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台哥大等電信股一向是長期投資的績優股,在這次新一波釋照競標後對未來發展有何影響,短線股價拉回是否醞釀下一波的機會,值得追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規劃第二波4G行動寬頻業務頻段釋照作業,包括二五○○MHz及二六○○MHz頻段,經過一五天總計一四二回合後終於結束。原本市場預期,新進業者包括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3682)為了擴充頻寬,勢必會全力搶標,最後只有台灣之星砸下六六.一六億元,搶下D1區塊,亞太電信則延續「精打細算」策略,以二二.二五億元搶下D5區塊。台哥大退出競標 市場譁然有鑑於之前第一波的釋照過程,一共歷經四十天、三九三回合的競標,總標金達到一一八六.五億元,是原本底標金額三五九億元的二.三一倍。這次總競標金額為二七九.二五億元,較底價一四四億元,溢價率約九三.九%。不過在這次的第二波競標中,重點已經不再是哪家電信商標得了多少頻寬,而是競標過程才到了一半,才第七天,台灣大哥大(3045)就以標金已超出應有預估值甚多,強調在自身頻譜仍有餘裕,足以供應未來三到五年4G用戶成長所需下,退出競標。產業人士指出,在第一波的競標,再加上台灣大哥大取得國碁所賣出的五MHz後,就有兩個分別各為二○MHz及一五MHz的單一連續頻寬,不但單一連續頻寬已經追上遠傳電信的二○MHz,同時還以總頻寬四○MHz,超過了中華電信三五MHz及遠傳電信的三○MHz,如果從第一波的最終結果來看,台灣大哥大頻寬或許已足夠。在上網吃到飽費率退場之前,高用量的上網用戶對於頻寬的需求及使用量,仍是只增不減,尤其在政府又希望將原本的2G用戶通通轉到4G,新增加的用戶也會加大對於4G頻寬的負擔,因此台灣大哥大以自身頻譜仍有餘裕為由,退出競標行列,或許是言之過早了。與其說台灣大哥大的頻寬已經足夠了,倒不如說,是台灣大哥大加亞太電信的頻寬已經足夠。產業人士分析,電信領域是一個不歸路,就像面板一樣,成本一旦投入了,就無法馬上回收,雖然電信不像面板有很大硬體資本支出,還是需要不小的成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4G執照的競標金。以這次第二波的最後競標結果來看,相較第一次的溢價幅度達二.三一倍,這次溢價幅度九三.九%,基本上不算太高。搶著及早開台 電信三雄砸重金以平均每MHz競標成本來看,電信三雄為了要能夠及早開台,因此砸下的成本較高,其中中華電信(2412)平均成本為一一.二億元、遠傳電信(4904)為一○.四億元、台灣大哥大為九.七億元,三雄的成本差距並不大。至於亞太電信為六.四億元、國碁為四.六億元、台灣之星為三.七億元,成本相對三雄來得低,但是頻寬不足卻成為最大的致命傷。產業人士指出,台灣大哥大退出競標,其背後的目的,說穿了,就是要避免與盟友亞太電信呈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由於台灣大哥大在第一波的頻寬釋照中,若加上國碁讓售的五MHz,以總頻寬三五MHz,完全不遜於中華電信的三五MHz及遠傳電信的三○MHz。儘管這次中華電信跟遠傳電信也分別取得三○MHz及四五MHz,看起來台灣大哥大總頻寬數或許是低於中華電信及遠傳電信,但是別忘了亞太電信也標得了二五MHz,再加上第一波的一五MHz,換言之,台灣大哥大等於還有四○MHz,還是能在電信三雄的競爭中站穩腳步。台灣大哥大退出競標,一方面,可以鬆懈競爭對手中華電信及遠傳電信,降低標金跳升的速度,另一方面,也避免與亞太電信因為一個不小心,誤擊對方的目標區,造成標金成長的負面衝擊。因此從最後競標結果來看,亞太電信本次取得二五MHz的頻寬,所花費的標金也才不過二二.二五億元,與中華電信花費九九.五五億元與遠傳電信所花費的九一.三億元相比,這次亞太電信的成本優勢已經高下立判了。由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在一一月初已經通過了亞太電信與國碁的合併案,同時也同意了台灣大哥大投資亞太電信,換言之,儘管亞太電信與台灣大哥大仍是各自獨立的電信營運商,但是就本質而言,雙方已經融為為一體,台灣大哥大這次退出競標,讓亞太電信得以用較低的價格去競標頻寬,不但降低了本身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也讓亞太電信以最具性價比的方式趁勢擴大頻寬版圖,加上雙方已然成形的聯盟,台灣大哥大及亞太電信靠著各自在不同頻段之間的布局,就已在七○○MHz、九○○MHz、一八○○MHz及二六○○MHz都有至少一○MHz的連續頻寬,姑且不論最後雙方是否會出現合併的動作,光是標金成本就足以讓中華電信及遠傳電信徒呼負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