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暴跌且創下八個月來新低,讓兩千多億的人民幣存款慘遭套牢,使資產布局在人民幣金融商品的民眾大為緊張,專家認為,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還是看好,究竟投資人是否該趁人民幣貶值順勢進場?抑或觀望等待? 這幾年投資市場最夯的話題就是:你買人民幣金融商品了沒?根據央行統計,國銀外匯指定分行(DBU)去(二○一三)年二月開辦人民幣業務以來,至今年一月底止,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一六五八.一九億元,加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餘額更達二一四五.二二億元。中國央行調低人民幣匯率再者,各家壽險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主打以投資連結香港上市的四檔指數型ETF基金,標榜投資標的面向更多元,一年以來也掀起一波市場關注。另外,去年同時間,OBU辦理信託業鬆綁,以往必須繞道香港、新加坡才能投資的金融商品,銀行的OBU分行也上架,投資人只要開立OBU帳戶,就能買賣香港點心債、大陸銀行的金融債、無信評債券,或是國內不准銷售的境外基金,例如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在代理銷售或私人銀行都可以買到的海外發行的QFIIA股基金、在台掛牌的ETF等金融商品。由於這些年人民幣被認為有很大升值空間,不少投資人認為人民幣的價格一定會上漲,預期屆時可以利率、匯率雙賺,早點進場買,等未來人民幣升值趨勢明顯再賣出,可獲取低買高賣的利潤。因此,隨著人民幣相關金融商品熱度持續發酵,似乎人民幣熱潮將改寫台灣金融商品生態。但國際情勢變化萬千,加上中國政策面主導著經濟局勢,除了得到投資金融商品的報酬外,還可以賺取人民幣升值時造成的利潤,但也承擔人民幣貶值時造成損失的風險。人行一手放貶人民幣 一手正回購尤其近來中國央行似乎在為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做準備,謹慎拉低人民幣匯率,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和即期匯率雙雙下跌,造成人民幣匯率波動,手中握有人民幣相關金融商品的投資人又將受到何種影響?空手投資人是否該順勢布局入市?近期中國人民銀行(人行)透過人民幣貶值,啟動二十八天正回購控管資金市場,人行三月三日進行八五○億人民幣正回購操作,包括五百億人民幣二十八天期、三五○億人民幣十四天期,是農曆年以來首度二十八天期正回購。事實上,中國央行每個交易日都會設定一個中間價,然後允許人民幣匯率在中間價上下一%的範圍內浮動,雖然人行三月三日把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設定在六.一二三六元,這是人民幣中間價從去年十二月五日以來最低水準。人民幣匯率面臨長期貶值壓力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表示,自從人行在二○一○年八月批准離岸人民幣(CNH)交易後,離岸人民幣的大方向一直往上,人民幣持續升值。但到了去年五月,美元兌人民幣跌破六.一五元之後,人民幣升值速度就逐漸放慢,從五月到十月中,基本上是在六.一○至六.一五元的交易區間波動。但之後至今年一月中短短三個月,美元兌人民幣就從六.一○下跌到六.○一六一元,人民幣升值幅度達到一.三七%,累積了大量買盤。然而在農曆年假過後,美元兌人民幣突然開始反彈,到二月二十六日已經高達六.一三一五元。朱岳中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六.○元是天險,至今還沒有低過六.○四元。」 貶值抑制境內外利率差和匯率差「之前金融市場大都關注中國經濟數據增長與否,其實要掌握中國經濟前景,主要還是要多關注政策面變動為主。」朱岳中表示,中國經過連續數年的急速成長後,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任以來,當局開始策畫經濟轉型,試圖在不引發劇烈的周期性放緩的前提下,引導出步調趨緩但更可長期延續的經濟成長,首先對貨幣政策開始嚴格執行,透過中國央行希望壓低人民幣匯率,為擴大匯率的雙向浮動範圍創造條件,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針對最近中國市場貨幣快速貶值,股市也出現高檔反轉跡象,投資人不免驚慌,畢竟貨幣貶值往往代表資金外流,或是出口縮減、貿易逆差,也代表經濟環境轉弱,是值得注意的警訊。