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行宣布將人民幣中間匯價大幅下調,新台幣跟進大幅貶值,哪些內需導向台廠受衝擊,哪些台廠在台灣接單大陸設廠收美元付人民幣,潛在匯兌獲利可觀。眾所周知,台灣是一個以出口貿易為主要發展導向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對外販售多元各式有形、無形具價值性的交易標的時,所獲得的對價報酬,自然是以各國使用的主流貨幣為主。而企業收到的不同國家貨幣,最後再匯回國內,入帳到企業財報階段,都會面臨因貨幣轉換匯率問題,無可避免會遭遇換匯收益價差情況,進而影響營收獲利的增減。人民幣匯率大幅調降 引發大規模連鎖反應如果新台幣屬相對強勢貨幣,對國外貨幣的轉換匯率價值相對高,當廠商將外國貨幣兌換回新台幣時,可能就會取得較原本輸出交易新台幣對外國貨幣匯價相對較低時,總金額較低的新台幣。相反的,當新台幣屬相對弱勢貨幣時,廠商將外國貨幣換回新台幣時,就可以獲得相對較多金額的新台幣,也形同增加了財報的營運獲利。因此,以近期這一波中國人民幣突發性貶值事件(兩天之內大貶三.八五%)而言,由於台灣目前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過去幾年來每年接單出口金額幾乎均達九十億美元以上,不管是直接將產品、勞務輸出到對岸,或是透過香港間接輸出至中國,對出口中國的廠商而言,最後同樣都收取到人民幣。業者將持有人民幣轉換回以新台幣為計價單位時,如果新台幣匯率未出現同時性貶值,自然會面臨到財報列示營收獲利相對減少的衰退窘境。由於此一負面發展結果無關營運缺失、管理罪責,亦非企業單憑一己之力可強勢扭轉勝負局面,對上市櫃公司而言,可說是「非戰之罪」。央行啟動快打戰術 台幣匯率迅速反應不過近期央行之所以願意「放手」讓新台幣跟著貶值到逼近三二.五元兌換一美元的整數匯率水準,最主要乃是為了抗衡來自於台灣目前最大貿易對手─韓國,因為韓國央行刻意操控、放任韓圜跟進人民幣貶值,造成台灣出口貿易價格競爭力變相減損,因此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能做,不能說」,「默許」新台幣匯率在短短兩天之內最多一度大貶至二.二一%。如此一來,不僅同時可以提高台廠對韓國的價格競爭力,也同時可以幫助上市櫃公司「間接美化」財報,可說是「一石二鳥」的合理作為。然而,由於台灣民生物資、工業生產加值活動所需資源,幾乎全數仰賴進口,央行不可能放任新台幣匯率就此一路無止盡的貶值下去,只為了滿足出口廠商「變相」加強市場競爭力的需求;央行同時亦需避免因新台幣持續性貶值,造成進口物價提高(以美元計價,輸入型通貨膨脹)、影響國計民生的嚴重副作用。因此,央行自然有其一段新台幣匯率管控、合理規範區間,既可滿足廠商出口需要,也可兼顧進口物價均衡穩定。中國人行近期突發性宣布人民幣中間匯價大幅度貶值,倘若新台幣匯率未跟進同等貶值幅度,對於「收取人民幣」的台股上市櫃公司,後市恐將面臨財報出現匯損衝擊壓力,也將不利未來股價表現。收取人民幣企業 將面臨匯價挑戰壓力以台股多檔F股為例,因其主要市場位處中國大陸,買賣媒介貨幣自是以人民幣為主,當人民幣出現貶值,自然也就不利其以新台幣為計算基準單位時的財報表現,可能出現較以往幾個月、幾個季度都還要差的結果。同時,先前市場人士所謂的「中概股」中長線投資行情,據法人指出,後市一旦中國人行為提振出口競爭力,以及國民所得成長考量,繼續施行人民幣匯率下調戰術,中概股未來營收獲利、股價表現,也都將因人民幣貶值影響而備受考驗。法人強調,人民幣貶值對受害台廠的主要衝擊可區分為兩塊,一為「內需受害」,二是「資產價值減損」。其中,人民幣貶值受害股,包括:食品股的味全(1201)、統一(1216)、聯華食(1231);百貨股的麗嬰房(2911);紡織股的遠東新(1402);水泥股有台泥(1101)、亞泥(1102)、嘉泥(1103);玻璃股有台玻(1802)、和成(1810)、櫻花(9911)等。另外,汽車股的裕隆(2201)、中華(2204),橡膠股有正新(2105)、建大(2106),以及汽車電子股的同致(3552)等,後市營運將成為投資人持續關注焦點。