勢不僅是台廠尚無法做到,就連大陸通路商也望塵莫及。也因此未來與台廠產業鏈的結合會有相當大助益,透過上述平台,可以快速達到經濟效益,返台募資用途除開發新產品與拓展醫療器材,另外就是尋求台灣生技業的策略合作,甚至不排除一次併購藥證藥產品銷售權利與產線。未來將有13個新產品上市問:目前產品的營收比重如何?占比重最高單一產品未來的成長性?未來是否會有所調整?答:治療B型肝炎的代丁產品仍占公司營收比重最高達80%,近5年其銷售年複合成長率達54%。肝炎是中國人的國病,感染帶原者高達9300萬人,已接受正規抗病毒不到1000萬人,年市場規模估達1000億人民幣,估目前每年仍有5~10%的增長率,因此該項產品仍具發展潛力。除肝炎藥外,康聯也在今(2011)年3月取得浙江仙琚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彼多益,預計今年底到明(2012)年還有2款新藥上市。大陸吸菸人口高達3.5億多,呼吸用藥年市場規模達1.5~2億人民幣,明年達3~4億人民幣,年增長率達40~50%,這是公司積極跨入呼吸類藥品的原因。總括來說,康聯現今正在銷售的產品有6個,已完成簽約而正在註冊或臨床階段共有13個,其中肝炎領域3個計畫於2012、2016與2017年上市;呼吸科領域有3個分別於2014、2015年上市;神經與精神科領域有2個計畫於2014年上市。另外,也取得美國美敦力公司矯正與治療脊柱骨折或變型代理銷售,未來在醫療器材產品營收方面會逐年提高至10~15%比重。問: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生技產業影響與發展的看法?答:中國大陸今年將成為全球第3大醫藥市場,產值規模達6194億元,複合年成長率16.46%。透過ECFA機制,未來兩岸不管在一般學名藥、品牌學名藥或原廠藥,都有很大合作發展空間,尤其在藥證取得的簡化程序甚至相互承認,可以快速引進大陸市場,這就是康聯選擇返台上市,進一步結合台灣生技產業鏈的原因了。問:去(2010)年稅後淨利3.69億元,較前兩年下滑原因為何?因應策略為何?答:大陸醫院採購藥品採招標制,投入競爭者愈來愈多,藥價跟著滑落,跌幅達20%,過去公司產品毛利維持在60%,目前稍見下降,但仍達到預期標準。也因此公司積極投入其他領域,以呼吸藥彼多益來看,毛利率也有60%水準,醫療器材更高,這都是公司未來極力爭取高獲利目標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