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好大陸A股市場,先去大陸開戶,到時候可以隨時網路下單,現在趕緊跟團到大陸開戶,希望搭上這波大陸經濟趨勢財……。」事實上,看好大陸銀行定存高利率、人民幣升值趨勢及滬港通實施A股市場的獲利空間,許多台灣投資人紛紛組團「錢」進大陸賺利息。據大陸某券商主管表示,近兩個月好多大陸投資者前去開戶,一些原本停擺的帳戶也紛紛啟動,還有很多投資者前來諮詢港股投資問題。似乎大陸投資人已提前布局滬港通,首先是A股散戶出現回流;A股起漲的七月新增開戶數更達到五十八.五八萬戶,較六月增加約三%;靜止戶平均每周也減少約一萬戶。據瞭解,不少台灣人一窩蜂跑到對岸開戶,只要一本台胞證十分方便簡單。對此,華泰證券上海天鑰橋路營業部營銷總監樂敏也提到,隨著滬港通即將實施,台灣人前進大陸開戶人數今年增加了一○○%。預計十月中旬上路的滬港通,雖然具體日期未定,已經讓中國大媽們從炒黃金轉向炒股,也讓台灣感受到不小的威脅,許多專家更預測,滬港通的開放將造成資金撤台轉戰。不過什麼是滬港通呢?滬港通實施 中國A股資金充足今年四月十日,大陸總理李克強宣布「滬港直通車」股票買賣政策半年後正式啟動,中國股民可買港股,總額上限二千五百億人民幣,港人也可買上海A股,總額上限為三千億人民幣。另外,每天買賣數量也設有限制,這些數額可視為試點,將來限額有可能大幅上調。據瞭解,目前中國A股二千七百億元額度的RQFII餘額不到一百億元,從QFII渠道來看,九月QFII總額度增至六二二.一一億美元,但較QDII的八四六.九三億美元額度仍少了超過二百億美元。而截至九月二十六日,QFII總額度達到二八三三億人民幣,其中給香港地區的二千七百億元額度已全部批出。至於滬港通的初定額度為三千億元,規模是過去十二年QFII和過去四年RQFII批准總額度的一半。根據中登公司公布的機構開戶情況,第二季QFII共計開戶六十八個,遠遠高於第一季開戶數五十個,而上半年QFII的開戶數接近二○一二年全年的開戶數(一二○個)。海外資金持有A股的市值已經不小,經估算目前QFII持有A股的市值約二九○○億人民幣,RQFII持有總市值為五七○億人民幣。根據瑞銀證券中國研究部副主管陳李發表統計數據資料顯示,目前整個QFII可投資的規模實際上可以達到四千至四千二百億人民幣左右,但現在只用了二千多億元,未來QFII的倉位可以提高到八○%或者更高;RQFII的額度現在大約是二千五百億人民幣,其中用在股票上的可能只有六百多億元。如果計算上滬港通的三千億人民幣,粗略估算,到二○一五年底,如果QFII倉位增加到八○%,RQFII額度用完,加上滬港通的三千億元用足,所有外國投資者持股的市值可以達到八千五百至九千億人民幣水平。隨著滬港通即將實施,樂敏彙整市場訊息認為,資金流入中國的機會遠遠大於流入香港,而近月來大量資金流入香港,目標皆為滬港通開通後進軍中國A股市場,現在只是暫時將資金囤積在香港。滬港通實施日成謎 熱錢湧香港所謂的「滬港通」,是指上海證交所與香港交易所將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範圍囊括中、港股市絕大多數的中大型股。簡單來說,就是中、港股市交易的互聯互通機制,兩地投資者可以享有跨境投資的便利性,而從宏觀角度來看,這一政策對兩地市場發展、資本流動,到人民幣國際化都具有重大意義。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範圍是上海證交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上海證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至於「港股通」的股票範圍是香港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和同時在香港交易所、上海證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標的範圍進行調整,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以及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五十萬元的個人投資者。預計十月啟動的滬港通被認為是陸股近六年半空頭的「終結者」,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會在十月的某星期一開通,雖然開通日期依然是一個謎, 但自七月以來,香港金管局已經至少二十四次注資超過七五○億港元(約一百億美元),狙擊蜂擁來港的熱錢以穩定港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不諱言,七月下旬後流入的資金多少跟滬港通開通有關。 去年中國有外匯管制,外資投資中國股市只能透過QFII的額度,促使同一家公司在中國掛牌A股或者到香港掛牌H股,會因市場流通量與資金量不同而讓股價有天壤之別。沈中華:大量熱錢湧入恐釀危機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滬港通終極的正面意義,是在於它從過去金融市場的經營發展,從傳統的人才對人才的競爭,到產品與產品的競爭、公司與公司的競爭,乃至於金控與金控的競爭,並真正提高到市場與市場的競爭。透過滬港通這般有效的結合,確實會帶來吸金效果,但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滬港通也會形成在亞洲不論是市值、交易量都已可和日本相庭抗禮,甚至更脫穎而出。而滬港通對中港而言還有一個意義,就是中港基金的互認,還有國九條,針對很多ETF的跨境掛牌,針對CTA、REITs等金融商品,滬港通其實就是一條高速公路,是一項基礎建設,除了現在開放的大型藍籌股之外,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產品逐漸開放。其實滬港通即將推出,行情也反映了一個階段,因為有些國際資金可能早就提前布局卡位,貿然投入可能會處於相對高點,因此需要提高風險意識。