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二○一四)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的熱門焦點,是無線充電應用。而無線充電裝置會使用到的微控制器(MCU),台廠相關族群搭上熱門題材,股價大漲一波。然而無線充電採用的磁感應或磁共振技術,發展都有百年之久,絕非新穎事物。至於微控制器的整合應用上,也沒有因為無線充電產品而有大變動,只有因應規範小幅修改而已。無線充電夯 題材是投機還是投資再者,檢視這波大漲的眾家廠商,例如凌通(4952)、盛群(6202)、迅杰(6243)、松翰(5471)和致伸(4915)等,目前占其整體營收比重較多,明顯挹注業績成長的部分,也跟無線充電領域關係不大。無線充電要能發展起來,必須配上天時、地利、人和,才有機會爆發性成長。現在無線充電的規格、標準不一,公共場所也需要鋪設充電板,手機大廠採用無線充電支援與否,更是關鍵。加總諸多可疑因素,微控制器族群股價起漲的時間點,頗令人玩味。所以現在吵得沸沸揚揚的相關商機,到底是雷聲大帶來的甘霖?抑或是雷聲大雨點小,再次上演話題十足但欠缺續航力的老戲碼?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人性也包含了惰性,還有極為有限的腦容量和記憶力。現代人隨身攜帶消費性電子產品,常常一個背包裡面有手機、相機、筆電、平板電腦等為數眾多的科技產品。大小長短、冗雜不一的充電器和連接線,使用者可能忘記攜帶或帶錯。三大聯盟各占優勢而長期下來,連接線更容易折損,造成使用者許多負擔。就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無線充電裝置確實有便利性。廠商嗅到利基點,所以長期投注相關領域。目前三大無線充電聯盟(表一)各據山頭,在各有優勢的情形下,廠商多半不願表態,或者選擇同時加入兩個以上的陣營。三個聯盟之中,以無線充電聯盟(WPC)較廣為人知。台灣微控制器和IC業者,也往WPC陣營靠攏居多,解決方案設計也以WPC陣營的Qi標準為主。WPC採用磁感應技術(magnetic induction,簡稱MI),會員包含高通(Qualcomm)、樂金(LG)、德儀(TI)、索尼(SONY)和諾基亞(Nokia)等大廠。而該聯盟的Qi標準已應用於多項產品之中,包含諾基亞前年發表的Lumia 920旗艦型智慧手機。在諾基亞之後,許多行動電源產品也紛紛跟進。台廠壓寶WPC陣營 台廠多加入WPC聯盟,業者表示,由於WPC最早制定出規格和標準,而且也有手機產品跟進發表,加上WPC在三聯盟之中勢力較龐大,台廠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先壓寶WPC陣營。業者不諱言這是「西瓜效應」,並且直言:「認證費用很貴,台廠不像國際大廠資金充足,可以同時在三個聯盟內『註冊黨籍』。所以目前台廠只好先『入籍』陣容龐大的WPC陣營。」三大聯盟之二的電源事務聯盟(PMA)標準,也和WPC一樣,採用磁感應技術。PMA去年吸引了宏達電(2498)、華為、樂金和三星(Samsung)加入,因為該聯盟以消費者通路模式為主,在美國星巴克和歐洲機場周邊的麥當勞,都提供了無線充電服務。至於另一霸主無線電力聯盟(A4WP),採用磁共振技術(magnetic resonance,簡稱MR)。A4WP由三星與高通聯合成立,會員包含瑞薩(Renesas)、海爾、博通、 SanDisk、英特爾(Intel)、宏達電等。由於A4WP採用磁共振技術,因此可拉長充電距離,不需要放在充電裝置上,可能最適合應用於穿戴式裝置產品。三大聯盟各有強項,但也各有技術問題需要克服。WPC、PMA聯盟採用的磁感應技術,雖然技術較簡單而且成本低,但受限於低通訊速率,無法同時充電多個行動裝置,也會受到行動裝置所產生的電磁波干擾。而A4WP聯盟採用的磁共振技術,面臨了量產成本過高的困難,並且當共振頻率無法統一時,充電效率將被降低。