「過往大家對於人民幣升值過度預期,未來增值空間將逐年遞減。」朱岳中表示,多年來,人民幣一直在穩步升值,期間雖然出現過幾次回調,但壓注人民幣升值的熱錢仍源源不斷湧入中國,此次人民幣貶值主要原因是中國央行希望打擊熱錢流入。最近一次人民幣大幅貶值發生在二○一二年初,當時市場擔憂中國經濟出現 「硬著陸」,引發拋售人民幣。群益投信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表示,過去一年,由於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和境內較高的利率水平,中國出現了大規模的資本流入,人行為了抑制大量的境外資本透過貿易相關渠道流入境內,再從境內外利率差和匯率差中套利。林我彥表示,人民幣匯率水平會影響企業的利潤率,近期人民幣貶值中國希望清出那些似乎只單向壓注人民幣升值的投機商,將會順勢淘汰低端產業,例如玩具、成衣甚至是女鞋產業,何嘗不是件好事。人民幣貶值 試圖轉型外銷為內需對於近期人民幣大幅貶值狀況,意味著宣示人民幣國際化動作,短期波動是必然現象,加上中國今年重點在於內需市場。根據Bloomberg資料,消費、投資及商品勞務進出口占中國去年GDP比重分別為四九.二%、四八.六%及二.三%,顯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及投資影響中國程度遠高於進出口,更加說明對中國而言內需比外需來得重要。林我彥指出,人民幣之所以每年升值,並非為了利於進出口,而是避免人民幣貶值造成通膨過高,影響消費及投資兩大經濟成長來源,因此,自二○○五年七月匯改以來,無論金融市場多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走揚態勢,未來長期趨勢仍可望維持向上不變。其實,人民幣貶值會阻礙中國通過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加倚重內需來實現經濟再平衡的努力,出口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朱岳中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在放緩,政府可能不願再度打開信貸閘門以刺激經濟增長,讓人民幣略微緩步升值,趁機挪出讓中國企業重新轉型的空間,匯率的波動性加大也會釋出那些希望從人民幣穩步升值中受益而流入的熱錢。瀚亞投資固定收益團隊投資長Boon Peng Ooi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從外貿轉內需過程,會讓貨幣表現平衡,貶值趨勢不會持續。選對產業個股 利率、匯率兩邊賺群益投信國際部副總經理葉書宏表示,觀察中國近年來市場變化,這幾年進行有意義的改革,難免會經歷震盪期,導致股市也很難大漲,這只是短期風險,橫盤過程不必擔心,股市壓抑越久漲升的關鍵力道可以期待,因來自內需消費市場的成長,目前已逐漸看到某些行業展現成果,這就是投資商機。「挑對產業、選對個股及參考過往基金績效表現,將是決定今年陸股投資勝敗的關鍵因素。」葉書宏表示,去年陸股重點產業出現二分化,藍籌股行業如能源、材料、金融等表現疲弱,新興行業如資訊技術、電信服務、醫療保健等則是異軍突起,而今年來仍然維持相同趨勢。「不要停利、要停損、不要攤平。」就整體投資面來看,葉書宏引用「打棒球理論」建議,棒球比賽中第四棒往往是強棒,四成打擊率已經算是很厲害的打擊手,相較於投資市場也無法百戰百勝,看對投資趨勢就耐心觀望,因此,既然中國的趨勢如此明確,投資人當然不能錯過,現在買中國相關金融商品要耐心執行,不用害怕,可單筆進場參與中國成長契機,回檔分批買進,也可定期定額布局調整成比較長期的投資。宏利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培倫提醒,在挑選人民幣計價基金時須注意的是人民幣計價基金之投資標的,因為部分人民幣計價基金並非投資於人民幣計價的商品,因此,需注意相關的匯兌風險與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