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部海域被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評定為全球最優良海上風場,「離岸式風力發電」成為下世代積極開發重點項目,上緯、台船、中興電、中鋼等皆已率先卡位搶攻商機。台灣核能問題未解,各界都在尋找替代能源,當太陽能被熱烈討論時,其實風力發電也悄悄在發展,台灣四面環海,發展風力發電潛力十足,政府與業者也都積極搶攻非核商機。經濟部能源局於二○一二年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委託工研院執行,積極推動風力發電,並建置風力資訊整合平台,從陸上風機起步,接著發展離岸風機,從淺海開始逐步走向深海領域風機。在台灣上市公司部分,上緯(4733)、台船(2208)、中興電(1513)、中鋼(2002)等皆已率先卡位搶攻商機。經濟部估計,此案五年後完成可以促進離岸風電設置產值達四八○億元以上,相關產值二○三○年可望高達五千億元。市場預估,上述公司都將受惠,成為長線受益者。台海風場優 吸引荷日技術合作台灣地狹人稠,海岸周邊能夠架設風機的平地相當少,能源局指出,台灣西部海域被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評定為全世界最優良海上風場,為追求更穩定的風能來源,「離岸式風力發電」成為風力發電下世代積極開發的重點項目。不過由於目前離岸風電開發初期技術難度相當高,加上造價昂貴,國內尚無離岸風電開發案例,因此政府近年決定先從小規模先導型離岸示範計畫著手,訂定「風力發電離岸示範系統獎勵辦法」,以經費補助方式,鼓勵業者設置離岸示範風場。能源局也指出,目前此計畫已促成台船及中鋼投入建置自有打樁自升式平台船及浮式起重船,預計將在二○一八年起陸續完工,未來將達成二○三○年累計裝置容量4,000 MW的目標,預計可帶動產值超過七千八百億元。除此之外,國際市場也對台灣的風力發電市場相當具有興趣,在經濟部能源局日前公告三十六處潛在風場場址後,誘人的龐大商機引起歐洲國家高度興趣,九月初,荷蘭代表處與能源局簽訂合作備忘錄,考慮透過技術移轉方式,協助台船興建架設離岸風機所需的工作船。荷蘭代表表示,荷蘭近年在風電技術輸出上,落後丹麥等國,因此準備透過與台灣合作案急起直追。加上中國近年積極拓展替代能源,未來也有可能發展離岸風電,船商認為有利可圖,未來除派遣船隊來台,也有可能透過合作方式,將技術移轉給台船。今年十月底,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加強台日雙方合作發展驗證技術以協助離岸風力機產業發展,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日本海事協會簽署再生能源產業合作備忘錄,宣告台日將共同發展離岸風力機驗證技術合作。標準檢驗局強調,我國與日本同屬多颱風與地震地理環境國家,且金工中心與日本海事協會已具備驗證技術合作經驗,未來將藉由共同發展離岸風力機驗證技術發展,協助雙方離岸風力機廠商拓展亞太地區市場。上緯於苗栗架離岸風機目前台灣陸域風力機已達三二九座,主要分布於西北部沿岸,離岸風力機零座,而九月中西門子宣布與上緯集團一起著手建置苗栗離岸風機。西門子指出,將協助上緯旗下海洋風電公司第一期離岸風力發電專案,在苗栗後外海離岸六公里的海上建置風機,建置兩座發電量各為4MW的示範風機,服務合約長達十年。西門子指出,這項專案將採用西門子G4產品平台的SWT-4.0-120型號風力發電機,採單樁地基安裝,以符合當地的海床條件。此外,為了風機正常運作,海洋風電公司與西門子還簽訂了一份為期十年的保固合約。上緯新能源為上緯獨力投資的新公司,主要負責台灣離岸風電開發案,為台灣通過環評最大離岸風電計畫,推估二○一六年兩座示範風機就可建置完成,並於二○一九年完成128MW風機設立,成為台灣第一個離岸風場,期望達到離岸風場運作在地化與關鍵零元件國產化,並藉由產業鏈垂直整合,成為台灣發展風電的契機。