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日前將旗下太陽能電池廠旺能與新日光合併,旺能為消滅公司,二階段合併完成後,台達電將持有新日光股權約一七%,成最大股東。台達電(2308)策畫旺能(3599)被新日光(3576)合併,成為繼台積電(2330)與茂迪(6244)股權結盟生變,台積電有意淡出太陽能投資,聯電(2303)也暫停太陽能投資計畫,電子大廠陸續暫緩太陽能產業布局,可以嗅出太陽能產業將進入更劇烈的產業淘汰賽。雖然合併後,台達電仍持有新日光一七%股權,為新合併公司最大股東,但確實有效減輕太陽能對台達電的包袱,另外,未來台達電將以擅長的系統業務輔助新公司成長,間接退出太陽能產業。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表示,合併對雙方都好,雖然太陽能現階段風雨飄搖,但仍樂觀等待市場。長約不合理 破壞市場鄭崇華指出,產品報價崩跌是壓垮太陽能產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價錢掉成這樣,投資當時想都想不到」,尤其中國大陸政策培植產業,造成供需嚴重失衡,成為價格崩跌的原因之一,種種嚴峻問題,造成太陽能產業發展一路波折。跨入太陽能後碰上兩大問題,一是人工不足的問題,二是產能過剩。這幾年各國政府讓工資逐漸上漲,不僅人工成本增加,勤勞的員工更是難得!加重台達電生產壓力,卻也讓台達電找到新藍海—自動化解決方案。鄭崇華表示,台達電自動化設備有效解決人力不足與工資壓力,人力已不是問題,但,市場崩壞卻是台達電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扭轉的!太陽能產能過剩除了大陸政府培植外,台灣優秀人才也幫上不少忙。鄭崇華指出,大陸太陽能廠大量從台灣挖角,而這批人才協助大陸設計太陽能生產設備,這些設備成本遠低於市場,有效壓低陸廠出廠價,自然讓陸廠能向外傾銷,擾亂市場價格。持股降低 不認列虧損而且電池廠必須向矽晶圓廠簽訂長約才能確保料源,「我當初就覺得料源長約不合理」,而長約在終端產品價格崩跌後,成為下游廠心中的痛,連二年吸收長約價差虧損達九億元;而旺能去年稅後虧損二十五億元,台達電持股六○%,認列投資損失達十五億元,自然成為台達電一大包袱。今年前三季旺能合併淨損為十二·七九億元,台達電再添近八億元的損失,尤其太陽能電池模組報價仍在谷底,受歐洲最大市場低迷不振影響,何時能谷底翻揚仍是未知數。而合併後,新日光將成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廠,重要的是,台達電對新合併公司持股降至一七%,不再使用權益法評估轉投資盈虧,讓台達電降低業外虧損衝擊,有效將旺能投資案解套。LED品牌形象建立鄭崇華表示,太陽能產業還存在另一個矛盾情況,「產能擴大才會成長,但擴愈大,產業反轉卻賠愈慘」。因此決定旺能與新日光合併,「這樣對大家都好」,接著就樂觀等待市場反轉,太陽能發電還是大有可為,可以籌畫區域電廠應付尖峰用電,有效運用自然資源,所以外界也無需對產業太過悲觀。雖然台達電淡化太陽能布局,但在LED領域仍持續大顯身手,以台達電品牌跨入LED照明市場,鄭崇華笑言,過去公司只做ODM(代工業務),只要讓客戶認同公司與產品就好,所以鮮少出席公開場合,但因為LED以自有品牌銷售一般通路市場,為了讓外界多熟悉公司,退休之後反而比過去更常出席公眾場合。鄭崇華表示,台達電LED燈泡目前ODM與自有品牌出貨量各半,預估全年出貨量為二百萬顆,品牌獲得消費端認同,效益逐漸顯現。據了解,台達電LED燈泡壽命可達四萬小時,並運用台達電過去累積的耐高溫與戶外環境的經驗,產品獲得日廠的認同,使得今年ODM出貨規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