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個產業(生物經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去年年底,當時,還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在一場由生策會主辦的「生物經濟產業國際策略峰會」中公開表白。蔡英文一貫不疾不徐但卻堅定的論述風格,九個月後,在台灣生技產業匯聚驚人的發展動能;此刻,產官學研各界正以蔡英文的政策藍圖,急速運轉。事實上,民進黨達成完全執政的目標後,地方發展,特別是六都,重要性愈來愈高。按照新政府的「五加二」產業政策,即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等五項創新產業,再加上新農業和循環經濟,六都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已各有亮點,唯有生技產業,幾乎是從北到南,各地都有規模不一的產業聚落。產值大樑 生技業挑得動嗎?只是,過去一年來,生技產業的產值,仍呈現極不穩定狀態。據科技部生科司司長蔡少正表示,在藥品事業上,二○一五年的營業額為七七二億元,相較於二○一四年,衰退七.二%,而自二○○六年至二○一五年,年複合成長率為一.八%。醫材景況較佳,去年的總營收為一三三○億元,成長率為八%,表現優於二○○六年至二○一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七.四%。相較於半導體產業,生技在扮演國家級產業上,努力空間仍大。據蔡少正分析指出,以二○一五年而言,台灣半導體產業三四二家業者共創造二兆二千六百四十億元的產值,同年,生技產業一八七一家廠商,創造的產值則為二千九百八十六億元。此一對比說明,現階段,生技產值約半導體的十分之一,但企業家數卻遠高於半導體廠商家數,也顯示了台灣生技業者的規模遠不及半導體。現階段,當台灣半導體產業正面臨紅色供應鏈的威脅時,創新產業如生技,希望與半導體產業同挑大樑,必須多加把勁。從北到南 處處可見生醫聚落從選舉語言,到政策成形,新政府對於生技產業,從不吝嗇祭出利多。仔細梳理新政府的生技產業策略,可歸納兩大主軸,一是「接地力」,另一則是「連國際」,尤以匯聚地方發展的「接地力」為先。據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吳明機指出,台灣的製藥聚落已逐步成形,在北部,主要是以新藥研發為主,中南部則是以西藥製劑生產為重。基本上,大台北地區的重點業者有:浩鼎(4174)、中裕(4147)、藥華藥(6446)、智擎(4162)、台微體(4152)及太景(4157)等,不乏集中於南港生技中心;接下來的桃竹苗,也有小分子新藥、製劑、原料開發;再往南走,大台中一帶,則有永信(3705)、國光(4142)、美時(1795)等重量級的藥廠林立;來到南台灣,則是神隆(1789)、生達(1720)、南光(1752)等業者。在高?醫材領域,產業聚落區域化的現象尤其明顯。據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傅偉祥表示,台灣醫材廠商共有一○四一家,其中,七百家位於北中南區形成特色聚落;其中,大台北地區廠商家數最多,達四五二家,但產值最高則是大中部地區,達三一○億。前經發局長領軍 桃園生技業者揮軍北上生技發展顯得落後的桃園,也加速急起直追。在今年的生技月活動現場,由甫轉任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一職的前桃園經發局局長張昌財親自領軍,帶著桃園境內的生技業者北上,在南港展覽館會場內舉辦了一場「2016桃園生技產業座談會」。對於生產事業林立的桃園而言,生技業在該區卻相對黯淡,張昌財也坦言:我們要再多努力。依照新政府中央「五加二」創新產業發展規畫,亞洲矽谷已決定落腳桃園,只是,企圖心旺盛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對於火紅的生技產業,當然不願鬆手;當天,在「2016桃園生技產業座談會」上,共有科達製藥、東耀生技、創研生技、光弘生醫及卓瑩光波等熱烈捧場。竹北生醫園區動起來了台大醫院竹北分院的規畫建置案,在整個竹北生醫園區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分院設置延宕,也連帶影響整個竹北生醫園區的推進。只是,上個月底,台大醫院竹北分院準備動起來了。若說台大竹北分院是竹北生醫園區成敗關鍵,並不為過。這座分院是台大醫院在竹北生醫園區內設立的臨床醫學中心,屬於複合式的特色醫院,除一般教學醫院的功能外,它最重要的任務是與區內產業結合,使得區內的產業價值鏈內,可以有一個真實的試驗場域。按照台大醫院的規畫,這座分院需時八年才能完成與產業關連密切的臨床研究、轉譯中心建構,並再將床位擴充至五百床;對此時程規畫,行政院並不滿意,希望縮短至六年。據行政院科技會報主管透露,新政府中央對生技產業十分重視,原本台大醫院竹北分院一案,幾乎是被晾在那裡,這也拖累了業界的投資腳步,這名主管強調,但新政府上台,執掌、追蹤系統明確,真正做到今日下達指令,隔天即要求公文完成期限。業者表示,明眼人都清楚,竹北分院停頓,關鍵在資源,講白了,就是經費,糧草未至,自然差不動台大;政府經費配置,就看優先順序為何,經費到位,是計畫啟動的第一步。南台灣的生醫樞紐在成大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主任蘇芳慶才隨同醫材同業公會廠商至東協國家南征北討返國,談起南台灣產學合作,他眉飛色舞地表示,成大已脫離計畫層面,進入創造實際營收階段。談起成大之所以可以在南部醫療聚落內扮演要角,蘇芳慶歸功於前校長賴明詔院士的遠見。蘇芳慶進一步說明,在台灣,成大是第一個成立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的大學,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五年。當初,賴明詔前校長分析成大同時具有工學院、醫學院的優勢,再加上,南部科學園區的醫療器材產業聚落已經成形,他大力支持前瞻醫療器材研究中心結合產官學研的資源,從研發開始協助廠商在未滿足(unmet medical needs)的臨床試驗需求上,尋求突破。高雄路竹科學園區 也形成植體聚落賺錢才是硬道理,產學合作也不例外。蘇芳慶認為,成功發展醫療器材產業,最關鍵的一哩,就是市場,它必須靠銷售管道介接,目前,由成大促成的國際產學聯盟名為該亞(希臘神),主要是和馬來西亞大學合作,透過雙邊共同設立的研究中心,結合市場策略,將台灣業者納入,護送產品銷往海外,以創造實質營收。以南台灣高雄醫學大學為核心,結合路竹科學園區以及各地的牙醫診所,也打造了一座整合技術研發、產業界及應用端的植體產業聚落。台灣創新植體學會理事長李澤民具有電機、醫療工程背景,他對於植體發展具有很高的期待。李澤民曾分享,有一回和同學聚餐,同桌共餐者不乏受惠於台灣IC設計業崛起榮景而成為所謂的科技新貴,而李澤民強調,自己是最窮的一個;只是他表示,錯過IC設計的產業浪潮,不希望再錯過未來看好的生醫產業,言下之意,希望有一天再與同學相聚時,他也有機會因生醫產業而成為新貴。李澤民這一番茶餘飯後輕鬆談,看似玩笑話,但對於錯過前班列車的人而言,未嘗不是一個提醒。全省走透透 長照二○七億預算怎麼分?長照2.0計畫,已從政見,到計畫,進而成為商機。最近,衛福部啟動全省說明會,衛福部次長呂寶靜認為,對於國家長照2.0計畫,地方參與很重要;更務實地說,經費如何分配,才是大家關心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