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股票,愈來愈多人選擇基金作為投資理財工具,雖然基金是交給專業經理人操盤,但是投資風險其實不亞於股票。至今(2011)年7月,國內投信業者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3兆元,基金已經成為很普遍的投資工具,由於投資股票將牽涉到選股能力,不懂選股或沒時間看盤的投資人,常常會選擇基金商品,將選股問題交給基金經理人處理。但是專家提醒,基金其實也就是股票,如果買股票型基金,就等於買股票一樣,只是不同點在於基金是可以用較少的金額買到一籃子股票,因此,買基金的報酬率也同樣會受到股市榮枯興衰的影響,同樣是有賺有賠。蘇:當年網通基金募爆周:投資不能追求流行《理財周刊》特別專訪新光投信總經理蘇英孝與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這兩位投信界老將,暢談近10年來台灣投信基金界的歷史,並從中觀察到全球金融環境的變化,鑑往知來,投資人可以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到如何在當前的環境確保獲利,賺取適當的報酬,以下是紙上論壇紀要。《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2000年以來基金界發生哪些大事?有什麼現象值得投資人探究?蘇英孝答(以下簡稱蘇):2000年發生網路泡沫、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2003年爆發SARS疫情,之後市場漸漸恢復,2007年美國又發生次級房貸事件,主要是美國過度放款給中下階層,民眾信用過度擴張,資產出現膨脹效果,當時正值股市大漲,因此泡沫吹得很大,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全球股市大幅下挫,之後新興市場國家因中產階級大量產生而崛起,導致市場反彈??,可以看得出來,10年來,全球金融市場大約每1、2年就會有大事件發生,造成市場動盪不安。2000年網路科技泡沫時,台灣投信界募集網通基金造成風潮,當時怡富投信(現為摩根富林明投信)募集全球通網基金在2小時內募滿50億元,造成風潮,各家投信爭相募集網通基金,檔檔爆滿,吸引大量資金投入。當時流行「本夢比」之說,本益比動輒500倍、600倍,但是仍然有人追捧,結果不久後美國Nasdaq指數重挫90%,造成網路科技基金泡沫化,台灣在那一波募爆的網通基金平均淨值下跌6成。2003年全球爆發SARS疫情,當時很多基金都乏人問津,2004年時有一檔新基金還募不到20億元,新基金的募集可以視為人氣指標,也等於信心指標,當時投資人信心潰散,新基金募集到的規模很小。但是事後觀察,總是在股市高點時,一堆人買卻都賠錢,而在股市重挫低迷時,新募的基金沒人要,但是當時募集的基金在一年內少的賺2成,多的賺4成。周輝啟答(以下簡稱周):投資人一直很喜歡追求流行的商品,當大家感覺是好的、熱賣的,就拚命搶進,每一世代都有人瘋狂搶進,有時基金一天就募滿,這都隱含著「過熱」的現象,如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很多投信發行網路通訊基金、「.com基金」;2006、2007年則是另一波REITs基金,將資產證券化,有的基金規模上限130億元,一天就爆滿了,還因為超額認購必須退款。但是為何新基金可以很快就募滿?應該是市場已經好一陣子了,投資人一直聽到好消息,當大家都覺得好,想去搶時,通常可能都已在高檔了,投資人在投資基金時,不應追求流行,不應追求大家都說好的基金,而是應該省思自己要什麼?自己預期的報酬率、能夠承擔的風險有多少?不要人云亦云。有的產品很棒,有賺錢的機會,但是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大家應該要把基金想成是一個元件,是資產配置中的一個元件,這是很重要的觀念。例如,一個退休的人,他只想要一年賺6~10%,那他就要思考,是否需要將90%的資金投入波動大的產品。投資人不是要花時間去尋找最具動能、最有潛力的基金,而是要衡量自己期望的報酬率,以及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問:鑑往知來,這些過去曾發生過的事,未來是否還會重演?投資人可以從這些事件中學習到什麼?蘇:學習如何規避風險周:建立正確投資觀念蘇:基金募集常常會看到「一窩蜂」的現象,顯示投資人常有「從眾」的心態。但是買基金其實等於是投入股市,只是不必選股,要投入股市最方便的工具就是基金。只要是投資,就應把風險放在前面,當投信基金一窩蜂募集同類型基金時,通常是股票已經漲上來了,投資人應該學會如何規避風險,在做任何投資活動之前,要先設定個人的投資目標、獲利目標,學習如何趨吉避凶。