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就能繳水電費、閒時拿著手機在網上購物、出門打車用出行軟件、付款只需打開手機掃二維碼……這樣的生活場景,在幾年前還無法想像。然而,僅僅三年時間,消費者的支付方式就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移動支付正一點一滴地改變著中國大陸的消費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在迅速發展的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中,有二百多家公司在展開競爭。據易觀國際稱,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占據主導地位,占二○一五年總交易額的七三%。騰訊公司的產品微信支付排在第二,約占一三%。分析人士估計,去年中國大陸使用移動設備進行支付和轉帳總額達一六.四萬億元人民幣,約為二○一四年的二倍、二○一三年的十二倍多。移動支付是通過移動終端與金融系統相結合,將移動通信網絡作為實現手機支付的工具和手段,為用戶提供商品交易、繳費、銀行帳號管理等金融服務的業務,是互聯網支付與銀行卡收單業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相互融合。隨著智能終端(主要是手機)的普及和功能升級,中國大陸七.三億城鎮人口和六.三億農村人口將陸續享受到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移動支付行業也勢必會再呈現出從一、二線城市逐漸輻射到三、四線城市及鄉鎮村的過程。移動支付3.0 市場大洗牌中國大陸移動支付發展的這幾年,經歷了以支付寶為代表的支付「1.0時代」。繼而,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社交支付,打破了支付寶一家獨大局面,移動支付進入「2.0時代」。以智能硬件為終端的NFC(近場支付)雖已發展十年,但因諸多因素一直不溫不火,Apple Pay於二月五日在中國大陸上線是NFC支付發展的一個契機,移動支付正式開啟了「3.0時代」,引發了整個業內對移動支付新變革的共同呼聲,Apple Pay入華無疑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將引領手機終端廠商競相發展移動支付業務。二○一六年在電信運營商、銀行、手機終端、互聯網公司的共同推動下,移動支付將進入爆發發展期。第一個階段是移動支付硬件產業鏈逐漸壯大,各參與方逐漸改造和完善相關硬件環境;第二個階段是移動支付技術提供方搭建軟件和系統平台;第三個階段是移動支付運營商借助支付系統平台提供應用運營服務。移動支付市場大洗牌,更主要是背後生態系統的較量,什麼才是關鍵之處呢?首先,通過移動支付,能夠沉澱多少有價值的數據,進而對金融個體有相對準確的「客戶畫像」。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最重要的資源是數據。移動支付是可以方便準確地收集一個人數據信息的工具,基本上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消費行為和社交關係呈現出來,而移動支付工具就是對金融個體進行相對準確的「素描」。相比而言,傳統商業銀行雖然也能掌握一些金融個體的數據,但這些數據是斷層的,而且因為傳統的支付模式在未來肯定不如移動支付頻次高,所以沉澱的數據難以呈現金融個體的全貌。特別是像支付寶有線上的淘寶天貓商城,先黏住了特定群體的消費,這個群體幾乎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全貌」呈現給了支付寶。可見,比起Apple Pay來說,支付寶作為一種移動支付工具,能夠更好的沉澱用戶的數據。其次,如何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構建起一套相對獨立的信用評價體系,將能夠更好的發掘金融個體的潛力。金融的本質是信用的配置,誰能將信用配置得更有效率,誰的競爭力就更強。移動支付工具可以沉澱更多更好的數據,構建起一套相對獨立的信用評價體系,鮮活動態實時的數據能夠更長週期的考察一個人的消費能力,進而真實反映其信用狀況,這才是移動支付的真正價值所在!個人金融主體意識增強最後,通過引導,讓金融個體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讓每一個金融個體積極的通過投資與消費構建出良好的金融生態。互聯網金融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起到去金融中介的功能,因為有了移動支付,個人的金融主體意識在增強,漸漸的就可以真正的實現點對點的信用流轉,而基礎就是龐大的用戶數據。未來,不是「得支付者得天下」,而是「得數據者得天下」,對於中國大陸移動支付市場的未來變局,依舊值得期待與關注,同時,對於正在推廣移動支付的台灣政府機構、金融銀行體系及各行各業提供很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