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美國財政懸崖如何度過難關,日圓貶值、東協續成長、中國大陸經濟觸底,將是今(二○一三)年亞洲的三大趨勢。日圓貶值 日商啟動投資台灣潮從去年釣魚台衝突事件發生後的大陸境內反日示威浪潮來看,日商已經開始啟動提高對台投資比重,據經濟部指出,日商來台投資占外商總體來台投資比重,在二○○四年攀升至二○.九二%歷史高點後就持續下滑,二○○九年降至四.九八%近十年新低。但是兩岸簽訂ECFA後,二○一○年日商投資金額占外商投資比率重回二位數,達到一○.五一%。二○一一年的三一一強震,台灣民間百億元救災募款,間接促成九月二十二日台灣和日本簽署《台日投資協議》,主要內容包括保障投資、促進投資以及投資自由化,是台灣和中國大陸簽訂ECFA後,第一份台灣與他國簽訂的投資協議。也是台日斷交以來,兩地政府最重要的一份協議。二○一一年,日本成為六十年來單一投資台灣件數最高國家,二○一二年前兩月,甚至高達二六%,成為對台投資第一大國,顯示日商正啟動新一波投資台灣潮。再加上安倍晉三回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其強硬的右翼作風,多次否認日本戰爭的罪行,提出日本戰犯不是罪犯的論點。表現在釣魚台問題上,清楚表態:「尖閣列島是日本的領土,沒有任何交涉餘地。」從這些立場得知,在安倍晉三任期內,日本與大陸政治外交關係勢必緊張,日商在大陸的投資布局也會重新考慮。日商加快棄中來台 有利產業升級尤其安倍晉三是日本國會超黨派親台灣組織日華議員懇談會成員,在對台問題上屬於親台派,由此可預測,在安倍內閣任期內,日商棄中來台投資將會加快腳步,有助於台灣趁機進行產業技術升級。在經濟上安倍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主張日圓貶值,去年底已貶值至八十五.九四日圓,由於日圓在二○○七年金融海嘯發生前處在一百至一二四日圓,在全球經濟最悽慘的五年內,升值了八成(圖一)。換句話說,全球經濟並不只是單靠ECB與Fed多次量化寬鬆的挹注給穩了下來,日本在匯率上的補貼也著實立了大功。正因如此,所以如今日圓的貶值,美國絲毫沒有反對立場,測試百元關卡已經是市場心理預期的共識了,不乏有喊到一一○日圓或一二○日圓的高價預測。日圓貶值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屬兩面刃,少部分零組件如汽車、光學元件、TFT-LCD等有機會受惠,但將會對台灣的石化、橡膠、金屬、機械等較不利。且以國人素喜買日貨來看,屆時對日本出超金額將會提高,外匯存底就必然下降。如果為了補平缺口,勢必仰賴對大陸的入超金額擴大,換言之,就是寄望大陸繼續對台施以讓惠政策。寄望大陸持續讓惠有變數不過,對ECFA,中國商務部已提出「互利、平衡、高水平」簽署原則的訊息,意味兩岸間的經貿問題不再是一面倒傾向對台灣有利,因此能否藉大陸的入超來彌補對日出超擴大,還是個變數。甚至要提防大陸藉此拿喬,爭取縮短時程將兩岸政治議題搬上談判桌。金融海嘯以來,歐美央行釋出的強力貨幣往亞洲湧入,而預定在二○一五年成立的東協共同體,成為國際熱錢湧入標的,不管是馬尼拉指數、泰國SET指數、吉隆坡指數與雅加達指數,都在去年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見前頁圖二)。新淘金樂園 台股掀東協浪潮由於二○一○年與中國大陸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形成「東協加一」規模,為全球人口數最多,開發中國家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在大陸薪資與生產成本皆大幅提高且人民幣強勢下,東協共同體已成為資本家眼中新的淘金樂園。過去台商多把生產重心擺在大陸,僅有少數紡織、食品業者已經立足東協,未來是否會有回台掛牌的效應,掀起台股的東協浪潮,是追蹤的一環。去年十二月上海綜合指數共上漲一四.六%,不但一舉越過年均價反壓,更讓全年度收紅三.一八%,自然少不了投資界青睞。不過,就大陸官方GDP預測目標落在七.二~七.五%情況下,調結構已是大陸經濟最重要主軸,可想見大陸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型過程中,「城鎮化」將會是長期趨勢,對台商而言,自然是從製造商轉型為服務業的關鍵(圖三)。除此之外,大陸經濟在調結構的過程,仍存在難以改變的舊問題,過去支撐經濟成長最大宗的出口,在去年外商直接投資維持下降趨勢的情況下,再加上工廠搬到成本較低的地區等結構性因素,曾經高達兩位數的出口增速已不復存在。出口榮景不再 大陸經濟結構惡化此外,美銀美林認為大陸金融市場不穩定、經濟增長對房地產銷售和地方政府投資過度依賴等重大結構性問題,近幾個月實際上出現惡化。尤其在大陸房地產市場持續處在限購的調控下,土地出讓速度放緩切斷了地方政府的主要資金來源,也讓四大國銀放緩了貸款速度,最大的影響,就是再也無法依靠利用貿易順差繼續擴大貨幣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