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西岸,包括廣東與福建的加工出口業者所構成的世界工廠,過去二十年間,正是台灣經濟命脈之所倚恃;憑著每年中上游廠商源源不絕輸出中間財供其加工外銷,支撐起台灣經濟成長率的絕大部分。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胡溫體制執意要「騰籠換鳥」的政策下,從二○○八年開始,即以連年調高薪資、稅費等方式,使世界工廠的勞動成本節節上升;因而世界工廠即完全失去立足的餘地,台灣的命脈也隨之斷絕。支撐台灣經濟的這一群中上游業者失去出路,唯有另闢生機。最直接的解方,就是趕快找出下一個世界工廠,重施故技。但在全球高達五十億的落後國家人海之中,憑誰認出,誰是下一個世界工廠的接棒者?經過幾年觀察,東協的若干國家如越南與印尼,愈來愈現出冠軍相。尤其越南深獲青睞,日韓等國踴躍前往,不數年原本獨占鼇頭的台灣已黯然退居第四。由於台商早自一九九三年在李前總統「南向政策」號召下前往越南布點,其綿長的海岸線又為東協諸國重要入口,與台灣往來十分便捷,各國投資人乃視之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銳意經營。台灣既胥賴世界工廠輸出中間財以維繫經濟成長,見此新契機自應喜出望外,全力搶進。事實卻全非如此。除了台商的腳步落後於日韓對手,政府部門更是意興闌珊,遲遲未有行動,遠不能與過去工於政治算計的南向政策相比。而且由於越南規模只及大陸十四分之一,其政府效能、工作態度又相去甚遠,的確形同雞肋。至於其他東協國家,或者政局未明,或者條件不具,要成為世界工廠,時日尚遠。然而迫切需要找到出路的台灣,在南方既無法獲得解救,又該如何?其實正由於對岸勞動成本與台灣拉平,而其基礎建設、人民素質、發展經驗、法規制度等成本則遠高於台灣,故當對岸台商走投無路,台灣正可擇優引回,與早已失去下游的中上游業者結成完整的產業鏈,共組一個嶄新的精品世界工廠,接手日本因工資高漲而留下的一個缺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正此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