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特斯拉找上鴻海,看中的是鴻海在中國大陸深耕已久的潛力。一家是新興企業的小巨人,而鴻海則是雄霸一方的全球電子代工業龍頭,兩強合作能為全球的電動車業界帶來多大的震撼呢?顯然鴻海10兆營收非口號。想切入車用電子新應用的市場,存在著相當高規格的標準,過去大部分台廠的代工重心都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由於消費性產品使用周期較短,因此在要求規格上,並不如車用電子來得嚴格,這是源自於一輛車原先的壽命就比消費性電子產品要長了五~六倍以上。此外,車子的行駛過程中會遇到碰撞,甚至是陽光日照下所產生的高溫、零下好幾度低溫的環境等等,所有外在氣候條件也都考驗著電子零件的耐受性,這也是為什麼一旦車用電子零組件通過車廠認證之後,就不容易退出供應鏈的最主要原因。汽車產業鴻海早有布局台廠汽車電子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生產車用印刷電路板的敬鵬(2355),以及專精於生產車用OBU主機、免持設備和行車紀錄器等的怡利電(2497),由於上述各項原因,讓營收能夠在過去兩年不景氣的環境裡相對於其他電子廠來得穩定許多。而且也反映在股價的表現上,怡利電從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最低點二十一.九元,大漲超過三倍來到波段最高價七十一.三元,同期間敬鵬也由二十九.一元漲到波段最高的六十.二元,也有超過二倍的上漲空間,從此車用電子成為各大電子廠兵家必爭之地,為台灣電子股注入一股新生命力。鴻海(2317)原先早在二○○二年就已經切入車用連接器及連接線的生產製造,並且積極地在對岸與各大汽車集團合作,如中國長安、吉利汽車及奇瑞汽車等,甚至當時一度傳出要與正在發展電動車的大陸大廠─比亞迪合作生產新能源車,但後續則因為爆發比亞迪與富士康的侵權案,合作因此畫下句點。但這都不影響鴻海想切入汽車產業的規劃與野心,反而越挫越勇,之後更積極地與中國大陸各地方政府簽署投資合作協議,以及和中國科學院研發合金零組件等,一連串動作都表現出鴻海想切入汽車業的企圖。終於在今(二○一四)年獲得特斯拉(TESLA)的認同,打入其供應鏈,讓整個鴻海集團的汽車發展邁向領導全球的地位,對鴻海來說,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大事紀中可看出鴻海集團在大陸車市布局之深且廣,都是這次特斯拉進軍大陸時,為何選擇鴻海集團的原因。打入歐系車商 用實力證明一切這樣的合作模式令人想起上個月蘋果(Apple)用iPhone 5s登陸時,鴻海集團也同時接到了百萬支手機的急單,就是這種由在地生產組裝供貨的模式,能夠讓不管是接單組裝的供應鏈廠商及下單的企業省下不少成本,因此也成為鴻海在企業策略上的大絕招,少有人能分庭抗禮。華信投顧分析師黃志明指出,鴻海旗下的子公司群創(3481)一直都和歐系車廠如寶馬(BMW)、奧迪等持續有合作關係,在去年全年所生產的車用電子面板市占率達到二二%(見圓餅圖),打敗日本的Japan Display及夏普(Sharp),躍居全球車用電子面板龍頭寶座,近日法人圈更傳出群創同時也已供貨給特斯拉,讓業界為之震撼。泛鴻家軍 誰能搶下特斯拉訂單除了群創之外,正達(3149)在今年的發展重心也轉往3D玻璃,朝著汽車儀表板和中央顯示器的方向前進,也將在今年與歐系車廠合作,更在第二季過後有機會量產出貨,顯見鴻海旗下子公司的生產實力並非池中之物。講到鴻海與特斯拉的合作,就不得不讓人將目光轉向泛鴻海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其中哪些具有能夠轉型車用電子,且有可能藉由這次的合作接下特斯拉的訂單呢?上述的群創、正達與歐系車廠的合作已證明其實力,其他如連接線的正崴(2392)及維熹(3501)所共同開發的充電線、充電槍以及電源系統,也已經透過其荷蘭轉投資公司通過產品認證,順利出貨給特斯拉,近期股價也開始有所表現。另外,在車用印刷電路板的部分是否會由F-臻鼎(4958)來負責呢?也都值得留意和觀察,畢竟搭上特斯拉的順風車已是營收穩定的保證,更何況這次加上由鴻海集團已經苦心經營許久的大陸市場,當然會將整個供應鏈的倍數放大,自然獲利也就有機會持續成長,也許集團營收從四兆到十兆元,不會只是隨口喊喊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數字而已。自從特斯拉推出第一輛純電動車,以其優異性能席捲全球之後,引起了資本市場對於特斯拉相關概念股表現的注目,在台灣若要說純正的特斯拉概念股,最讓人能直接反應說出來的,就是和大(1536)及F-貿聯(3665),分別供應特斯拉MODEL-S的電池連接線和齒輪傳動組,股價在去年一整年分別有三到五倍漲幅,使得市場投資人更積極地尋找泛電動車概股,而實際也在去年行情低迷的台股激起不小的漣漪。還記得二○一○年在富士康(現富智康)所發生的震驚兩岸社會的連續跳樓事件嗎?