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病態嚴重,甚至驚動國會。立法委員要求新上任的金管會主委李瑞倉本周四於立院財委會進行「現行股市量能流失之具體因應辦法」專題報告並備詢。投資買希望 未來產業還不上桌?對於台北股市的現狀,萬通投顧分析師魏明裕詳述成因。魏明裕認為,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投資人看的是未來,之所以積極進場,在於看到獲利成長的動能和希望。過去二十年,台灣從個人電腦(PC)到智慧手機(Smart Phone),這一段產業歷程,是台股重要的信心支撐。但從股王宏達電從一千三百多元崩跌到破百元,說明智慧型手機產業起落,再加上紅色供應鏈崛起,破碎台灣既有完整的產業價值鏈,不少台廠的優勢地位出現替代者,這些也都影響投資行為。所以,看不到未來,是投資人縮手的要因。這時,台股過高的交易成本,就成了壓垮駱駝的一根稻草。魏明裕表示,除了證交稅的千分之三(編按:大陸的交易稅是千分之一)外,又新增三個不利股市交易條款:包括股利扣抵稅額減半、開徵首次上市原始股東需繳稅百分之十五,還有股利所得扣補充保費等等,這些不斷墊高的交易成本,致令台股急速冷凍。失守損益生存線 券商揮刀砍人台股量縮,誰該是解鈴的繫鈴人?政府是股市的莊家,負責制定遊戲規則,當然責無旁貸。魏明裕強調,除了總體經濟面差、產業創新不足外,造成這波量能急縮、提振不易的關鍵,還是馬政府復徵證所稅,魏明裕進一步指出,復徵證所稅一案,當初還在討論階段,台股成交量就縮三成,大戶出走,就再也不回來了。在二○一二年四月成交量急縮後,券商失守損益平衡的生存線,只得裁員,現砍八百名營業員;結果,不但證所稅沒收到,因為量縮,證交稅也短少許多。可見,一個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這是股市永遠不該遺忘的血淚教訓。真假難辨 外資是外人還是自己人反觀大陸,快速的反應機制,將傷害降至最低。魏明裕表示,大陸曾推出股市熔斷機制,之後,因劇烈波動,四天內就有兩天中止交易,創下世界先例;這個政策被大陸股民罵翻了,結果,一周後馬上廢止,主管官員立刻下台,止血的動作快狠準。反觀我們的證所稅,歹戲拖棚三、四年。魏明裕指出,證所稅嚇跑了內資大戶,只剩外資還留在市場;因為,外資交易成本較低,所以,有人懷疑內資大戶是否化身外資(也就是俗稱的「假外資」)投資台股。據統計,過去,外資一年投資台股約四兆,內資法人大約七兆;過程中,散戶被驚嚇的指數飆高,原散戶交易量大約三十三兆,去年,散戶剩下二十七兆,比重從七、八成降至去年的六成。台股成交量更是出現萎縮,自二○○七年萬點行情時,成交量來到二千兩百八十七億;去年,台股交易量已掉到一千零七十二億元,短短八年,成交量縮了一半。再前一波的萬點行情發生在一九八九年,當時,台北股市中午十二點就收盤,只交易三小時,交易量也有一千七百七十三億元。融資餘額也是指標,以前,融資餘額二千億以下閉著眼睛買都會賺;現在,融資餘額在一千三百億左右已成常態,距離從前的二千億,差很大。近來,大盤還在九千點之上,但代表散戶的OTC市場已拉回近九%,由一三三.○七跌至一二一.七一,以散戶熱中的浩鼎(4174)為例,出事後還拉到六百多元,但最近,一路腰斬再破底,另如為升(2231)、同致(3552)、聚陽(1477)等,都呈現跌深局面,華星光(4979)、光環(3234)、聯亞(3081)等形同散戶風向球的代表性個股,也被殺得七零八落。台北股市,外資登堂入室,今年已買超四千多億,占台股交易量達十一兆多,一旦大量賣出,非同小可。黯淡黑暗夜 明燈在哪裡?魏明裕另認為,大陸強烈的磁吸效應,對台灣股市形成重大衝擊。最近七年,台灣新上市的公司只有一九二家,香港有六二○家,大概是台灣的三倍,深圳新增一一四八家,則為台灣的六倍;同時,上海與深圳都已新增創業板,擴增速度更快。台商回流台灣掛牌的KY股、本土新上市櫃的公司越來越少;以前規定陸資不超過三成就可以回來掛牌,現在條件更嚴格了。所以,相關政策開放不足,也導致企業轉赴其他地區掛牌上市。台股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節節敗退。過去,台灣的成交量占亞洲的一一.四五%,是亞洲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東京;去年,佔比下降至三.○八%。現在大陸是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市場,前年,已是台灣的十七倍,畢竟它的高本益比、高周轉率,成為市場難以抗拒的致命吸引力。對於股市的弱勢族群─散戶,魏明裕有話要說,他提醒散戶要不斷精進學藝,建立投資理財的本職學能,散戶為何會持續賠錢?原因在於缺乏紀律,往往一被套牢,就變成長期投資,好比宏達電從一千三百元抱到一百元,即使漲到二百元,散戶也不肯賣;散戶的錢被套牢,就不交易了,這也是散戶量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