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日當天(三月十三日),正好是FOMC會議召開的日子,在美國非農業就業人數連續三個月增加超過二十萬人以上,就業市場終於見到了好轉的證據,聯準會將如何出招呢?聯準會最在意失業率數據雖然柏南克在近期的公開言論中並沒有提到「進一步」量化寬鬆相關字眼,但對照近期美國亮麗經濟數據,柏南克對美國未來經濟前景相對保守,尤其是二月份失業率已逼近元月份聯準會對外公布的今(二○一二)年在八.二~八.五%之間的展望下限時(圖一),柏南克依舊沒有改變立場的跡象,不禁令人疑惑:「難道美國經濟的復甦力道就快要停頓了嗎?」如果是,那麼聯準會要用什麼樣的刺激方式來替代QE3呢?畢竟扭轉操作的QE2訂六月底結束。在大量印鈔收購公債和房貸債券與出售短期國庫券,再利用收益買長期債券等QE1、QE2之後,市場推測接下來聯準會將會採用避免引發通膨疑慮的QE3,如印鈔以收購長期債券或房貸債券,同時會用比較低的利率把錢借回來,限制投資人與銀行應用這筆錢,藉此控管金融體系內過多的資金流竄。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壓低長期利率,鼓勵借貸以刺激經濟。講到這裡,不禁回想到二○○七年之前聯準會在葛林斯班主導的時代,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景氣繁榮而長期殖利率走低的現象,葛林斯班稱之為「不解的謎」,但是把時間往後移到二○○九年之後國際金融局勢的發展,再對照當時長期殖利率走低的現象,謎團的解答就攤在眼前。原來當時的長期殖利率已經領先預知未來,如果這功能還存在的話,就意味著長期景氣還是偏低迷的。只有用這個角度才能解釋,為何聯準會在元月份下修今年美國GDP成長率至二.二~二.七%的保守態度(圖二)。事實上,聯準會當下最在意的經濟數據為失業率,美國二月新增就業人數為二十二.七萬人。連續第三個月新增就業人數超過二十萬人。與去年二月相較,美國新增就業人數達二○二.一萬人。過去二年美國私人企業創造就業機會更達三九三.八萬個。由於二月就業人數改善,民調顯示歐巴馬支持率由前月四一%揚升至四五%,如果此趨勢持續下去,共和黨勝選的機會就渺茫了。新興國家多趨向貨幣寬鬆美國就業市場好得令人意外,而三月十三日的FOMC會後聲明透露了略為修正前次保守的展望──「勞工市場情況進一步改善,近幾個月,失業率明顯下降,但仍然偏高。委員會預期未來幾季,經濟將溫和成長,並因而預期失業率將逐漸下降。」所以根據最新的展望,有可能聯準會對於失業率的下限預期修正至八%。可是這樣的溫和復甦仍不足以改變維持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立場,所以仍保留了進一步祭出寬鬆貨幣的模糊空間。歐洲央行考量經濟前景仍面臨下行風險,三月八日決議維持利率不變,停留在空前低點一%(圖三),符合市場預期。不過歐元區通膨連續第十四個月高於ECB目標略低於二%的情況下,逐漸轉移市場的目光從歐債危機轉向至通膨與經濟趨緩等議題。ECB最新的季度報告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降至負○.一%,三個月前則預期成長○.三%。而二○一三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由一.三%下調至一.一%。ECB同時將今年歐元區CPI預估,由三個月前的二%上調至二.四%,遠高於央行目標略低於二%。油價成為今年經濟復甦變數就其他新興國家而言,大多都是朝寬鬆貨幣環境靠攏。三月七日巴西央行將基準利率自一○.五%砍至九.七五%,近二年來新低水位;三月九日印度央行將銀行業現金準備率要求,調降七十五個基點至四.七五%;越南央行自十三日起再融通利率從一五%降至一四%,貼現率從一三%砍至一二%;南韓、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國的央行皆將利率水準維持不變;印尼央行於三月八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五.七五%不變。同日,南韓央行也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三.二五%不變,這是南韓央行連續九個月維持利率不變。再加上二月下旬的中國大陸調降存準率一碼來看,在面對歐美國家的債務危機的複雜金融環境,各國央行大多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來應對,這是很合理且可被理解的立場,但問題是連新興國家都擔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與經濟放緩等議題,那麼熱錢該往哪裡去?