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主要大廠,包括:韓國、日本、大陸及台灣各面板廠紛紛投入籌設中小尺寸OLED面板產線。其中,以韓廠三星顯示(SDC)最具實力;而陸廠以京東方(BOE)為代表,挾其官方資金,大力投入OLED產線;日廠JDI(日本顯示公司)以IP(智財)授權方式進行;台廠則以夏普為主導,各面板廠量產計畫也一一推出。依據市調機構IHS調查,二○一六年第三季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出貨量超過一億片。其中,韓國三星顯示出貨近億片,市占率九成以上;陸廠首次出貨超過一百萬片,以天馬微電子、和輝光電及崑山國顯等廠出貨為主。光電協進會指出,三星顯示為因應即將到來的訂單,已提升牙山廠A3線產量,及湯井廠L7線,移作六代OLED產線設備準備量產,以進一步拉開與其他供應商產量差距。其他有意加入OLED生產廠商還包括:韓廠樂金顯示(LGD)、陸廠京東方及華星光電、台廠夏普光電、日商JDI。以上為全球主要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產廠商。三星領先群雄 台、陸急起直追據了解,三星顯示挾著累積十年量產經驗,在關鍵材料專利、配方規格及製程設備上,均領先同業幾個世代,且與供應商有緊密合作關係,擁有核心專利,將是最大受惠者,也是市場領先者。另一方面,遵循該公司多家供應商的策略,最近蘋果頻頻接洽三星顯示之外廠商,包括日、韓及陸面板廠商。其中,陸廠京東方主動表示意願,並展開長達數月的測試,估計京東方打入蘋果供應鏈,應該在二○一八年可以開始供貨。台灣方面,則以鴻海為主要業者。鴻海與夏普傳出雙方將聯手在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中國,籌設OLED面板產線,投資金額上看數千億日圓。根據夏普去年的規畫,將投下約五百七十四億日圓,在日本三重事業所及?工廠導入相關設備,設置OLED面板試產產線,投產日期落在二○一八年第二季。不過,此試產產線主要用來蓄積量產OLED面板所需的知識和技術,雖不排除會進行小規模生產、或少量出貨給顧客,但真正量產的時間恐怕得延至二○一九年。如果夏普提前展開OLED面板產線的布局,量產的時間或有機會再往前移,甚至有機會趕在二○一八年下半年就進入量產。友達為業界最早量產AMOLED的廠商之一,可惜後續研發時程暫緩,目前產線僅供應穿戴式裝置用AMOLED面板,尚無法供應智慧型手機使用。公司可能觀察後續態勢,再評估擴產可能性。量產關鍵在設備、材料及經驗光電協進會分析,對於上述各家計畫投入中小尺寸OLED量產的面板廠而言,真正關鍵在於包含真空蒸鍍設備及蒸鍍材料來源在內的供應率,以及量產經驗KNOW-HOW,所有預定的生產計劃進度能否如期進行而定。AMOLED上游關鍵製程機台,主要可分為TFT製程段、蒸鍍設備與封裝設備,多由日本、韓國所壟斷。目前又以真空蒸鍍設備最為關鍵,供應商有日本Canon Tokki、韓國Sunic System、YAS、SFA等,業界公認日本Canon Tokki的技術能力最佳,在研發蒸鍍機上已有三十年經驗,基本上已壟斷了全球蒸鍍機的供應。目前一台機器的價格約一百億日圓,等待時間約需要兩年。OLED關鍵材料(玻璃、RGB材料、電子空穴、電子傳輸、膠膜、驅動IC),由於專利與技術壁壘,市場競爭小、毛利率高。目前仍主要掌握在日本出光興產、保土谷化學、美國UDC公司及一些韓國公司的手中,日、韓系廠商約占百分之八十的市場。小分子發光材料居於領先有機發光材料則可分為三類:小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稀土類發光材料。美國柯達、UDC、日本出光興產、三井化學、韓國LG化學、三星SDI及斗山等生產小分子發光材料,英國劍橋顯示技術(CDT)、美國陶式化學、杜邦、德國默克及日本住友化學等生產高分子發光材料。以現有技術發展來看,在考慮顯示器的可靠性、電氣特性及生產穩定性時,小分子發光材料仍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