滬港通一旦開通,它不會是短期發展,未來還有很多新種商品將會於這條高速公路上奔馳,對滬港通無須過度樂觀,對於台股影響也有限。 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沈中華認為,國際熱錢湧入香港或中國,也會有熱錢流出,市場機制原本就是熱錢互有進出達到均衡的。但這兩年大量熱錢湧入中國市場,令人擔憂也會造成危機,因為很多熱錢湧入是為了投資股市及房市,隨著滬港通即將實施,熱錢流入香港,整體來看滬港通的開通還是要看是否有好的A股標的,A股上市後品質的好壞是獲利關鍵。大陸本土資金卡位 滬深股市頻創高今年下半年討論度最熱烈的議題就是中國股市,從六月底開始,國際資金就開始流往A股與中概股,市場估計,「滬港通」將為上海股市帶來每天最多一三○億人民幣的海外資金,加上更加多中國股資者的加入,中國上證指數和香港恆生指數就一路走高,成交量也明顯升溫。滬港通所帶來的資金面利多已經反映在市場上,七月下旬以來陸股開始大漲,上證指數很快便從二千點漲到二二○○點之上。回顧近九年十月的上證指數有一定啟示作用,指數在二○○六年十月九日成功突破一七八○點阻力,進入一個大型上升期,並在二○○七年十月十六日創出六一二四點高位,其後扭轉升浪至一個大跌浪,至二○○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見一六六四點低位,多少反映十月對A股走勢呈現轉勢的指示作用。上證指數在十月的表現屬於大升大跌,二○○八年累積二四.六三%跌幅,但二○一○年有一二.一七%升幅,換句話說,從歷史經驗來看,十月A股不應太差,由於預期十月將正式啟動「滬港通」,未來A股去向足以為投資人帶來直接影響。自本波七月十日低點以來,上證指數仍持續上漲,截至十月十日收盤,上證綜合指數盤中最高來到二三九一.三五點,為近期高點。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金融海嘯過後,中國股市共出現五次較大的波段彈幅,平均上漲幅度近兩成,平均上漲時間約三個月(表一),若以本波反彈七月十日起兩個月約一○%幅度來看,後續仍有表現空間。香港占中事件為短期雜音 滬港通中長期行情不變陸港股確定迎來「滬港通」巨大改變,連結上海及香港股市的「滬港通」將在十月上路,各地資金提前屯兵香港,大陸本土資金進場卡位,造成滬深股市頻創波段新高。隨著入市資金的增加,中國股市表現有望改善,與中國股市密切相關的內險股、券商股、A股ETF等相信仍將受惠。另外,港股於創下六年新高後,近期展開修正,恆生指數自高點下跌近一○%,來到年線附近,自五月上漲所累積的獲利賣壓為主因,由EPFR公布的資金流向來看也呈現連續二周的淨流出,而近期占中事件則使市場於九月底加速趕底。第一金投信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徐百毅表示,十月為第三季財報發布期,同時四中全會也將召開,滬港通更是實施在即,預估市場將會獲得一定的支撐。此外,樂敏及徐百毅皆提到,從估值的角度,目前滬深300及MSCI China的本益比均在十倍以下,與其他市場或自身相比仍具有吸引力;加上中國政府針對國企、金融市場、戶籍制度以及法律體系的多種改革措施,將有助於提升企業運營效率,並降低不確定性,從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尤其香港財政司宣布滬港通按計畫進行,預計十月底前開通,滬港通行情可望激勵A股及港股。徐百毅強調,儘管滬港通所帶來的資金面利多已有部分先行反映,但要強調的是,滬港通機制並不只是一個短期的市場催化劑,它將改變中國A股、香港H股市場的交易結構,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開放的重要指標,其意義及對股市的影響性是長期且正面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股市第四季漲勢往往最帶勁,觀察近十年來第四季平均報酬逾六%,是一年中漲勢最亮眼的季度(表三)。徐百毅認為,無論就歷史經驗或滬港通評估,中國股市向好趨勢未變,建議正向看待。倫元投顧分析師李永年前進滬港通 金融股及中概股首要利空滬港通即將實施,對上海、香港及台灣將帶來哪些商機?對台灣又有什麼影響?倫元投顧分析師李永年認為,台股在金融海嘯前大盤指數約在9859點,目前大盤指數落在8655點(截至10/15收盤),跌了1200多點,相對於陸股屬於高位階。至於上海綜合指數在金融海嘯前約6123點,現在落在2359點(截至10/14收盤)左右,跌幅約60%,相對基期較低。以資金來看,熱錢相對會往位階低的地方前進,中國股市有感於過去低位階,透過滬港通搶食資金。因此,對台股來說,隨著滬港通實施會有資金排擠效應,對中概股及金融股而言是利空消息,以往看好中國市場的投資人可以透過中概股搶賺獲利空間,現在可以直接投資A股,獲利空間可望更大;唯一利多應該就是台灣投信推出的四檔陸股ETF。李永年表示,滬港通實施之後,會有陸港股相互買賣效應,由於滬港通的個股大都是藍籌股,而藍籌股中有很多是中國工商銀行等大型國營銀行,這些全球排名前幾大的銀行股,相對一定會受到外資青睞,外資同樣要買超銀行股,勢必會以大陸銀行股為主軸,就如同到柑仔店(台股)跟百貨公司(陸股)買東西,外資當然要買百貨公司商品,因此,滬港通實施勢必會有一股資金排擠效應。未來觀察台股,要看外資動向及滬港通,目前看起來,這兩項要件對台股都是利空並沒有賣點;不妨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要靠政府四大基金拉抬類股,目前台股比較有利多題材的就是蘋果概念股及汽車零組件類股,這些類股外資著墨不多,可以避開外資賣壓,利用汽車零組件等輕薄短小的類股或許可以激起市場信心。至於蘋概股因iPhone新機銷售狀況良好,對相關個股業績幫助很大,政府基金針對蘋概股可以拉抬市場信心有護盤效應,第四季要抗跌或上漲必須要靠政府四大基金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