紐約原油期貨一度來到每桶一一○美元(圖四),在美伊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油價自然易漲難跌,就連最新的FOMC會後聲明都提到:「原油與汽油價格近來上漲,將暫時推升通貨膨脹。」事實上,通膨的威脅已成為全球資金寬鬆環境下的最大隱憂,各國央行無不緊盯。歐盟統計局三月一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由於受到國際油價持續攀升的影響,歐元區二月份通膨率自一月份的二.六%上升至二.七%。越南二月通膨率自一月的一七.二七%下降至一六.四四%,雖有所下降,但依舊為Bloomberg所追蹤亞太地區十七個經濟體之冠。印尼央行表示,如果提高燃油價和電價,印尼今年可能難以達到將通膨率控制在三.五%至五.五%區間的目標。印度二月份通膨率達六.九五%,為五個月來首度加速。就數據而言,除了中國大陸因房市持續調控而讓通膨得以控制,美國持續保持低通膨環境之外,其他如歐盟與新興市場無不受到油價的上揚而面臨到通膨率上升的威脅。油價成為今年經濟復甦另一個關鍵變數。歐美國家的債務危機,讓三大信評機構不斷的下修各國公債評級,再加上全球資金寬鬆的環境,使得債市報酬率下降,非投資的首選。而原物料市場因北京奧運會落幕之後,又遇上金融海嘯的衝擊,全球經濟自二○○七年的繁榮修正至今,仍難擺脫二次衰退的陰影,在經濟復甦力道疲弱下,原物料的需求自然難重返二○○七年前的好光景,也非熱錢聚焦的標的。黃金與美元走勢常成反比黃金一度是金融海嘯之後的資金避難港,主要是架構在美債破表導致美元的地位搖搖欲墬的避險需求,在虛擬的紙幣交易系統備受挑戰的情況下,實體可保存的黃金自然受到青睞。但是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在最近一次的立院備詢中表示:「持有黃金不會產生報酬,只有買賣黃金才會產生報酬,而根據長期的研究顯示,黃金的波動幅度甚大,所以報酬率是偏低的,因此央行選擇減持黃金存量。」可見得在歐債危機逐漸解除的情況下,紙幣的交易功能再度恢復,如果經濟再傳佳音的話,資金自然會自黃金市場流出。黃金與美元的走勢通常成反比,果然美元指數重新站上季線反壓,來到八十.三五七點,這意味著熱錢流回美國,在美債降評、房市依舊在低檔徘徊的情況下,就不難理解為何美股四大指數頻創新高,而短期內又看不到國際金融局勢有大逆轉的機會,可想而知,股市仍會是投資人的最愛。央行彭總裁證實:「熱錢的確流入。」對照新台幣升到二十九.五元,台股漲到八千點之上,多頭確實占了優勢。從去年十二月十九日的六六○九低點起漲到八一七○點,在三月十四日指數盤中又觸及到八一七○點(圖五),等於總統大選前後跟隨著國安基金進場的投資人都處在獲利當中,如今在財政部長證實國安基金的護盤近尾聲的情況下,預期當證所稅復徵的議題討論有了結果後,應該就是國安基金逢高退場的時刻,能不能撐到五月的總統就職典禮,還得持續追蹤。不過較明朗的是,三月份的行情在希債一度逼近違約的情況下,三大法人在台指期的避險空單高達一七○二五口,當指數突破八千點整數關卡之後,明顯的發現台指期的逆價差被扭轉成正價差,並且引領現貨上漲,由此可知三月份的台股將在期指軋空的情況下,再掀一波季底作帳行情。蘋果新機成重要選股方向就產業而言,電子類股指數領先創三○七.○三新高點,牽動大盤指數上漲,其上漲的內涵與美股的連動較大,與滬深股市的連動性較低,主要是中國大陸今年的GDP下修至七.五%的緣故。而帶動美股頻創新高的指標股首推蘋果,十三日收盤再創五六八.一美元歷史新高,蘋果的新機效應是重要選股方向。除了New iPad外,蘋果今年還有MacBook、iPhone5等新機在後,而創辦人之一的沃茲尼克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蘋果的iTV將會帶領蘋果股價上看千元。」於是儘管蘋果供應鏈的個股已被市場炒翻天了,但是就如同蘋果的股價一樣,看回不回,筆直地往上走,再明顯不過的多頭走勢了。所以不管是組裝的鴻海(2317)與和碩(4938)、機殼的可成(2474)與鴻準(2354)、軟板的台郡(6269)與嘉聯益(6153)、電池的新普(6121)與順達科(3211)、通路的神腦(2450)與正崴(2392)、鏡頭的大立光(3008)與玉晶光(3406)、觸控的F-TPK(3673)與勝華(2384)、模組的瑞儀(6176)、IC載板的景碩(3189)等仍見法人買盤持續進駐。而另個與蘋果相抗衡的三星,其Galaxy系列新機也來勢洶洶,就近日媒體開始行銷Galaxy新機的密集度來看,可預期相關供應鏈的出貨也值得期待。目前較具人氣的三星概念股有凌耀(3582)、聯詠(3034)、智原(3035)、可成、欣興(3037)、閎暉(3311)、洋華(3622)等,可以留意蘋果與三星的互相競爭的態勢,是否會產生資金在兩大族群內的蹺蹺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