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陳冲已下指示給財金部會,在六一七希臘國會改選之後召開因應會議,就已經為歐債危機下了註解。希臘會不會脫離歐元區,的確是短期歐債危機的關鍵,但熟知內情的歐盟官員都清楚,就算希臘不脫離歐元區,危機並不會因此而落幕。西班牙申請紓困,落實了去(二○一一)年市場的疑慮,不管西班牙問題如何解決,很自然地,市場力量將會把矛頭指向義大利,測試義大利是不是夠資格扛起歐債危機的防火牆之責;如果失敗,那法國就是決戰區。歐債危機仍需德國注資解決套用歐洲分析師開玩笑地把歐債危機形容成歐債杯,目前攻下西班牙只算是晉級十六強資格,下一關的目標是八強賽的義大利,然後是四強賽的法國,至於有沒有晉級決賽挑戰德國,那就要看梅克爾了。德國鮮明的撙節財政立場與歐債國強調成長的立場,明顯對立且似乎無讓步的空間,被市場認為是歐債危機一拖就是兩年的主要關鍵。歐盟區目前的失業率為一一%,但德國的失業率僅五.六%,且是史上最低,歐盟第四大經濟體的西班牙二四%,而義大利為西班牙的一半略低,在歐盟連續兩季GDP成長率陷入衰退之際,德國今年第一季GDP成長率經季節調整為一.二%,較上季成長○.五%(圖一),並未受歐盟衰退影響。如此強勁的經濟實力,怎麼可能會接受歐洲共同債券的方案,增加德國出口不利的因素,除非是有更大的誘因讓德國願意讓步,那就是各國財政的主權,這點梅克爾已經多次的表態。同是改革 歐洲台灣兩樣情只不過,梅克爾用柔性的堅持來迎戰剛性的對立,雖然收到以柔克剛的化解效果,但卻也讓歐盟陷入無政府的混亂,因為這場歐債危機最終還是要靠德國拿錢出來解決,但梅克爾凡事隱藏在歐盟之後,而且不主動表態,用時間來逼迫歐債諸國一一降伏,接受財政主權繳械的作法,引發批評。這點跟台灣的馬總統的作法也很類似,面對油電雙漲、證所稅復徵案、美牛開放等重大議題,馬總統的底線從未改變過,但卻也從不親上第一線領軍,搞得藍軍內部大亂,引發人民信任感降低的危機。但是,儘管梅克爾與馬總統皆飽受批評,但局勢的發展的確都在掌握之中。西班牙總理拉霍伊日前才斬釘截鐵地說:「西班牙銀行不需要紓困。」結果撐不了幾天,就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顯示梅克爾在國內地方選舉節節敗退之際,已經賭上未來政治前途,甚至是歷史定位,決心在明年追求連任之前,達成歐盟財政同盟的目標,以作為說服德國人民支持她連任的籌碼。馬總統也是同樣的作法,不論外界如何批評,始終都以美牛開放進口換取TIFA(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增進台灣貿易經濟環境的競爭力為目標;為縮小貧富差距,創造公平正義的社會,奢侈稅、證所稅復徵、能源稅一步接一步的推動,即使民意下滑,人民上街遊行,推動改革的意志始終沒有退縮過。一個是推動歐盟改革,一個是改造台灣,不約而同的站在與民意對立的一邊,尋求歷史定位。有人會質疑,歐債危機繼續亂下去,難道德國的經濟不會受到影響嗎?很諷刺的是,歐元近期貶破一.二四美元關卡(圖二),二年多來的新低價,多數的歐盟各國大多是衰退的,可是德國第一季GDP卻意外的成長,主要就是德國著名的工藝品牌的效益趁著歐元大貶之際,意外的促進出口大幅成長,成為全球僅次於中國大陸的第二大出口國。因禍得福的結果,試問德國怎麼會輕易的就同意歐洲共同債券的方案呢?所以只要義大利與法國繼續抵抗交出財政主權,那麼歐債就還會繼續歹戲拖棚。上半年美國經濟數據最亮眼德國有本錢繼續拖,問題是全球其他各國呢?中國大陸已經開始鬆綁貨幣緊縮政策,但僅動用調降存準率的作法,其實對於房市的買氣貢獻有限,單靠祭出各種刺激消費力的補貼政策,如消費券、家電補貼、汽車補貼等,只能支撐GDP的下降不再惡化,真正要提升GDP還是要靠基礎建設或房市,因此中國大陸僅能自保,無力再像二○○九~二○一○年那般扮演全球的救世主。至於美國,十一月六日的總統大選就注定了今年的經濟一定不會壞到哪裡去,就上半年為止,已開發國家當中就屬美國的經濟數據最為亮眼,但是市場的焦點擺在每周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的下降速度開始放緩,市場的疑慮在於復甦的力道是否已經轉弱,六月底為止的扭轉操作將到期,QE3是否動用將在下周的十九~二十日的FOMC會議攤牌。從目前美元的強勢走勢看不出聯準會有進一步寬鬆貨幣的政策(圖三),那麼處在高檔的美股能夠承受得了市場的失望賣壓嗎?Computex的Wintel聯盟藉著Ultrabook的輕薄加入觸控戰局,問題是商用人士買帳嗎?而且微軟還打算調高授權金,台廠在這場大戰中討得了便宜嗎?WWDC在眾人期待「令人驚豔」的產品中揭幕,結果引來市場批評「了無新意」,蘋果王朝還有帶領世界潮流的能力嗎?今年是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經濟局勢最混亂的一年,到底是轉衰的開始?還是開創新局的轉折?相信第三季旺季能不能旺是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