當時所有社會輿論壓力一股腦兒全將砲口對準了鴻海集團,批評鴻海集團是個血汗工廠,更引發了蘋果代工訂單掉單的危機,最後鴻海集團以全集團員工加薪二○%將該事件落幕,透過該事件鴻海集團也發現到大陸薪資日漸調漲已是時勢所趨,且百萬員工衍生的管理問題也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自然全自動化生廠的無人工廠就變成了未來首選。拚機器人大軍整車組裝?為了實現這樣的規劃,鴻海集團很早就投入研發工廠自動與機器人,甚至幾次赴日取經,直到近日鴻海宣布與谷歌(Google)合作生產機器人,並將打造新百萬「鴻家軍」,表示研究已接近實現階段,在台灣的小規模實驗性質的產線,郭董甚至透露武漢已有具量產實力的機器人工廠,其特色在:不點燈,不吃飯。一外資法人透露,日前鴻海集團更加碼爭取特斯拉的整車組裝,如同過去鴻海在電子零組件代工業時代一樣,既然要做就要做到上下游垂直整合,一條龍的包套服務來滿足所有訂單需求。那麼令人好奇的是,這樣的整車組裝廠可能落腳何處呢?產業界人士推論答案應該就是在二○一一年底時,鴻海在台中科學園區所打造的「智動化創新園區」。該園區引進的技術有工具機高階數控、高階醫療、居家看護機器人技術、汽車電子科技暨雲端運用服務、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等,堪稱是結合機器人科技與生產技術的夢幻園區。自動化設備龍頭上銀來助陣再者,特斯拉這次進軍中國大陸的電動車市場,除了看上中國大陸這個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之外,也說明特斯拉有意將旗下電動車推廣到世界的舞台上,接下來將有可能把目標瞄準東協各國,若鴻海真的在台灣建立起百萬機器大軍的整車組裝生產基地,那麼台灣在特斯拉供應鏈的戰略位置便相形重要。所謂的機器人是由各部零組件,包括手臂(單軸及多軸)、軸承等再加上由工業電腦藉由程式控制所組合而成的,台灣生產自動化設備的工具機及工業電腦(IPC)廠商也都對於機器人的生產製造投入不少心力。而在工具機中主要生產機器人手臂滾珠螺桿最優秀的莫過於上銀(2049),也是台廠中對機器人自動化生產設備投入最為積極的企業,近期研發有成在第一季已經小量出貨,又在台中的精密機械二期園區取得用地,用以未來擴廠生產機器人相關設備,加上鴻海集團本身就是上銀的客戶,技術上相輔相成,產業研究員預估在鴻海擴增百萬大軍時,最受惠的莫過於上銀。工業電腦廠商中的第一把交椅─研華(2395)近年來也積極推廣機器人生產、設備數位自動化,甚至還喊出「智能城市」口號,也併購具有相關技術的廠商─寶元數控,計畫五年內能夠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在量測自動化領域中首屈一指的廠商,就要屬凌華(6166)為最具有實力以及領先地位的領航者,先前推出結合「整合機器視覺與運動控制」、「量測與雲端運算的技術」的視覺導引機器人,也頗受市場好評。先前凌華更因為是鴻海集團中鴻富錦的相關供應商,被推斷為最有可能打入鴻海未來機器人設備供應商,不過,凌華方面則說機器人尚在發展階段,並未能夠有明顯出貨,反倒是在本業的量測自動化業績目前占整體的二五%,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產業明顯呈現復甦。另外一家工業電腦廠商泓格(3577),也對於自動化設備中的機器手臂頗有著墨,目前也與台灣的系統廠商合作,由泓格供應控制卡,但目前在機器人這塊尚未有明顯的出貨,不過在大陸方面倒是有機會與大廠商合作,今年在機器人設備這個領域將可能有所突破。第三次工業革命─機器人革命機器人在各國努力的研究開發之下,目前已開始能夠應用在生活上,無論在救災、醫療甚至是探勘,都可以看到機器人的蹤影,但一直都還無法真正地進入普及的階段,這次鴻海集團喊出的百萬機器鴻家軍,就可知道接下來機器人將在未來如好萊塢電影「機械公敵(I,Robot)」中所描述的一樣,走入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曾經市場上喊出第三次工業革命會出現在3D列印,經過時間驗證,3D列印雖然可行,但終究還是有些技術上無法克服的難關,造成這個科技無法普遍地被應用,而且其規模範圍也有受限。反觀在機器人相關的設備、工廠等,在世界先進各國努力地開發研究下,已經可以被普遍應用,其關鍵性的技術門檻一旦被突破,將會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機器人將會和各產業做各種不同的結合,就像近期的日劇「醫龍4」中,利用機器人手臂替病患開刀,讓患者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QOL)更加完善。若能以台中這個精密工業之都為中心,帶動台灣從電子科技島轉型成為世界有數的機器人科技島,這也是相當令人期待的產業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