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近年強力扶植半導體產業的理由,是在力求改變經濟型態,從過去的「出口擴張」轉為「進口替代」的經濟發展模式,來達到拉升經濟成長的目標,扶植政策也由過去的「補助」,改以「投資」為未來目標。尤其中國半導體產品進口金額在二○一三年達到二三一三億美元,已正式超越原油的二一九六億美元,成為第一大入超項目,兩者進口差額比例也從二○一三年的五%,擴大至今年前十一個月的六六%,更加提高中國政府對於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度,一旦未來成功進口替代,勢必可大幅改善國際收支。中國自製率偏低 力拚五年倍翻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十一月的最新報告預估,二○一五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達到三三六○億美元,規模與去年持平,推估當中約有六六%都是出口到中國,穩居全球最大市場。DIGITIMES Research預估,今年中國半導體內需市場將會成長至一○六三億美元,較去年成長八‧五%,超越全球產值的增長率。以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對照中國本地預估產值的四八三億美元,自製率僅不到兩成,隱含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中國製造二○二五」規劃中已明確訂定,二○二○年中國IC內需市場自製率要達到四○%,二○二五年將更進一步提高至七○%的政策目標,可預期未來當地業者的營運規模也將隨之呈現倍數成長。由於半導體產品進口替代效果驚人,中國政府為了快速填補經濟成長的缺口,才會在背後支持近期紫光大動作的積極併購全球半導體公司,若以五年後自製率翻倍目標來看,研判本波併購潮應該才剛開始而已。根據巴克萊證券針對最近併購案的分析,認為被入股或併購的公司,具有四大特質,包含高現金市值比(多家達五○%以上)、低董監持股比(平均一二.五%)、低本益比(平均十三.九倍)及高中國營收占比。隨著市場對於併購題材熱度的提升,可以發現具有這些特質的半導體公司,已開始有資金進場卡位的跡象,甚至併購效應還逐步蔓延到LED及面板。併購題材發燒 效應擴散至LED及面板競爭激烈的LED市場,在歷經近年的廝殺後,不具生產規模的小廠已陸續淘汰,大廠則是持續朝提升量產規模、大者恆大發展,產業的併購風潮也正盛行。中國LED廠近期藉由股票市場募資及政府資金支持,開始向海外展開併購動作,瞄準國際LED專利大廠及照明品牌,用來補強其專利和海外銷售通路。近日外資麥格理就出具的報告指出,中國最大LED封裝廠木林森目前鎖定兩個標準進行併購,一是全球布局,二是晶片製造能力先進且具成本效益規模。麥格理認為晶電(2448)符合這兩項標準,目前評價也偏低,對中國廠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有望成為潛在的併購對象。陸股本夢比當道 複製生技新藥評價模式 目前手上現金達七六九億元、現金市值比高達○‧八的友達(2409),因股價跌破面額、營運持續獲利、具產能、技術優勢及最大法人股東佳世達僅持股六‧九%等條件,就被媒體點名可能成為下一波遭收購的對象,立刻吸引外資買盤回補,並激勵股價出現底部爆量漲停,在此氣勢帶動下,就連同為面板雙虎的群創(3481),股價也跟著亮燈鎖死,市場熱度可見一斑。由於中國股市掛牌家數相較其豐沛的資金動能,檔數仍算偏低,常會造成眾多資金追逐少數熱門股,推升本益比動輒破百倍的比比皆是。另因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商機,受政府大力扶植的產業又享有絕佳的主場優勢,未來營運出現爆發性成長的機率大增,市場自然願意給予較高的本益比,甚至是本夢比。如果用國內投資人常用本益比評價模式來看中國股票價格,會讓人覺得不合理,但我們認為以中國這樣快速成長市場,或許應該改以評價生技新藥的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NPV),即用未來五年、十年後的獲利預估,使用合理折算率,回推現有價值(Present Value)會更加貼切。例如「中國製造二○二五」規劃已明確訂定中國IC自製率五年後要達到四○%,十年後要達到七○%,加上中國半導體內需市場每年近兩位數的成長率,可作為評估半導體產業未來獲利的參考依據。我們認為不僅中國業者可使用此種評價模型來拉升股價,就連被入股或併購的國內業者,也可藉由大吃中國商機大餅的機會,股價將同享較高的評價。因此,一旦未來中國紫光入股矽品(2325)、南茂(8150)及力成(6239)案子通過,不僅三家的股價將開始往入股價靠攏,未來還有獲得上修的機會。產業併購大勢所趨 政策綁不住IC設計業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指出,中國IC設計技術雖落後尖端大廠四至五年的時間,但目前已有九家打入全球前五十大排名,今年產值更有機會突破兩百億美元,擠下台灣躍居全球第二大生產地。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也提出警告,全球半導體、IC設計產業正進入轉型期,併購風潮延燒,未來僅約十家已加入Google或與美國大型業者的生態系統整合的國內業者能夠存活,相較目前上市櫃及未上市百餘家的IC設計業者估算,存活率恐不到一成。近期兩黨總統候選人及立委在選舉考量下,齊聲限制中資投資國內IC設計產業,雖暫時守住他們所謂的國家安全資源,但深知整併發展趨勢已不可擋的業者,為了尋求「活路」最終可能還是會選擇「打不過就加入」的策略,加上兩岸業者近十倍本益比的差異,不排除未來將會陸續出現直接在台股下市,抑或是分割中國子公司到中國股市掛牌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