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藥成功,其獲利可以達到一個台積電的營業額。」帶著濃濃學術氣息的懷特新藥總經理江滄炫緩緩地說著。由於新藥研發產業是一個高獲利、高風險的產業,一旦新藥開發成功,取得全球專利,造成獨占性市場,將可跳上談判桌當「價格制訂者」,收取智財權利金,而其中獲利毛利率將高達90%。而從2002年上櫃以來,這一家連虧3年的新藥研發型生技上櫃公司,從洞悉產業特性著手,賺取新藥研發授權金,為自己帶來獲利來源。
#@1@#甲骨文總裁艾里森(Larry Ellison)曾說:「如果能夠重來,我會選擇從事生技事業。」微軟的蓋茲(Bill Gates)也預言:「下一個世界富豪必將出自生技界。」只是,直至近幾年,台灣生技業仍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未見明顯的商業化趨勢,也不常看到商業化成功的顯著案例。但,不同於台灣生技股中「包羅萬象」的營運類別,根據調查顯示,目前美國生技業市值的分布,約80%集中在「新藥研發」,接著是「基因體學」(8%),「醫學儀器」及「特用化學」(各占4%),農業生物科技(3%),及其他零星產業(1%)。然而新藥研發產業的特性令人又愛又怕,愛的是,一旦新藥研發成功利潤驚人,怕的是,在結果尚未成型之前,新藥研發公司即要面臨錢燒光窘境,慘遭氣短命虛的局面。雖然如此,高利潤的成果畢竟驚人。「只要能進入臨床實驗,到最後就會有36倍甚至更多的回收,一個新藥的爆發力就是這樣誘人。」江滄炫以全球知名的威而剛(Viagra)為例,最初是被研發來治療心絞痛,但卻缺乏顯著的療效,而同時發現勃起是常見的副作用,基於此結果,便開始用於勃起障礙的臨床試驗,結果變成一個暢銷藥,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銷售額。國內新藥研發的生技公司至少都還要等3年的時間,才可能看見初步成果,但是這些研發的新藥一旦成功上市,往往在1、2年之內,就可以將之前所花費的成本回收。以美國最大的生技公司Amgen為例,在1980年剛成立之初,市值僅為1,900萬美元;而在1993年推出主要產品Epogen(紅血球生成素)之後,市值達到80億美元,同年也開始有營業額13億美元入帳;目前Amgen的市值已經達到700億美元以上。依據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報告顯示,事實上,在新藥開發的價值鏈當中,每一個階段都有可以具體化的價值,所謂的價值,是藥物上市之後可以回收的銷售額,從這個業績倒推回PhaseII和試驗中新藥(IND)(編按:新藥研發進度時程表詳見表格註),就可以知道研發過程中的「價值」有多少。摩根史坦利的分析認為這兩個階段分別有9倍的價差,不過江滄炫表示,國內投資者對生技產業不甚熟悉,保守的計算,調整為各有6倍的差距,比較適合台灣投資環境訴求。
#@1@#由於新藥研發產業投資期長、風險高的特性,因此,要營造有價亦有市的條件與機會,生技公司必須研擬策略進行。而國內新藥研發型公司大多屬於中小型企業,資本無法和國外生技製藥公司相比,因此需要有適當的策略運作,江滄炫強調。像懷特的策略就是優先開發亞洲市場,再將亞洲市場的開發成果授權給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製藥公司,切進歐美市場。雖然全世界80%的新藥市場在歐美地區,亞洲地區約僅有8%的版圖,然而懷特仍以亞洲為開發重點,藉著華人分布廣,外加在語言和人脈上具有優勢,可以深入連名列世界生技產業第3名的日本也無法開發的市場。亞洲人口多達世界總人口的1/3,即使開發中國家較多、市場規模不如歐美地區,可是未來爆發力卻十足,這是江滄炫非常看好的一點。懷特以新藥開發為主要目標,直接進入臨床試驗,省去前端大筆的研發費用。並計畫在取得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核准的IND資格後,將技術移轉給歐美大廠進行臨床試驗,由歐美大廠開發當地市場,懷特新藥則自行開發亞洲市場。懷特將新藥技術授權給歐美大廠時,為避免與歐美大廠發生正面衝突,更採取「策略聯盟」的合作方式。江滄炫認為,公司的技術與產品品質高、有前瞻性,自然會形成吸引國際注意的拉力,這股力量可以讓懷特在取得專利之後以授權的方式,向欲同時開發相同新藥的公司收取授權金,而在臨床試驗完畢、新藥上市之後,懷特就可以進一步收取權利金,同時也可以加速懷特與國際接軌的腳步。
