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這個概念是從網路圈開始發酵,從早期MP3格式興起造成音樂共享,導致唱片業開始面臨解體、轉型,軟體應用程式也一直存在有盜版、破解的問題,直到Google大力推動自由軟體,應用軟體有很大一部分已經不靠銷售所得來維持營收。這個共享的概念一直演進,直到App與移動裝置的出現,促進了人們能以各種簡單的小程式達到方便、娛樂的效果,「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已然逐漸成為全球的一大趨勢。今天,我們不是要來探討「共享經濟」的形成原因,而是想來關注一下什麼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交易僅僅存在於商品本身而非擁有權利,例如你離家幾天,把屋子租給別人使用,或將自己久未使用的工具租給他人使用等,都是共享經濟的一種。以美國最熱門的共享經濟平台:Airbnb,預估價值十億美元,它提供的是短租房屋的平台,當然,這部分也要看當地市場民眾是否能接受這概念;另外Zipcar提供的是汽車短租服務平台,甚至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了。這些平台都是提供給使用者自行媒合,有點類似二手概念,但卻不是使用權的轉移,而達到貨暢其流的目的。最近興起的一個平台NeighborGoods,是一個讓你可以跟鄰居以節省金錢的模式來達到共享物品的服務。想想看,每個人一定都會有買了一些東西,可能沒用到或是很少用到,便可以透過這個平台把東西租借出去,讓閒置物品的轉換率提高,以減輕自己的金錢負擔。現在社區的陌生感愈來愈嚴重,以往若你要借個什麼器具,只要串個門子便行,現在鄰居相見也鮮少打招呼。NeighborGoods平台的出現甚至減少了陌生感。NeighborGoods上的物品都是免費的,等於說他們打造了以借代租的模式,營利方法是向使用者收費,因這個平台可以讓使用者建立私密群組及認證需求,所以並不是全開放式的,有一定的規則而令人信賴;NeighborGoods平台更可以跟一些品牌合作,提供一些試用品給使用者,這是另一個收益管道。這種共享經濟最令人詬病的是使用者互信問題,當然,NeighborGoods對每個使用者也設計了評分等級,讓每個人可以瞭解彼此。由於現代人對於購買工具的要求愈來愈高,品牌價值甚至建立在CP值上,所以往往許多人並不見得擁有某些物品,但若是使用機會降低,把它租賃出去反而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當然人性的缺點會讓這個共享經濟產生瑕疵,但總是有許多方法可以避免這類情事發生。而這類共享經濟平台的價值更在於使用者經驗、品牌廣告價值上,試想:在台灣是否有這類的平台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