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貨幣若能扮演國際貨幣的角色,不僅代表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既可以享受鑄幣收益,降低對於外匯存底的需求,還能在跨國貿易、投資、旅遊時節省匯兌成本,降低匯率變動風險。大家都知道,美元是目前世界各國作為外匯存底最多的貨幣,也是流通量最大的貨幣,即使經過四輪的量化寬鬆,它還是世界上最強勢的貨幣。但是,在美國次貸風暴之後,人民幣隨著中國經濟崛起,目前已是世界第五大支付工具。在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之後,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平起平坐,也成了他中國夢的一部分。中國經濟近年成長趨緩,為了避免資產泡沫化,力求軟著陸之餘,人行又跟著日本、歐洲之後,透過降低存款準備率與利率,讓人民幣貶值,也相對令準備在QE逐漸見效後升息的美元投鼠忌器。即使如此,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並未稍歇,包括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境外貿易用人民幣做進出口的支付與結算。另外,中國還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與在岸市場的橋樑,以及讓人民幣由固定匯率變成浮動匯率,令市場機能更健全。至於,人民幣國際化能否再往前邁進,健全的金融法制與監理制度將是關鍵。今年內,國際貨幣基金(IMF)將進行特別提款權(SDR)的檢視,人民幣能否成為SDR一籃子貨幣的成員,會是人民幣能否真正躍升國際化貨幣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