由於目前三大聯盟難分勝負,台灣微控制器和IC業者雖然暫時先靠攏WPC陣營,但未來也可能加入其他聯盟。技術工程師 保守觀望無線充電應用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出貨商是德儀,台灣晶片廠商投入無線充電領域還是少數。凌通已經有產品出貨,盛群相關產品正積極申請WPC測試,送Qi標準認證中。法人預期最快今年下半年可能出貨(表二)。此外市場也傳出,聯發科(2454)將在明年下半年發表相關應用。台灣微控制器廠商紛紛布局無線充電領域,市場前景似乎一片大好。然而走訪新店、新竹科學園區之後,科技大廠內負責研發無線充電應用的工程師們多認為,以無線充電導入大宗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來看,無線充電的電池功率太小,充電速度又慢,加上充電效率很差,還有安全問題等等考量,因此皆保守觀望其發展。某位任職於宏達電相關技術部門的工程師,在談及支援手機無線充電設計時,語帶保留地說:「雖然宏達電五年前(二○○九)就開始著手相關設計,並在兩年前美國推出蝴蝶機量產上市時,就在該款手機附帶支援無線充電的功能,但電池功率實在太小,充電速度慢、範圍又小,使用起來有點不方便。」該名工程師最後還說:「電池的品質還有問題需要克服,功率開太強的時候,電池可能會爆炸,產生安全危機。」另一位奕力(3598)的技術工程師,則是直率地說,這是「話題性十足,實用度待商榷」的應用產品。這位工程師質疑:「無線充電效率太差,甚至從充電板拿起手機,充電就會中斷了。而且有時候,連一般二‧五W的USB充電效率都比不上,消費者為什麼要為了無線充電功能而多花錢呢?」長期關注無線充電技術發展,並實際參訪今年一月CES展,聯詠(3034)相關部門的技術工程師笑說:「與其發展無線充電應用,還不如增加電池容量,比較實在。」「今年CES展上,雖然傳出業界正在醞釀結合磁感應和磁共振技術優點的無線充電標準,可是技術還沒成熟,手機大廠對於今年採用無線充電的態度,也越來越保留了。就像三星,已經放棄採用無線充電技術在Galaxy S5手機了。」這名工程師更說:「業界都在傳,似乎蘋果新一代iPhone 6,也不支援無線充電。」凌通取得認證 發酵中 上述得知,若以導入智慧型手機來看,無線充電今年並不會出現顯著的爆發性成長。從研發時間判斷,若要大量導入行動裝置之中,順利的話,平均可能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然而台灣微控制器大廠,卻先考量到無線充電標準不一提早卡位,股價還隨著題材順勢上漲。凌通是台灣發展無線充電應用極快的廠商之一,該公司去年第二季取得WPC的Qi認證,是IC業者第一家。目前凌通已量產出貨無線充電微控制器給中國大陸和台灣代工廠的客戶,但出貨量不多,產品比重僅占個位數。但法人認為,今年凌通的無線充電產品還處於發酵期,比較明顯的成長動能,應該還是來自受惠於瑞薩淡出遙控器市場之後,凌通接到的相關訂單,以及在e-bike控制晶片等新布局的收穫。關於布局無線充電,凌通表示,目前無線充電產品還沒有明顯的營收挹注,但凌通及早卡位準備,等待市場成熟。無線充電市場話題性十足,台灣已有多家IC設計廠早就提前展開布局,除了在成熟市場外,更積極搶進新興市場擴展版圖。不過無線充電還是屬於開發性階段,要完全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若要大量導入行動裝置,法人預估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技術才會成熟,也就是二○一七年前後才會真正反應在營收中。上月營收衰退儘管如此,無線充電的確是讓人有想像空間的題材,從凌通的股價可以發現,雖然目前無線充電產品還沒有明顯的營收挹注,但凌通股價卻是提前充分反應未來的營收,雖然無線充電是很令人期待的應用技術,但是對於未來預期會不會太樂觀呢?