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新領導人正式交班,兩岸金融機構率先表態合作,對岸證監會舉行首度兩岸「金證會」,其中以「券商設點、參股」及「擴大RQFII人民幣額度」最具長線影響力。兩岸金融開放及合作,自二○○八年至今,已邁入第五個年頭,兩岸簽訂金融合作備忘錄(MOU)後,對台灣金融業者最大意義,是銀行業可在大陸設立分行(或子行)承作人民幣業務,以及台灣證券業可至大陸設立分支機構。但回溯這幾年金融股行情中,證券業的開放程度或是股價爆發力,遠遠弱於銀行股。證券股這幾年真的很悶,即使MOU早在二○○九年十一月完成換文,且台資壽險、銀行在此前後紛紛都以合資、參股及申設分行(子行)方式,完成實質登陸,但證券業都還卡在辦事處的形式階段,不僅對獲利沒有幫助,就連要進去大陸市場啟動實質業務,都困難重重。 政策啟動 證券股行情中國大陸去年底「十八大」過後,新領導人正式交班,兩岸金融機構率先表態合作,對岸證監會於農曆年前,舉行首度兩岸「金證會」,本次金證會有六大政策方向,詳細分析這六項政策內容後,尤其以「券商設點、參股」及「擴大RQFII人民幣額度」最具長線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此次共識意外出現台資登陸合資設立證券公司的利多,在上海、深圳及福建三大區域,開放單區一個兩岸合資全照券商牌照,且台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五一%,在其他金融改革先行先試區域(江蘇昆山),台資持股比例最高則為四九%。這對台灣券商最大的意義在於「全照」,此代表台資合資券商業務不再僅限於承銷保薦業務,而是可以跨入大陸券商獲利主要來源的A股經紀,且合資對象不侷限大陸證券業,以台灣資本市場發展還早上大陸十年以上來看,經紀業務向來又是台資業者強項,只要尋得夠強合資對象,長期要讓合資子公司成為台資業者的另個金雞母,並非不可能。台灣市場飽和 券商大者恆大從現階段券商獲利分析,台灣證券股獲利來源仍以台灣市場為主,台灣證券市場經歷九○年代三次上萬點的瘋狂行情,以及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台灣投資人操作模式及邏輯大幅度改變。自二○一○年起,台灣證券市場逐步面臨飽和窘境,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二○一○年前,台股平均日均量皆有一千億元,但近年來,市場成交量已經萎縮至七百~八百億元,大幅減少三○%。雖然市場成交量萎縮,但也衍生出台灣證券市場大者恆大的局面。元月台灣全體券商排行,元大寶來證穩居龍頭地位,其次為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永豐證,前五大市占率合計高達三六%。除了市占率穩定之外,前五大證券商獲利情況也逐步好轉,一月台股上漲一.九六%,使台灣券商元月呈現全面獲利,台股處於長線多頭格局,現階段走勢對中大型券商相當有利,以元月券商獲利表現觀察,符合此市場現象。若以單月獲利金額來看,券商龍頭元大寶來證券元月四.六億元的獲利表現,在已公布獲利的券商中,總金額僅次於大華證。 富邦金、元大金、開發金 最有機會大型券商除了在台灣占盡優勢之外,面對金證會後三張「合資經營」牌照而言,大型金控也將優先受惠,三個試點區域「上海、深圳、福建」,富邦金雄霸福建海西經濟區,對富邦而言,拿取福建地區牌照機率將大增。其次,元大金及開發金的經紀業務市占率優勢及在期貨衍生商品的領先地位,都已被點名將是優先觀察名單。兩岸金融(證券)業合作勢在必行,隨著兩岸證券業參股合作,並將開放複委託交易A股,或是直接A股經紀、承銷、自營,將大大改變台資證券商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