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四月五日行政院主計處公布資料顯示,今年三月消費者物價較去年同月漲一.二一%,以食物類漲三.一%最大,其中蔬菜、蛋類、乳類、水產品、穀類及其製品分別漲三○.七四%、一七.三六%、六.七九%、三.九七%、三.九二%,燃氣漲幅亦高達一三.○七%,尤其在油電雙漲情況下,再度籠罩濃濃的通膨陰影。更值得擔憂的是,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無法達到三.八五%預期,消費者物價指數更將高達二%,尤其是目前五大銀行一年期平均存款利率一.三六%、新承作放款利率一.九%,已呈現負利率情況,再加上歷次油價大幅上漲痛苦經驗,一般咸認資金存在銀行,將逐漸降低購買力,而會轉換為具有增值、保值的資產,又以房地產最為國人偏好,導致長達八年多頭走勢的房價該跌不跌最受詬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亦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通常係反映與居民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亦即衡量通膨主要指標之一,一般認知為超過三%就會明顯感受通膨壓力,也因此中國將三%視為警戒線,美國聯準會則定為二%。其次,根據四月十六日蓋洛普公布全球痛苦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失業率)報告,台灣痛苦指數約五.三%,較以往下降三%,遠較日本九.八%、中國一二%、香港一三.九%為低。從這些數據看來,似乎我們的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還滿高的,殊不知目前統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並不包括房價,也就無法真正反映當前一般民眾對於高物價與高房價的痛苦感受程度。近十年台北市與新北市房價每年平均上漲率都超過一○%,另一方面,就歷年油價大幅上漲,房價漲幅都遠大於油價漲幅之歷史經驗,國人內心總存在不及早購屋一定會吃虧的陰影,導致房價並未如預期大幅下跌便急於進場。尤其在長期超低利率與游資氾濫情況下,油價、物價與房價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情結,真不知如何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