另外,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的台廠,有部分營運模式以收人民幣為主,但原物料進口成本大宗主要以美元計價,後市將面臨成本成長(「付較貴的美元」)、獲利下降(「拿到較便宜的人民幣」造成「匯損」)雙重壓力大增打擊影響。收人民幣、付美元廠商 承受雙重打擊中國內需市場都是收人民幣,特別是食品市場,收人民幣、付美元,人民幣貶值,不旦會遭受可觀匯兌損失,採購成本也將大幅提高。法人預期,統一、康師傅等長年以來耕耘中國內需市場,產值規模正恐因中國經濟成長率大幅減速而開始萎縮,但由於其產品所需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物料,未來卻也有可能因為人民幣貶值、人民消費力減弱、總體對原物料需求下降,造成原物料價格走跌,反而有助於順勢抵消原本因為人民幣貶值,形同美元升值所帶來的成本增加壓力。其他同樣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營運模式亦為收取人民幣、支付美元等上市櫃公司尚有:汽車零組件廠:大億(1521)、帝寶(6605);PC/NB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品牌廠:宏碁(2353)、華碩(2357);味全、統一、聯華食、康師傅控股(910322),遠東新,台玻、櫻花,正新、建大等。收受強勢貨幣企業 匯兌收益輕鬆落袋雖然市場有不同聲音,認為儘管此次中國人民幣貶值,將直接造成蘋果iPhone於中國市場售價變貴(因其屬於「進口輸入型舶來品」),可能衝擊到後市銷量,但反而可以將iPhone形塑成「高價奢侈品」,吸引更多崇尚名牌的消費者,有助於iPhone於中國銷量逆勢成長。不過,由於目前中國經濟情勢及GDP成長力道漸走下坡,可支配所得不如以往豐裕;加上前一陣子中國股市遭逢短線大幅回檔修正衝擊,影響不少年輕股民的口袋深度,預料iPhone未來銷售恐將面臨嚴峻挑戰。如此一來,當然有可能因蘋果後市下單受中國市場銷售表現欠佳而出現明顯縮減,間接對台股相關供應鏈未來營收獲利帶來較大影響。不過,此次人民幣大幅貶值,其實仍相對突顯出「收美元」為主的台廠,後市最有機會坐享匯兌收益利益,有助其財報亮點浮現所帶動的股價漲升效應。台灣大部分以美國市場、美國企業為主要出口對象的科技電子廠:台積電(2330)、聯電(2303)、日月光(2311)、矽品(2325)、頎邦(6147)、力成(6239)、大立光(3008)、聯傑(3094)、原相(3227)、創意(3443)、力旺(3529)、信驊(5274)、創惟(6104)、茂達(6138)、同欣電(6271)、全新(2455)、穩懋(3105)、宏捷科(8086),汽車電子及零組件廠:劍麟(2228)、為升(2231)、朋程(8255),紡織布料廠:得力(1464)、利勤(4426)等,未來都有機會因為美元相對強勢效應,以及央行放寬新台幣貶值容忍區間,以強化廠商出口競爭力,享受到匯兌收益增加所間接帶來的股價漲升激勵效益。收美元、付人民幣台廠 享雙重匯兌收益目前採取「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外銷」模式廠商,在台灣以美元接單後,支付給中國廠美元,中國廠將美元轉換成人民幣,支付相關營運費用,等同於可獲取「收取高價值貨幣,支付低價值貨幣」雙向加乘業外利益。總計此類「收美元、付人民幣」營運模式的台灣上市櫃廠商有:在中國設立組裝代工廠:鴻海(2317)、廣達(2324)、英業達(2356)、仁寶(2382)、和碩(4938),蘋果供應鏈在中國設廠:華通(2313)、鴻準(2354)、可成(2474)、F-臻鼎(4958)、華孚(6235)、台郡(6269)、F-訊芯(6451)、F-GIS(6456)、匯鑽科(8431),自行車廠:美利達(9914)、巨大(9921),於中國設立廠房,成衣廠如嘉裕(1417)、台南企業(1473)、儒鴻(1476)、聚陽(1477),UPS代工廠如台達電(2308)、碩天(3671)、盈正(3628)、旭隼(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