這點值得讓投資人好好思考一番。華信投顧分析師黃志明表示,凌通元月營收滑落至一.二億元,創下公司新低的紀錄,月減二五%、年減三三%,股價也因此明顯受到壓力,凌通去年前三季EPS二.六四元,本益比接近二十一倍,市場認不認同這個價位值得觀察後勢走勢。從凌通(日K線)來看,股價從去年十月九日低點二十五.六元至今年一月二十日高點四十三.五元,大漲接近一.七倍的水準,股價已經充分反應題材面。籌碼方面,三大法人從去年十月初股價低點至今年一月二十日股價高點合計買超超過三千張,法人雖然站在買方,不過股價已經充分反應,在股價創下波段高點後,融資在高檔水位,建議投資人不宜再追高。至於另一家跨足無線充電的微控制器廠盛群,相關產品正積極申請WPC測試,送Qi認證中。公司預期最快今年下半年可能出貨,目前仍未產生實質的營收貢獻,對無線充電領域態度保守觀望。事實上,盛群去年第四季表現亮眼,主要受惠於中國大陸內需。大陸十一月十一日光棍節後,小家電湧現追單拉貨潮,加上行動電源微控制器的出貨量也挹注相當大貢獻,銀行相關應用產品,更成功取得大陸客戶標案採用,所以第四季表現反而淡季不淡。盛群持平看待無線充電概念股族群非常多,其中盛群更是近期盤中熱門股,法人表示,盛群早已布局RFID(無線射頻)晶片市場,未來成果會慢慢發酵出來,為了增加產品技術性,去年底董事會決定成立盛通,專攻無線射頻的應用領域,盛群第一季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業績恐將較去年第四季下滑,不過市場需求面還是很高,農曆年後訂單將逐漸回穩,整體第一季業績季減幅度將預估在一成以內。理周投研部指出,盛群去年前三季EPS二.五一元,本益比接近十九.六倍,股價相對大盤強勢,在國際股市震盪下,大盤已經回測半年線及年線附近,盛群卻還是站在所有均線上呈現多頭排列。從技術面分析(日K線),盛群股價在去年十月一日起漲至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波段高點六十二.二元,漲了接近一.七五倍,股價已經提前反應未來營收的表現,後續的營收是否會有爆發性的成長,十分值得留意觀察。另外這波股價的拉抬法人扮演重要的推手,三大法人從去年十月初便是站在買方,在法人未出脫持股前股價易漲抗跌,無線充電的確是很值得期待的技術,在投機客眼中短線股價還是有炒作空間,而在投資者眼中是一個中長期的趨勢,包含應用技術的成熟與否,還有實質營收的挹注,這樣才符合價值型的投資者。迅杰、松翰保守觀望 晶片廠迅杰看好無線充電趨勢,已加入WPC聯盟,相關技術也就位,並通過Qi標準認證。但迅杰也直言不諱表示,保守看待無線充電需求,情形尚不明朗。目前迅杰主要營收來源,九成都還是來自筆記型電腦(NB)的晶片收益,主要客戶為仁寶(2324)和廣達(2382)。而雖然元月下旬迅杰股價小漲一波,但平心而論,去年迅杰整體表現平平,最近四季每股盈餘甚至停留在負成長。迅杰今年元月營收○.五八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減少一成的水準,去年前三季EPS更是虧損○.五八元。再看看迅杰的股價走勢,可以發現到從去年十月初起漲至今年一月十六日波段高點十七.九元,波段漲幅高達一.四倍的水準,在基本面薄弱的情況下股價卻逆勢向上攻堅。三大法人買賣超來看,法人有鎖住籌碼拉抬的現象,在隨著國際股市拉回迅杰股價也作一段修正整理,融資卻開始增加,這點值得觀察以及留意。消費性IC大廠松翰,目前尚未制定推出無線充電產品的時間表,但是市場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松翰的微控制器已經被客戶採用並導入無線充電產品中。對此,松翰表示無從得知產品在客戶端的應用情形。另外,松翰更指出,去年營收表現不錯,主要是因為微控制器業績優異,並且受惠大陸內需以及冬季商機,家電跟個人醫療保健拉貨量增加。