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財報陸續出爐,多數分析師跌破眼鏡,標普五○○成分企業中,有七一%的企業獲利優於預期。究竟強勢美元只是假議題?還是美企營運成長幅度實在大過匯率升值帶來的影響?自從本月八號開始,美國鋁業公司在第一季發布財報之後,正式為美國的企業超級財報周拉開序幕。其實,媒體上常常看到的「超級財報周」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在美國公開市場發行、集資的企業非常多,除了美國本土企業之外,還有許多海外公司選擇美國作為IPO市場,或者在其他市場掛牌後,前往美國發行ADR,因此美國掛牌企業發布財報,就會受到企業當地市場財報周期計算基準影響,僅有一周時間是不夠的。通常,密集發布期會落在四月第三周到五月第二周。由於美國市場規模如此龐大,並且許多美企在全球各大產業皆具領導地位,因此指標企業的財務預測、財報結果與對未來市況的展望等,都會受到全球投資人關注。其中,更有為數不少的投資人,會從美企財報發布後的股價表現,推估投資市場相關概念股的未來走勢,可見美股財報結果,對全球資本市場而言,具有一定重要性。美企業首季獲利表現 跌破專家眼鏡早在三月底,市場就陸續針對即將發布的美企財報提出悲觀看法,主因在於,經過去年上漲後,今年以來美元走勢續強,衡量美元兌換一籃子六種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大漲了八%;過去十二個月,美元指數更大漲了二二%。對於大部分營收來自海外的跨國企業而言,美元的強勢意味著:當資金由低匯率國家匯回美國時,匯率的影響將使銷售額與獲利下降。因此,多數分析師預期美企第一季獲利表現,將受到美元走強與油價疲軟影響而衰退,甚至有多家跨國企業宣稱,美元是財報表現重大壓力,許多企業因而調降了今年的獲利展望。只是財報出爐的結果,反而讓多數分析師跌破眼鏡。據資料顯示,截至四月二十四日為止,標準普爾五○○成分企業中,已有一六九家企業公布財報,其中有七一%的企業,第一季獲利表現優於預期。這樣的結果,與市場預期出入甚大。究竟強勢美元只是一個假議題?還是美國企業營運表現實在優於預期,成長幅度大過匯率升值帶來的影響?前景看壞 製造業依然壓力重重首先,我們從美國製造業的新接訂單狀況來觀察。就像台廠常會遇到提前拉貨的情形,美國製造業也會有同樣現象;由於美國國內市場龐大,許多以國內市場為主的製造業備貨周期較短,因此以提前一季來推估接單狀況較為合理。從圖一可知,去年十月美國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反彈達到高點之後,已連續五個月下滑,顯示新訂單增長力道持續減弱。若以一季的時間推估,今年第一季美國製造業的營運表現,應仍低於預期,甚至可能波及第二季。另外,若從扣除飛機、國防項目後的核心耐久財(資本財)訂單數據(圖二),可以看出自去年九月以來,該項目持續走低,已連續七個月下滑。由於核心耐久財象徵企業對未來景氣的看法,而增添設備的投資情形,扣除國防與運輸此兩項變動較大的數值後,將呈現美國企業對未來電腦、電子與其他產業的設備投資狀況,故為企業投資支出的重大指標。如果企業在七個月前就看淡未來景氣,至少代表企業並不認為未來的接單會有大幅成長,這與獲利成長的結果相悖。再加上,美國工業生產增速自去年十二月起,已連續四個月下降(圖三),更坐實了聖誕連假過後,美國製造業表現不佳的事實。值得一提的是,上次核心耐久財訂單連續七個月下滑出現在二○一二年三月到九月,企業低迷的前景促使當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宣布推出QE3;雖然現在聯準會主席換成了葉倫(Janet Yellen),但相信她仍會參考這些指標數據,即使不太可能再推QE,至少升息預期延後的推論是可以成立的。此外,在研究財報數據時,不能只考慮單一產業。由非製造業新訂單觀察(圖四),可以看出此數據有別於製造業,多數時間都維持在一定的區間內波動。其主因在於非製造業例如金融業、零售業等,市場需求較穩定,因此觀察重點在於數據是否維持於一定水平之內。從近期表現來看,雖然連續數個月出現下滑,但即使是二月份的低點水準,仍高於過去數年來的平均水平,因此整體而言,非製造業的市況仍較製造業為佳。獲利數字可能美化 魔鬼就在財報裡檢視個股的財報表現,從附表資料可看知,非製造業營運表現明顯優於製造業,且營利來源主要來自美國,或收美元的企業,其容易有較大幅度的營運成長。例如摩根士丹利銀行受惠於資產交易等部門業績獲得強勁提升,即使整體營收成長幅度不大,但淨利卻能有高達五九%的大幅成長。但同樣是非製造業,零售業的Under Armour即使在全球拓展銷售據點,市占率超越愛迪達(Adidas)成為美國零售運動服飾第二大品牌,營收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五%,但淨利卻因強勢美元的影響,較去年同期衰退一三%。製造業者如果要有大幅優於預期的營運表現,難度遠遠高過非製造業者。就像表中所載,只有蘋果公司的表現優於預期並大幅成長,而即使是晶圓檢測設備大廠科磊,或化學工業大廠杜邦,都無法交出亮眼的成績單。追根究柢,美元當然是衰退的主因之一,杜邦的財報甚至警告,強勢美元恐將對全年度淨利造成壓抑。雖然在目前已公布財報的標普五○○企業中,獲利表現優於預期者占大多數,但這並不表示投資人得以就此高枕無憂。事實上,在已公布財報的企業中,僅有四七%的公司營收表現超乎預期,若這樣的比率持續不變,將是二○一三年第一季以來,首次有超過半數的公司財報營收表現低於預期,這也意味著,企業獲利成長的基礎並非由銷售成長所帶動,而是來自於股票回購、削減開支及其他措施所致;就公司經營的角度而言,若這些措施無法延續,影響將會在第二季之後浮現。財報周過後 當心希臘突襲市場綜上所述,投資人若想運用美國財報成績單協助選股,千萬記得不要只是看到獲利成長就見獵心喜,應進一步深究營收狀況、獲利來源,才能增添勝率。此外,當財報月結束,一切彷彿塵埃落定時,也千萬不要忘記五月中旬正是希臘問題備受矚目的時期。就投資角度來說,除了基本面因素外,短期事件的影響常有機會提供更為理想的進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