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對岸五年來貿然逼迫沿海加工出口業升級,大幅升高生產成本,使世界工廠走投無路,已奄奄一息;而忽然將台灣沿用二十年的發展模式摧毀,整個台灣淪入「失業」慘況。除非找到新的「頭路」,台灣經濟難見光明的未來。病急之下,一切可能的救藥都沒有放棄的權利;因此,行政部門終於決定將喊了好多年的「鮭魚返鄉」口號認真落實。但政府預算捉襟見肘,借錢又逼近舉債上限,阮囊羞澀,任何雄心壯志都只能口惠而實不至,除非這些措施不用花錢。於是,僵化而嚴重扭曲的外勞政策就成了唯一可施力之處。恰好多年來台商總以外勞工資偏高又數量嚴格受限為窒礙難行的主要理由;行政部門就首先順著勞委會提高附加就業安定費增加外勞使用比率的政策,針對3K五級制的台商放寬使用外勞上限至四○%,並在五年內豁免附加就業安定費。但僅此仍不足,基本工資與外勞工資還是綁在一起;又限於人權考量,除非自由經濟特區之內不實施基本工資,否則脫鉤幾無可能。但在特區內脫鉤,學者專家又群起撻伐,認為這是以廉價勞工吸引低級產業回台,完全沒有意義。不過,這樣的看法既失之偏頗,又過於膚淺,卻以訛傳訛,必須加以澄清。首先,基本工資原在於保障最低生活,卻逐漸轉變為價格管制,甚至被許多勞工團體視為不用花錢的福利措施。但天下本沒有白吃的午餐,殊不知對那些弱勢勞工,愛之可能反而害之。但當外勞工資與之掛鉤,比其母國高出十餘倍的薪酬往往成為當地特權人士的俎上肉,台灣反成了幫助剝削外勞的劊子手。如果與基本工資脫鉤的同時,收取高額就業安定費,讓經營者依市場行情支付勞動成本,則剝削現象消除,外勞雇用回歸市場,才能將多年積弊徹底根絕。若能在特區中先行實驗,就不該盲目反對,譁眾取寵,失去一個改過遷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