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一一年八月美債降評、台股跌破八千點以來,已歷經十七個月了,多頭努力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把年均價有機會做長期的翻揚,再次把所有均價重新形成多頭排列,自然不能辜負今(二○一三)年台灣GDP有機會重回成長的軌道。政局動盪 量能不繼既然如此,照說多頭應該把握台股仍處在一年多以來的長期低檔區,逢低布局才是,怎麼動輒還是出現四~六百億元的單日量,暗地裡拖累多頭強攻的企圖心呢?(圖一)說穿了,今年看似景氣較去年好轉,但實際上,不僅國際金融市場暗潮洶湧,就連國內政局也處在敏感時刻,原本立意良善的政治改革大戲,演變成反馬勢力挑戰馬政府的清廉度,國內政局詭譎,自然削弱了資金前進股市的推升力道。二○一四年地方諸侯卡位戰促使反馬勢力集結,其情況有如阿扁總統在弊案連連時,反扁勢力集結的翻版。這對股市有何影響呢?借用證所稅復徵、股市成交量消退的例子,就可見一斑。如果七月二十一日國民黨主席選舉之前,反馬勢力硬是要逼宮的話,借用去年反對證所稅復徵的力量選擇用退出台股來抗議的情景來推測,來自政治圈的股市資金必然會對股市投下反對票,藉以宣示反馬的立場,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何元旦過後,證所稅復徵已成定案,不確定因素雖除,但量能依舊無法穩定重返千億元常態量。雖說自ECB採取變相的QE,防堵了歐銀的倒閉之後,歐債問題短期治標無慮,且待政治改革,落實長治久安的防弊措施(財政同盟)。但法國總統的變天已經讓歐盟的政治改革投下變數,如今市場關注九月德國總理選舉結果,如果梅克爾不能連任,相信歐債危機的議題必然會在第四季重新捲土重來。事實上,梅克爾所屬「基民黨」與「自民黨」執政聯盟以一席之差,才剛在上個周末的下薩克森邦地方選舉以一席之差敗給在野的「社會民主黨」與「綠黨」聯盟。而義大利總理也將在今年改選,此外傳英國首相有意脫離歐盟區,看來今年歐盟的政局變化遠超過經濟衰退的議題。歐盟政局亦詭譎多變不獨歐盟有政治變數,亞洲的釣魚台事件在安培首相明確表態「沒有討論的空間」,距離雙方武力示威時刻只怕是愈來愈近。當然,打仗其實就是打錢糧,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在武力示威之前,經濟戰必然先開打,因此當下的日圓急貶,其實是呼應日企棄中的後續措施,看準了人民幣在美國的壓力下只能升、不能貶,在這一長一消之間,日圓貶值有利出口與品牌競爭力,反將大陸一軍。日企聯台抗中 台代工訂單不愁對台灣來說,現在的日企對技術外流大陸的戒心已經提高,為了降低對大陸的依賴,又不能失去這個市場,聯台抗中是合理的選擇,台灣在日企的產業分工戰略調整下,不一定會因日圓急貶而丟了代工的單子。歐巴馬充滿歷史定位的十八分鐘就職演說,暗喻共和黨別選擇對立的一方,大動作的改革行動蓄勢待發。嗯,很熟悉的畫面,類似的場景好像在哪見過,不是嗎?對,就在去年的馬總統連任之後的公開演講上。歐巴馬會步入馬總統的後塵嗎?自古以來,政治少不了鬥爭,意識形態的對立隨處可見,因利益相同而暫時合作是有的,但立場迥異的政治大和解卻是寥寥無幾。因此不論共和黨如何在技術上施以巧妙的拖延、轉圜美國舉債上限的難關,基本上,共和黨就是想砍預算、縮減支出,而歐巴馬就是不同意縮減支出,還要向富人加稅。PC頹勢難挽 展望不佳所以就算解決了舉債上限這關,兩黨的政治鬥爭還會再另闢新戰場。未來的四年,美國觀察的重點不單只是柏南克是否連任,更重要的是,歐巴馬在大展手腳執行改革之際,還能否不跛腳。如果台股始終無法重返一千三百億元的常態量,談論八千點以上的行情是多餘的,所以本周才會花了這麼多篇幅探討各種可能影響台股量能的因素。就產業的角度,每年億台以上的裝置有電視、手機、PC。但自從iPhone與iPad席捲全球之後,PC產業的衰退至今仍無改善,即便PC業者模仿蘋果的模式,但頂多是縮短與蘋果的差距,所以PC族群最多只能期待跌深反彈,寄望投資在這個族群賺大錢,實在不敢多想(見前頁圖二)。而身為當今科技領導廠商的蘋果,如果再不能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產品,那麼步入Wintel吃老本的後塵是指日可待。由此可知,在iTV尚未問世、iPhone 5效應減弱、非蘋陣營難挑大樑的情況下,寄望電子股吸引資金回籠的期待過高,所以上周便已提示到「轉機股與成長股併軌是二○一三年的特色。」主流未出 轉機黑馬股接力輪漲日圓的貶值讓電機股翻身,東元(1504)、廣隆(1537)為代表,iPhone 5的「落漆」讓諾基亞從去年八月起漲,RIM從十一月轉強(圖三),供應鏈的代表股閎暉(3311)果然領先大盤創新高,三星維持全球第一市占率,新機搶市的速度又快且準,凌耀(3582)儼然為IC設計的新指標。云辰(2390)轉型為安控公司,兼具轉投資生技產業(基亞),股價從去年第三季算起幾乎是三倍漲幅,只要行情仍是維持量能不足的格局,名不經傳的轉機黑馬股仍會接力演出,努力熱絡人氣,直到主流產業的能見度明朗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