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中華電信被視為泛公營事業的「模範生」;最近,在台股資本市場,再因轉投資事業「精測」,在泛公營事業體系內,打造罕見「母以子貴」的佳話。「漢微科」、「精測」都具有高度創新含量,但在公營事業內,具有孕育創新的生態系統嗎?令人質疑。只是,最近,新政府鐵了心,相信,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決定委以公營事業「國家轉型」的重任。為父心腸 孩子是自己的好於是,「五加二」創新產業,有公營事業的角色,新南向也由它擔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還是少不了它。隨著計畫一一披掛在公營事業身上,金流也不斷注入系統內。不只如此,配套工具同時一一出籠。其一,政府堅持「不釋股」,以保有對公營事業的掌控;其二,「救活」經營不善的公營及泛公營事業。危機入市 國發基金挺陽明海運繼台灣高鐵(2633)後,官股加碼挺陽明海運(2609),使得陽明內的官股持有比例增加。陽明海運的經營績效和復興航空有拚,被外界視為是另一顆未爆彈。去年前三季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大虧三.七六元,每股淨值只剩下五.七六元。今年年初,陽明進行減資、同時以私募進行增資,引起市場高度關切的是:行政院國發基金認購一億元;這次,政府參與增資後,官股佔陽明的持有股份,由原先的百分之三十三.三,增加至百分之三十六.六二。對內、對外的運輸,都是國家命脈,政府在台灣高鐵及陽明海運的佈局,透露出策略思維。但當政府更深地介入經濟、投資領域,徹底落實「投資報酬率」的追蹤管理,就不該再有任何藉口了。檢視公營事業的運作現況:笨重的身驅,面對市場脈動,往往反應不及…,使得它成為「創新」最毒辣的殺手。新政府有什麼調教的撇步嗎?答案在《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秀出撇步 逼大象跳舞據經濟部次長沈榮津的對外表述,《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強化國營事業投入研發。沈榮津說明,過去,公營事業投入研發比例較民間低,未來,在《產業創新條例》內,將規定公營事業需投入一定比例的預算進行研發。據經濟部工業局預估,公營事業若能將研發比例提升至百分之一,每年投資額將達百億元,並可創造五千個高價值的就業機會。搬開石頭 讓類「精測」探出頭來但若要進一步將公營事業的研發動能連結產業界、投資界,必須將公營事業的研發能量導入產業應用,進而讓更多「精測」,有機會探出頭來;過程中,迫使繞路的石頭,就應該被速速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