例如,先設定好目標,是希望一年賺5%、10%還是15%?隨自己設定的獲利目標不同,選擇的投資標的也不一樣,例如目前定存一年僅獲利約1%。投資人要按自己定的目標去規劃最適合的方式投資;如果設定一年10%報酬率的話,有哪些產品適合投資?為了分散風險,應將自己的投資也適度分散。分散也有不同方法,如時間的分散、投資標的物的分散、地區的分散等。如果買進的商品下跌造成賠錢的話,該不該向下攤平?不論是投入股市或基金,要攤平必須是在看好的前提下,否則可能會愈攤愈平。周:巴菲特說「危機入市」,這4個字說起來容易,投資人有無去思考如何讓這個概念化為行動?當股市真的跌到很低的時候,你是不是真的有勇氣進入?金融市場的樣貌一直在改變,如2009年、2011年,每年都有不同的樣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議題一直在貫穿,大家都喜歡追求流行、趨勢,但是在真正低檔時,有多少人會介入?其實都是殺的人比買的人多。而在行情高到瘋狂時,卻常是追的人比賣的多。投資人應花時間建立投資的觀念,這是蹲馬步的工夫。誰能夠預測Fed會不會升息?沒人知道。誰知道會有日本311地震、誰知道會有茉莉花革命、誰知道會出現SARS?這些都是不能控制的,應該要回到我們能控制的,就是「資產配置」。問:台灣的投資人,在經過多年的學習之後,對於基金的投資有何不同?蘇:這10年來我發現台灣的投資人投資習性的確有變化,對於風險較以前更有認知了,這是經由學習而有成長,對於風險控管,比起10年前有更清楚的認識:台灣的投資人比起以前較不容易過度追高殺低;已經開始理解危機入市的策略;懂得分散風險;國際化的程度提高了,以前只懂得投資台股,現在對基金懂得更多了;投資更多元化,現在可以投資的商品很多:房地產、股票、基金、期貨等,以前期貨也很少人在做。問:近10年來,全球金融市場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歐美衰微、新興市場興起,你認為未來趨勢是什麼?蘇:投資是人類經濟活動的縮影,同樣要回到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理論,很多人看好,大家都想買,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股市就上漲,但是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供給不變,需求減少,賣的人多了,買的人少,股價就下挫。現在全球金融市場與天氣一樣,變化度愈來愈大,常常會出現暴熱暴冷,異常的現象很多,例如今年8月,美國道瓊指數重挫500點以上,在1個月內就出現2次,在過去,這種機率不高。由於美國、歐洲國家過度消費之後,成為資源消耗國家,社會福利太好,財政的歷史包袱太大,退休、醫療、失業等福利支出龐大,燒掉很多國庫資金;亞洲國家則因為人口多、中產階級興起,人民開始富起來,經濟成長高,政府的負擔沒有歐美國家嚴重,新興亞洲如東南亞、中國大陸、東北亞後勢看好,資金就會向值得投資的地方流去,而歐美股市則很難找到支撐點。蘇:絕對報酬產品崛起周:執行效率關係獲利問:台灣投資人在投資基金上,應抱持什麼樣的思維,才能應付未來的變化?而能在環境變動中,保持獲利?蘇:現在在台灣及全世界開始有一種產品正在崛起,就是「絕對報酬」產品,投資人不必選時間、標的,可以隨時買,報酬率都是正數,持有時間愈長,報酬率愈高,這種產品為「期信基金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用相反的方式去避險,台灣在這2年內開始興起,其投資標的是買股票,但是用指數期貨、選擇權等衍生性商品去增益或避險。這種投資工具講求正數報酬,長期穩定波動小,將會是未來投資的顯學。它不同於現在的基金,基金績效講求打敗大盤,是屬於相對報酬產品,但是打敗大盤,投資人仍然可能是賠錢的。而債券基金,雖是固定收益投資工具,但是也有走空頭的時候,例如利率上揚時,報酬率也會下滑。基金其實風險相當大,像2008年時,基金平均跌幅為48%,但這類CTA基金跌幅僅5%,絕對報酬的投資方法,與股市、債市的連動度都低,一年的目標可能只賺6~8%,這類基金的評比目標為是否每年做得到。周:看似不起眼的「定期定額」是好東西,定期定額加上停利,剛才說到,在股市低點時,你能否真正做到「危機入市」?但是若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不停止扣款的話,在低點,定期定額進場,就可以做到「危機入市」,成本就可以比別人低。定期定額,我認為不是傻瓜投資術,而是聰明投資術。如果你想問現在應該買什麼基金,從「趨勢」和「機會」來看,如果你想要一年賺個10%,那麼你的「動作」會比看「趨勢」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