#@1@#授權金與權利金是依據價值鏈中,進入IND以及PhaseIII的價值計算出來的。而懷特新藥與國際接軌並已開創「研發獲利」成功模式。因研發有成,且策略運用得宜,研發中新藥「懷特暈寶」,成功授權歐洲、北美市場,授權金總額共490萬美元,已陸續入帳;未來該新藥在歐美上市銷售後,可再依銷售金額收取權利金。其他開發中新藥產品尚有懷特骨寶以及止咳新藥,未來都有全球市場授權的機會。 江滄炫表示,懷特4項新藥研發產品「懷特四寶」(包含暈寶、血寶、骨寶和止咳新藥),都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懷特暈寶」今年將完成3期臨床,且已成功授權歐洲和北美,獲得授權金收入,因此自93年第4季開始獲利後,94年第1季又連續獲利,且在第2季已經再收取暈寶北美授權金美金100萬元,依合約第3季還可收取美金100萬元。事實上,「新藥研發」已成為生物科技的主流商機,其中,中草藥的新藥研發更被亞洲業者視為最具競爭優勢的一個支流。中草藥新藥是政府目前大力推廣的研發項目,而掌握中草藥,其實也是掌握歐美地區(尤其美國)缺乏中草藥來源、藥理知識以及研發熱潮的契機。「從中國傳統中藥領域尋找有機會發展為新藥的固有處方,才是台灣進行新藥開發的競爭力所在。」江滄炫表示。例如,「氣」這種東西,很難翻譯成英文,外國人也不易理解,但中國人一看就懂。懷特所開發目前已經完成臨床2期實驗的「懷特血寶」,當初之所以知道能從黃耆萃取出提升血球的物質,也是因為黃耆原本就被中醫視為是「補氣之王」,而「氣」跟「血」是一體兩面,能補氣必定跟造血有關。江滄炫表示,它比美國Amgen大藥廠分別只能提升紅血球與白血球的產品功效還要好。
#@1@#新藥的研發投資,成敗往往須7年以上才見分曉,因此,投入這個產業的人不但要有超凡的決心與毅力,還得有雄厚的資金作後盾。目前國內新藥研發遇到第1個困境就是金錢,通常不是因為產品不夠好而結束,往往受限於錢燒光,導致氣不長,而掩沒於產業大池中,江滄炫憂心地指出。因為新藥研發所需投入的經費比起其他產業要來得更多,對於大股東來說,「第1年未獲利,會忍受;第2年,開始沒耐心;到了第3年,一定受不了」,如此一來,即使公司研發體質良好,未來可期,也無法取得股東信任,而慘遭出局的下場。早在集資募款時,江滄炫便向大股東提出一個5年計畫,教育股東新藥研發產業的特性,懷特新藥的投資屬性像是資本利得,當基金持有的可變賣資產(如股票、債券或其他有價證券),在脫手時,其賣價高於原先購進的成本時,即產生利潤,稱已實現的資本利得。反之,當賣價低於買價時,則產生資本損失。如今,5年進程被縮短了,第4年開始,懷特新藥寫下獲利的成績。關於下一個5年計畫,江滄炫表示,在他的規畫下,預計3年後,懷特將考慮與美國當地生技製藥公司合作開發新藥,先發行ADR美國信託憑證,募集美國當地資金,在收購當地公司,進一步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進軍國際市場。同時為了加速臨床試驗招收病人的速度及新藥上市的時間,懷特正協助政府推動亞太地區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機制,一旦此機制在亞太地區幾個國家落實,新藥開發的時程將大幅縮減,而國內新藥研究邁向亞太領導地位的路也將更穩,江滄炫穩健地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