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個禮拜漫長的談判與等待,基民黨黨魁梅克爾終於出線,成為德國第1位女總理,也是德國統一後,第1位德東出身的總理!但這個歷史性的發展,究竟能不能為德國改革開啟歷史新頁,卻還有待觀察。德國在9月18日舉行選舉,但結果卻陷入膠著。原先看好的反對黨基民黨,表現大不如預期,得票只些微領先社民黨,但不夠半數組閣。這個結果顯示德國選民是分裂的:他們對執政的社民黨失望,11%的失業率象徵社民黨改革的失敗;但又對基民黨激烈的改革方案不放心,深怕自己享有已久的社會福利被一下子剝奪。有人甚至表示最好是換黨執政,但由現任施洛德繼續擔任總理。由於兩黨幾乎不分軒輊,所以過去這3個禮拜大家都鴨子划水,試圖找小黨結盟,取得過半數席次以打破僵局,但是都沒有成功。所以一左一右兩大黨只有嘗試接觸,組成大聯盟政府。但是施洛德表示社民黨並沒有真輸,所以拒絕下臺。捨我其誰的態度為政局再添變數。本來基民黨內部有雜音,稱梅克爾領導的選戰既然表現大不如預期,所以應該下臺。而且基民黨大老對梅氏的激進改革路線也不放心,所以有人也預期,最後梅、施2人誰也當不了總理。誰知施洛德這一戀棧,反而激起基民黨團結,增加梅克爾的談判籌碼,最終贏得這場總理戰爭。可是這場勝利卻是有代價的:基民黨把內閣14個部長中的8個,拱手讓給社民黨。外交、財政、勞工、環境等部,都握在社民黨手裡。這形成一種很不穩定的結合:總理的黨是內閣少數黨,這到底算是誰的政府呢?所以梅克爾以前大聲疾呼的勞工改革(削弱工會權力,讓勞動市場更有彈性)、激進稅改等(增稅,並減少部分社福支出),大概全都必須修改,德國也將從激烈改革變成溫和改革。有些老百姓認為這樣很好,但有些人則擔心,這樣的「最大公約數」政治到底能持續多久?過去德國1966年出現過大聯盟政府,但也只維持3年。這次呢?更重要的是,歐洲其他國家都在看德國改革成功與否,來決定自己是否也要推動經濟改革。德國若失敗,正好可以作為法、意等國拒絕改革的理由。現在這個情勢,究竟能給他們什麼啟示?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