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年台股開紅盤,開低走高,以九二七二.八八點作收,小漲十九.三八點,雖是近三年來首次新曆年開盤收紅,但本來預期幾項金管會的刺激股市措施能帶動成交量,卻事與願違,當天成交量不但沒提高,還創了新低,只有四五二億元。封關前行政院祭出當沖減稅,且動作很快,在四日就通過證交法修正草案,要調降當沖稅率,從現行的千分之三降為千分之一.五,施行期間一年,希望趕在立院召開臨時會時三讀通過,當成送給股民的大紅包。但真能如此嗎?提高台股成交量,減稅真是萬靈丹?就投資來看,政府一直有個奇怪的迷思,不論是馬政府還是現在的蔡政府,都搞錯了方向。政府的政策應該鼓勵投資人長期投資,殊不知前朝的諸多股市加稅政策就是在懲罰長期投資者,以致讓股市成為一灘死水嗎?現在推出當沖,鼓勵的不就是炒短線,又一個跟長期投資背道而馳的政策。從稅率來看,千分之一.五,和股價波動比起來誘因非常小,且實務上因當沖而致富的投資人遠遠少於因當沖而敗家者,以減稅鼓勵當沖,政府希望達到的KPI到底是什麼?我至今百思不解。最重要的,股市是經濟櫥窗,股市的熱絡與否反映了未來經濟情況。經濟前景不樂觀,要靠著減稅來個「無基之彈」,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救股市的根本之道還是在救經濟,一例一休上路後,為反映人事成本,開始有店家以漲價回應,雖說溫和的通膨是可被接受的,但若長此以往,薪資追不上物價的漲幅,反演變成惡性通膨,問題將更難解。蔡政府上任後,在引起爭議的重大議題上極力表現出強勢作風,一例一休、婚姻平權、年金改革等,被視為會挑起族群對立的議題,蔡政府勇往直前,值得肯定。但甫上任,經濟的陳痾必須先解決,只是很可惜的,反而沒看到在經濟政策上有何進一步著墨。這就像是挑起了社會的敏感神經,但又端不出安定民心的牛肉,民調創新低可以預期。管理上談要給鞭子也要給胡蘿蔔,當政府要既得利益者犧牲時,必須讓他們也能看到前景、期待機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能訴諸抗爭,今天圍立法院,明天上凱道,讓社會充滿了負能量,又談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