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在醫學上的應用主要對記憶、腦部功能及循環系統有益處。多項醫學報告一致指出,腦部功能逐漸退化的年長者服用銀杏能獲得改善,甚至能幫助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病患,很多人就自行服用,甚至以為吃愈多效果愈好,實際上銀杏一天劑量建議不要超過四顆,每顆為九點六毫克。台灣銀杏雖然有藥品的許可證,也有核發食品的許可證,但是許多食品都未註明含量,消費者採購時須多加注意。銀杏 小心併用藥物的危險性許多民眾可能會因為銀杏是食品,而忽略和西藥併用的危險性,如果消費者有服用抗抑憂鬱藥品中的MAOI,最好能夠避免食用銀杏,可能會引起相反效果。如果有服用抗凝血藥,例如阿斯匹靈、肝素(heparin)及香豆素(warfarin),就不能使用銀杏,否則會加大其抗凝血作用。甚至曾發生病患因自行服用銀杏過量,產生眼睛出血的副作用。許多民眾僅以為銀杏對於末梢血液循環很有幫助,加上一些不專業的醫療人員,也把這樣的知識當成常識。手腳冰冷的人吃了銀杏以後,確實能達到手腳溫熱的效果,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也可以說是倒果為因。我們希望身體健康,但是身和體是不同的。身是軀幹,體指的是四肢。一個人萬一不幸損失了四肢,還是有機會活下去,但是軀幹出了問題,死亡的機率會高很多,大部分重要的器官都在軀幹。如果身體的能量或者血液不夠,首先會獲得供給的是軀幹,而不是四肢。所以人會四肢冰冷,不一定是末梢血管通透性不好,通常是身體血液量不夠,無法供給四肢,才會造成手腳冰冷。若不去思考如何讓軀幹的血液充足,卻把原本要提供給軀幹的血液硬逼到四肢去,這是本末倒置的危險行為。手腳冰冷,建議先從補血著手,可以用四物湯,簡單又有效,價格也很便宜。另外,延續此觀念,當我們劇烈運動時,血液會流向四肢,如果運動時間太久,會造成軀幹的血液不夠,五臟六腑可能受到損害。偶爾聽聞一些人在劇烈運動後,突然暴斃,就是這個原因。台灣的處方藥市場一年大約有八百億,而健康食品的市場卻可能超過一千億,但衛生署卻對市場遠比處方藥還大得多的健康食品,放任不管,也難怪台灣民眾雖然有健保加持,身體卻還是很不健康。尤其台灣民眾長期有吃維他命補身的不甚正確觀念。許多民眾以為維他命可以多吃,對身體有好處,卻不曉得維他命基本上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脂溶性維他命,例如A、D、E、K;另一種是水溶性維他命,例如B、C。脂溶性維他命很容易堆積在身體裡,如果長期服用超過正常劑量,會造成身體的傷害。維他命 重點在補充營養不均衡常看到某些不肖廠商,不斷傳遞民眾錯誤的觀念:宣稱維他命是食品,所以多服用無害──這種為了獲利而罔顧民眾健康的宣傳手法,實在不可取。即使是水溶性維他命也不可以食用過量,例如我們最常吃維他命C預防感冒,卻不知道如果吃過量,容易發生腎結石。除了過量的問題外,民眾服用維他命的觀念也有待加強。許多人以服用維他命來取代天然的食物,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補充維他命是因為平常飲食可能會有不均衡的問題,因此食用維他命以補不足,因此只是輔助的功用,千萬不能當作萬靈丹。此外,常有人因工作勞累,自行購買維他命B群,也常看到這類產品的電視廣告,強調可以幫助你熬夜時有精神,或者應付更多的勞累。但真相是,服用維他命B群只是預支我們的健康,欺騙自己的身體,讓身體誤以為不累,所以不用休息,這也是過勞死愈來愈多的原因之一。我建議上班族或者從事大量體力工作的人,真有需要的話,一天服用一顆綜合維他命即可,不需要特地去服用其他的維他命。至於廠商常說「天然的比較好」,以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來欺騙消費者,更是不應該。在我看來,天然的食品才是無可取代的,即使是從天然的食品製造出來,也不可能保存所有的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