目前離岸風機的工程進度尚處於環評階段,上緯透露,預計可以於二○一七年完工,但是要具體獲利沒有這麼快。此外,關於漁民對於風機影響環境的抗爭,上緯指出這個問題已經於去年與漁民取得相關共識,不會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華城奪永傳單 攻彰化位址除了上緯如火如荼擘畫離岸風機的市場,華城電機(1519)去年開始就參與永傳能源主導的福海風力發電,在彰化縣芳苑鄉外海建置海上離岸風機示範計畫,華城承攬陸上電力統包與電力設備供應工程。永傳能源自二○○四年即投入開發台灣離岸風力發電,於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潮間帶架設台灣首支以開發離岸風場為目的之測風塔,至今已累積超過八年的風能量測資料。依照規劃,福海離岸風力發電計畫預計最高將有260MW的裝置容量,每年將可提供近十九萬戶家庭無汙染的潔淨能源,並減少超過五十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永傳能源相信福海離岸風場將成為台灣具指標性的離岸風場,開發經驗將是台灣未來開發大型離岸風場重要的基礎。除了上緯與華城之外,台電也預計於彰化架設風機,台電日前指出,預計未來十五年再生能源及相關併網投資,合計投資額將達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以上。台電表示,相較於其他國家水力、地熱、生質能源具接近可持續運轉、接受調度等特性,台灣發展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因具間歇性、供電不穩、不可接受調度等問題,面臨挑戰性更大。台電指出,台灣海峽風力資源相當豐富,為全球最佳風場之一,未來藉由積極規劃開發案,除了可大幅提升國內風電市場,也可以吸引國際業者參與投資,帶動國內的風電產業。而台電發展風機,也帶動了台灣的產業鏈,其導入國產化設備,輔以其他國營公司如中鋼、中油等離岸風場開發,一同發展相關海事工程、運轉維護及儲能設備技術等。整體看來,台灣發展離岸風力具有絕對的優勢,政府也大力加持,但是目前若以台電的評估報告為例,離岸風機使用二十年無法全部回收,投資風險相當高,使得台電與台灣業者發展離岸風機也如履薄冰,小心翼翼。離岸風機仍遇四大難題不過,目前擘畫的離岸風機計畫僅處於示範階段,具體能否如期完成並獲得效益等都仍需評估與觀察,要獲利也並非短期可以看見,目前投入的公司多為投資性質。能源局指出,目前推動離岸風機計畫會遇到「海域空間整合規劃」、「基礎建設」、「自主產業」與「資金」四大問題。在海域空間整合規劃部分,包括風機對生態、航運、漁業等的影響,由於風機龐大,是否會對海與空的航道造成影響,甚至易釀成船隻碰撞等;在自然生態方面,對漁業是否會有衝擊、候鳥是否會受傷害等,都需要政府出面進行海域管理與評估。除此之外,目前風力發電仍然處於起步階段,與太陽能產業初期遇到的問題一樣,目前發展離岸風機的業者的合作都屬於測試階段,國內尚未建立離岸機組的關鍵零組件供應鏈,也缺乏管理與營運離岸風機的經驗。在工程施工部分,目前僅在潮間帶進行相關的測試,國內業者也多僅具港灣工程的專業,對於海域的工程相當陌生,如何突破海域施工難題,成為重要課題。而在最重要的資金部分,能源局指出,國內金融產業對於離岸風場開發所需要的專業融資仍然沒有成熟的操作經驗,保險部分,國內的保險業者也尚未掌握發展離岸風機的風險等,在未知的情況下,要求金融或是保險單位的資金挹注,就顯得相當困難。根據台電的離岸風機評估報告也指出,由於近年台灣發生數起風力發電場址的意外事件,加上彰濱工業區內廠商要求既有風力機遷移,造成目前開發風場的心態趨於保守。台電也坦言,目前台電仍然缺乏離岸風場的設計經驗與能力,且既有風力機僅發包定檢及特殊檢修,備品都是進口取得,因此維運成本相當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