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登輝當總統的年代,台股充滿活力,縱使遇到股市崩盤,股民也還是抱持著希望,等待低點到來。那個年代的護盤手法也很合股民的胃口,往往媒體傳出政府基金進場的傳聞,績優權值股總是二話不說地連拉個兩三根漲停板再說,股民就算是剛被融資斷頭了,也還是很積極的籌錢、捲土重來,那個年代的台股充滿了未來。施政無感延續 股市量能不振二○一三年對股民來說,是證所稅、健保稅與補充保險費的開徵,是今(二○一二)年施政無感的延續,象徵著股市的單日量很有可能還是維持在千億元以下。台股的波動率降低,首當其衝的就是證交稅的流失,再者股市財富效應所帶動的民間消費也停頓,最後就是影響IPO在台掛牌的意願。雖說,股市長期的走向跟企業的獲利呈正相關,但景氣何時才復甦呢?萬一,歐盟的撙節措施真的導致不景氣時間長達七年之久,中美貿易大戰擴大戰場,那靠外銷為主的台灣企業何時才能帶動股市回升呢?現在的護盤手法很特別──抗跌、不助漲,只要遇到國際盤的利空而大跌時,就會在盤中低點進場承接(圖一);但是遇到利多開漲時,很明顯的就會感覺到就是少了點「推一把」的力道。這手法很像央行在打擊炒匯的投機熱錢的「柳樹理論」,利空沒在怕,但漲勢時卻成潛在的賣壓,股民的角色頓時轉換成類似炒匯的外資—逢利空賣出的籌碼被接走,遇利多追價卻成為被出貨的對象。蘋果後勢該是個觀察指標雖然這幾年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最後都是大豐收出場,但股民呢?追高殺低而賠錢,同時也賠了進場的信心,算是各項稅制改革下另類的「扒一層皮」。今年台灣的GDP大概只剩下一.六~一.八%左右,股市撐在七千點算是不容易,接下來的二○一三年才是關鍵,能不能走出景氣的谷底,攸關到七千點能不能守得住,其中蘋果的後勢應該是個觀察指標。從二○○九年景氣復甦開始,蘋果的股價大致就是維持在季線之上,如果出現中期回檔,也絕對守在年均價之上;可是最近的一年蘋果在iPhone 4S「賈伯斯紀念機」的效應下,股價以高仰角的急衝速度攻上七百美元大關,然後急殺破年均價,暗示著蘋果就算不盤頭,起碼也是盤右肩或是大區間震盪的格局(圖二)。這對台灣的蘋果供應鏈並不是件好事,因為如果蘋果的光環不再,那麼相關供應鏈可享有的高本益比必然會被下修;可是以台灣的電子供應鏈而言,PC相關供應鏈已經被蘋果打到趴下去,如果蘋果也不再受到投資界的青睞,到時候真的很難想像,單靠一檔台積電(2330)就能撐起所有電子股的投資熱情。美財政懸崖是首要難關蘋果的問題在於市場質疑「重技術優於創新」,從罕見的六機齊發、iPad4短時間內取代New iPad,再到傳言iPhone 5S將在明年上半年量產,種種跡象皆顯示,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帶給世人的驚喜大不如前。同樣的道理,目前的股價修正反映的是投資人的期待落空,高本益比的修正,加上庫克違背賈伯斯的「不與敵人言和」的經營理念,跟宏達電(2498)簽署十年期的專利相互授權合約,反映蘋果真的在4G的LTE領域落後三星。如果再把地圖門事件連起來一起看,蘋果少了賈伯斯異於常人的嚴苛要求之下,大有從「神人」的境界落入「凡間」的感覺。短期間內蘋果還有本錢吃老本,但是向來反映未來的股市已經開始思考,蘋果會不會是另一個IBM、諾基亞呢?回顧台股的歷史得知,一旦投資人喜新厭舊的習性被挑起的話,股價的修正都是很激烈而且長時間的。所以,蘋果能不能繼續帶給世人創新的驚喜,絕對是二○一三年科技股的投資關鍵。不過,今年投資股市的首要難關就是美國的財政懸崖。自金融海嘯以來,聯準會共祭出三次QE,其結果是經濟復甦的程度令聯準會也失望。這也是目前市場懼怕的重點,如果說在美國一系列貨幣和財政政策,配合新興國家的刺激政策都不能完全的脫離景氣低迷的環境,那麼美國財政懸崖會不會是全球經濟重新陷入衰退泥淖的另一個開始?這個議題民主黨與共和黨吵了三年多,結果歐巴馬的連任意味著一切回到原點—即共和黨主張削減開支但不增加稅收,而民主黨則希望只向富人加稅及針對削減部分政府開支。這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僵局,解決的複雜性遠比想像中難甚多。美國稅制改革歹戲拖棚歐巴馬想向富人加稅,但共和黨則一直反對提升稅率,表示應該以更簡單、公平的稅法來增加稅收。選後雖然共和黨遞出善意,但底線卻依舊不變,所以市場預期如果兩黨夠理性的話,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延長某些影響層面較大的稅收減免,和財政支出計畫的期限等臨時措施。不過,這只是緩兵之計,跟歐債一樣是歹戲拖棚,考驗著投資人的耐心。就是因為歐美的經濟仍不足以帶動全球經濟重返正常軌道,所以滬深股市即便已經跌到二千點附近看似築底,但依舊不足以獨挑大樑(圖三)。關鍵在於十八大之後,官方再釋出房市的宏控基調依舊不變,加上外銷出口動能又受制於歐盟景氣與美國貿易戰的影響,現在看似盤底的走勢,說不定哪天作底不成又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