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經濟持續顯現復甦訊號,經理人對未來景氣看法偏多,認為多頭至少還有20個月,建議投資人可以中長線布局,投資產業看重科技及醫療類股。美股率先一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將縮手的陰霾,美股表現重新創下新高紀錄,資金湧入成最主要的推手。其中,資金大幅流入美國大型股,美國股票型基金買超金額更加擴大到近一七五億美元,創下二○○八年六月十八日以來的最大流入量,更帶動美股雙指數創下新高。資金湧向美股基金在資金的推波助瀾下,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今(二○一三)年以來上漲將近兩成,帶動相關美國大型企業基金今年以來的報酬率高達一八%,美股中小型企業基金表現更是亮眼,今年以來報酬率超過二○%,相較於美國中小企業指數代表羅素兩千今年以來上漲二三%來看,美國中小基金相較於美國大型企業基金更加有看漲空間(見附圖)。從績效來看,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檔基金是「美盛凱利美國積極成長基金A美元配息」,報酬率達二四%,其主要投資產業為健康護理二八%、資訊科技二二%及能源一五%(見下頁表一)。此外,富達美國基金今年以來報酬率也有二二%,主要持股為資訊科技二○%、健康護理一八%。「普信美國大型成長股票基金A美元」今年以來也有二二%的報酬率,其主要投資產業為資訊科技二六%、非必需消費品二三%、健康護理一四%、工商服務一四%。從今年以來績效表現較好的基金布局來看,主要以壓寶資訊科技及健康護理,也就是生技類股居多,由於相關產業在今年以來都有卓越的表現,因此帶動相關基金的績效也跟著水漲船高。富達美國基金經理人Adrian Brass表示,今年稍早美國財政懸崖的威脅已經減少,預期美國企業資本支出雄厚,未來可望積極拓展其營業版圖,為美國經濟提供了一個正面的順風環境。投資民生消費、生技此外,美國今年首季實質GDP成長率二·五%,意味著美國經濟正回復健康狀況,其前景比歐洲來得有利,特別是美國採行了積極的成長政策,無論是房市復甦或是七百五十萬人的就業數字的訊號相當顯著。 美股今年以來「驚驚漲」,許多投資人因為害怕「買在高點」所以遲遲不敢進場,但是每一次的猶豫之後,卻帶來更大的失落,因為美股好幾次都跌破眾人眼鏡,屢次創新高。接下來,到底還能不能進場?現在買,獲利空間會不會很有限?摩根美國市場產品經理游志揚認為,美股今年以來的漲勢主要來自於背後兩股勢力,一是亮麗的經濟數據,二是政策利多,美國領先指標維持在五年來高點,顯示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正在逐漸轉強,第二季企業財報喜多於憂,也為美股帶來支撐。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指出,截至七月十九日止,已有六五%企業財報結果優於預期,優於長期平均的六三%,目前市場預估第二季企業營收與盈餘將分別成長一·一%與二·八%,接下來還有多家重量級企業財報登場,若能符合或優於市場預期,有助美股進一步上攻。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非農就業人口達二十萬人,與二○一二年九月不到十萬人相比,就業市場已經改善許多;此外,美國二十大城市的成屋中價指數已經有超過兩位數的成長,在在意味著美國的春燕已經來臨(見表二)。「根據歷史經驗,美國房市的多頭平均維持四十個月,目前房市復甦還不到二十個月,因此至少還有二十個月的多頭可以走,因此現在進場投資絕對不會太遲。」謝志揚說,而房市往往是經濟成長的指標,代表民眾的收入有成長,才會有購屋意願,即便買了房,也會拿出房價的十分之一來裝潢及買家具家電,因此才會進一步帶動民生消費用品及汽車產業的成長。經理人看好科技、醫療類股今年以來績效排名在前的基金,其投資標的多以科技及生技類股為主,接下來,這兩種類股是否還有看漲空間?還是會由民生消費品來接棒演出?根據七月份全球經理人的調查報告指出,多數經理人相對看好科技與醫療的成長前景及企業體質,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分析,美國科技股具四大投資優勢,包括:評價面偏低、自由現金流量收益率高、股票回購及股利率提高、營收成長率高於GDP成長率。因應行動裝置崛起趨勢,預計二○一二到二○一八年行動傳輸量將成長十二倍,將帶給相關軟硬體廠商相當大的成長機會。此外,就評價面來看,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美國科技股今年來漲幅尚落後大盤,但自四月十八日美股低點以來,卻以一一·九七%的漲幅高於大盤九·七三%的漲幅,顯示漲升動能有增強的跡象,由於下半年一向是科技業的旺季,預期在旺季效應的帶動下,對美國科技業的多頭行情相當有利。就生技類股來看,七月是美國FDA新藥發布的重要月份,因此七月之前,生技類股表現卓越,也帶動投資比重較高的美股基金績效。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目前生技個股選擇權隱含漲幅達四%~一三%,主因市場看好生技類股發表財報後表現。券商統計過去八季生技類股發表財報後,生技類股表現佳,平均漲幅達二%~六%。生技產業近幾年獲利表現佳,每逢財報公布後往往能繳出較佳成績單,激勵股價表現。目前大型生技股預估本益比約在十七倍,高於歷史平均,但離之前泡沫高點也仍有段距離,整體生技類股處於合理範圍。未來指數上漲動能需觀察大型生技股新藥臨床數據與獲利成長狀況,若獲利表現與新藥通過時程符合市場預期,則產業未來仍有表現機會。不過,有經理人認為,生技產業在七月新藥結果發布之後,往往就會呈現修正走勢,因此建議投資人若想參與美國復甦行情,現階段進場必須以中長期角度投資,並藉由單筆分批或定期定額投資該產業,以掌握產業長期成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