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投資人,尤其是買定存股為主的投資人,常是以數年為一個投資周期,因此產業脈動的更迭、公司如何調整營運方向與努力,無不影響公司的長期競爭力,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前些日子,宏達電(2498)發表新一代旗艦機:HTC One M9,除了延續上一代旗艦機M8的金屬風格外,也幾乎沿用了M8的外型設計,僅有少部分進行微調。對於這樣說新不新、說舊不舊的產品,市場上普遍認為能帶動的換機潮有限,甚至有外國媒體以「地表美得最令人失望的手機」來形容M9。究竟,宏達電的營銷出了什麼問題呢?科技巨擘落難 癥結何在?二○○六年宏達電推出自創品牌的智慧型手機,轉型為品牌商,二○一一年就以一五%以上的全球市占率,稱霸Android作業系統市場,成為全球知名手機生產商。孰料,這個巔峰攀登得快,滑落得也快;二○一二年底,宏達電已跌出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前十名,位居第十一位,市占率驟減剩下二.八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宏達電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轉瞬即逝?首先,早期智慧型手機市場粥多僧少,宏達電得以快速攫取市場份額,但也因為一開始賣得太好,高層沒有真正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與偏好,導致後來的產品規格與定位錯誤,消費者不願買單。其次,宏達電後續不僅沒有推出讓人眼睛一亮的產品,行銷資源也不夠。當時,三星付出的行銷資源是宏達電的六倍,幾乎全世界、各種場合都看得到三星的品牌;由於產品製造的過程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品管不良加上對手又惡意操作輿論、放大問題,終於導致消費者卻步,轉投他廠懷抱。選擇與巨人拼鬥,需要大衛的膽識如果競爭對手不是三星這個龐大的巨人事業群,在資源差距不至於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或許宏達電也可扮演大衛,未必會敗下陣來?然而無論如何,對於長線投資人而言,當中值得思考的是,究竟投資標的應該選擇成長產業中的獨立公司,還是跨足成長產業的事業集團?獨立的事業體與集團事業群競爭,容易受制於資源有限、基礎尚未穩固等因素,因而處於劣勢地位;但是,投資人如果選擇集團作為投資標的,就一定是個好主意嗎?其實倒也未必。公司之所以會發展成集團,一定是由某個賺錢的事業開始,一步一步擴展而來;雖然這項初始事業的獲利,可以作為其他新創事業的基石,但也因為這樣,當新事業虧損擴大時,便容易損傷到初始事業的根基。或者,當新事業快速成長,可能因為合併營收持續擴大,使得經營者低估初始事業正緩步萎縮的現象。以日本索尼(SONY)公司為例。早期索尼生產黑白與彩色電視機等家電產品,其中具優異表現的彩色電視機,引爆全球的搶購熱潮,奠定索尼初期成功的基礎。十多年後,索尼推出隨身聽(Walkman),再度風靡全球並創造了耳機文化。十五年過去,索尼又推出遊戲主機PlayStation(PS),不僅在全世界熱銷,之後陸續推出的後繼與相關機種也都維持好表現,也讓PlayStation成為繼Walkman後,全球最為成功的產品。後來,索尼持續跨足消費性電子領域,包括在數位相機上領先傳統相機品牌、VAIO系列的筆記型電腦引發市場熱烈迴響,使得索尼在二○○○年達到產業空前的巔峰,不過於此同時,卻也是公司迅速滑落的開始。由於PlayStation發表後,索尼已經有十年未再發表任何獨創性的產品,加上成功產品之一的Walkman因為不支援MP3格式,在電子化的浪潮中跟不上蘋果推出的iPod數位隨身聽,終讓iPod在全球熱賣,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此外,因公司自恃於彩色電視機的映像管技術,錯估液晶電視的發展趨勢,使得擁有液晶技術的夏普(Sharp)取代索尼在電視影像的領導地位。一連串的錯誤決策,以及電子產品因競爭、價格壓縮、網路泡沫等外在因素,使得索尼的事業版圖嚴重受挫,股價也從二○○○年初的三一○○○的日圓高點,大幅下跌至二○○三年的二九二○低點,如此劇烈的跌幅,相信即使是長線投資人也未必忍受得了。由此可見,就算是集團事業,只要沒有持續強化競爭核心,仍然會導致相當嚴重的後果,甚至可能就被新進公司取代。然而,集團的優勢就在於容錯力強,如果是以上述Walkman為產品核心的獨立公司,歷經索尼的遭遇,公司營運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但索尼不然,即使失去了Walkman市場,哪怕電視布局落後,在龐大資源挹注下,依舊可以在電視市場迎頭趕上,並與主要競爭對手站在相近水平。不過,投資人還是得觀察的是,如果掌舵者無法帶領公司脫離迷航狀態,反而愈來愈有撞上冰山趨勢的話,還是趁早棄船方為上策。長線投資 首選企業隨產量成長標的綜上所述,長線投資人挑選標的,若將重點放在產業成長,連帶公司營運及股價得以水漲船高的話,應以獨立公司為主要選擇方向;若重點放在穩定報酬,或者穩定報酬之外,偶爾也希望有價差獲利機會的話,則可以將目標鎖定在集團股上面。但是,具有優秀獲利能力,能夠穩定配股配息,能持續強化核心競爭力,不時擁有擴展計畫以及掌舵者具有遠見的集團,在台灣並不多見。筆者思來想去,大概只有鴻海(2317)集團符合標準。鴻海集團依據各領域代工產品的不同,將集團分為十三個事業群,讓各事業群獨立發展,並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藉以降低生產成本;此外,集團中央負責統籌協調,將各事業群日益增長的實力傾注在核心業務上,從而提升獲利能力。也因為成本降低、獲利提升,面對低價搶單等市場競爭,鴻海更有應對餘裕,增加接單能量。即使已身為全球代工龍頭,營收也突破四兆台幣,鴻海並未就此滿足,除了整合與擴展計畫持續進行,並跨入品牌與銷售領域外,其十三個事業群也將再進行調整與擴編等動作。對於投資人而言,或許營收破四兆、毛利率與稅後純益率連兩季三升的表現都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董事長郭台銘長遠的眼光與從未停歇的自我要求,才是集團能夠持續突破自我、追求精進的根本,這也是長線投資人最大的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