目前挹注整體營收較多的產品組合為消費性語音產品和微控制器,兩者合計占整體營收六成,至於多媒體影音相關部分,占比四成。至於受法人關注的無線充電產品,松翰也認為,等待天時地利人和,自然水到渠成,惟目前定論仍太早。松翰一月營收為二.二八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一九.三%左右的水準,去年前三季EPS約二.二七元,本益比約十八.六倍,股價的走勢從去年十二月五日起漲至今年二月十日波段高點五三.五元,波段漲幅高達一.三十五倍,股價隨著題材面及消息面帶動下,投信順勢一路作多是這波主要推手,如果法人轉買為賣股價必定會大幅波動。無線充電致伸看長線目前無線充電貢獻致伸整體營收仍有限,但由於致伸打入諾基亞Lumia 920手機的供應鏈中,因此在題材面上廣受注目。在技術方面,致伸突破了設備發熱、通訊不良以及FOD設計關卡等問題,因此解決了手機廠商在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並接獲了某些手機廠商的無線充電背蓋或內嵌式方案訂單。雖然致伸接到手機廠商的無線充電訂單,可是仍要持平看待相關後續發展。理由在於,市場尚未成熟、明朗,所以又如何論及無線充電將挹注致伸營收大幅度成長?而致伸主要營收來自相機模組,占比整體收益三成,今年音響系統產品的比重將增加一成。去年第四季致伸也受惠於消費電子拉貨增加,表現不錯。致伸十一月合併營收三十八.五億元,月增率一二.四%,接近近年新高水準,十月與十一月營收合計已經接近七十三億元水準,十二月營收只要達到三十三億元,就有機會改寫去年單季新高紀錄。法人對致伸後市展望在於致伸無線充電產品打進國際大廠供應鏈,至於在今年營收方面,元月營收為三十八.九八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減少一成的水準。去年前三季EPS一.六元,本益比十一.七倍左右,比其他無線充電概念股本益比低一些。再看看致伸股價走勢(日K線),可以發現到相對大盤抗跌,股價在去年十月初低點二十二.七五元起漲至今年一月六日高點二十九.一五元,波段漲幅接近一.三倍,值得讓人玩味的是這波段的做手也是法人,從去年十月初至今法人都是站在買方,只有小幅度調節,這樣的拉抬方式代表背後都有故事,但是不是「鬼故事」就不得而知了。總而言之,凌通雖然是國內目前唯一通過WPC的Qi認證的廠商,但也僅止小量出貨。至於盛群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仍在送審認證中。迅杰、松翰也保守觀望無線充電應用。致伸雖然打入諾基亞支援無線充電手機的供應鏈中,但市場尚未明朗,相關發展還要理性評估。本益比還是本夢比?整體而言無線充電真的十分有話題性,應用技術也是充滿想像空間,不過就上述所論技術面還不夠成熟,例如無線充電的電池功率太小,充電速度又慢,加上充電效率很差,還有安全問題等考量,等技術純熟至少還需要三至五年,並且無線充電占上述廠商的營收比例都是個位數,如果營收占比提升至雙位數,營收的確有爆發性的成長,不過那都需要三至五年時間來檢驗,那麼,無線充電是本益比還是本夢比呢?從近半年來股價走勢,都有法人在操作議題的軌跡,法人在底部開始買進拉抬,籌碼都沒有鬆動,形成易漲抗跌的格局,不過,之後如果基本面沒有跟上來,那就只是畫大餅,法人一翻臉股價很快會打回原形,投機客可以趁法人主力拉抬時坐順風車。不過投資個股還是需要基本面的支撐,這樣題材性的炒作在台股歷史中已經太多了,很多個股搭上題材股價飆上千元的也不在少數,印證了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最終還是回歸基本面。作為價值型的投資人必須考慮產業的願景價值,而不是一味追逐潮流,無線充電的確很有商機,投資無線充電題材是本益比還是本夢比呢?現階段來看還只是在築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