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AMOLED在一九六三年由Pope發表首篇OLED論文後,吸引多家歐、美、日等國產官學組織,如Kodak、Pioneer、Epson投入研發技術,並由三星率先正式導入量產。根據UBI Research預估,二○一六年AMOLED市場規模將達一五○億美元,年增約百分之五十。到二○二○年底,AMOLED市場規模將達六百七十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為百分之四十六。AMOLED依供應鏈上游至下游階層區分,可分為:上游機台/原材、中游面板製造、下游終端成品出海口。上游關鍵製程機台多由日本、韓國所壟斷,目前又以真空蒸鍍設備最為關鍵,主要供應商有日本Canon Tokki、韓國Sunic System、YAS、SFA等,業界公認日本Canon Tokki的技術能力最佳。日、韓壟斷關鍵製程設備由於Tokki的產能極低,二○一六年產能翻倍後,全年也僅能出貨十台左右,導致搶不到設備的面板廠被迫延後量產時間。據中國媒體報導,Tokki二○一七年產能的九成已經被三星訂走,其餘面板廠商一機難求。中國信利因此斥資五一九億韓元,改向韓國廠SFA採購蒸鍍設備。OLED關鍵材料包括:玻璃、RGB材料、電子空穴、電子傳輸、膠膜、驅動IC等,由於專利與技術壁壘,目前主要掌握在日本出光興產、保土谷化學、美國UDC公司,以及一些韓國公司的手中。從發光材料的製作過程來看,首先由材料廠商將化工原料合成OLED中間體和單體粗品,再進一步合成為昇華前材料,將其銷售給OLED終端材料廠商,由OLED終端廠商進行昇華處理後,最終形成OLED終端材料,用於OLED面板的生產。日本的出光興產和美國UDC公司,分別是世界螢光和磷光小分子發光材料的領先廠商。總體而言,螢光材料的壽命更長。目前綠色和紅色磷光材料的壽命已有所突破,而藍光材料的壽命相對較短。因此,發光層的設計多採用紅色、綠色磷光發光材料與藍色螢光混合成白光,這樣既可以兼顧元件整體的效率,也可以維持較長的元件壽命。中國成中間體主要生產地在大陸方面,由於OLED發光材料技術門檻較高,市場化程度很低,主要由日、韓、歐、美廠商控制,中國尚沒有企業能掌握核心技術。上游OLED發光材料的國際廠商,一般將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等環節外包,中國是主要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的生產地。目前全球整個產業鏈佈局,AMOLED中間體及昇華前材料主要集中在中國,相關企業主要有:西安瑞聯、西安彩晶、萬潤股份、吉林奧來德、北京阿格蕾、吉大瑞博、濮陽惠成、北京阿格蕾雅、萊特光電等。其中,萬潤股份、濮陽惠成、西安瑞聯、萊特光電等都已實現規模量產,並進入全球OLED材料供應鏈。中國為了彌補上游材料的技術缺口,近來積極與全球領導廠簽署合作供貨協議。中國天馬微電子與美國UDC簽署五年的專利授權及材料採購協議,UDC提供天馬專利授權,並向天馬販售UDC的磷光材料。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與德國的熱活性型延遲螢光(TADF)材料開發公司CYNORA完成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針對OLED電視的開發進行合作。還有,強力新材與昱鐳光電、韻金投資、淇聞投資在常州共同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共同出資設立常州強力昱鐳公司,主要從事OLED有機材料、聚?亞胺溶液及薄膜、OLED封裝材料、光刻膠等電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球材料市場規模百億美元上游材料在AMOLED產品總成本中的占比超過百分之三十,特別是與元器件發光有關的發光材料是整個AMOLED的產品核心。根據Display Research預估,二○二○年AMOLED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近百億美元。三星因先行預訂Canon Tokki的蒸鍍設備,造成後進者產能建置進度拖延,使得多數廠商的產能,可能延至二○一八年之後才能正式開出。二○二○年前,三星將持續獨霸AMOLED市場,市佔率達百分之六十以上。目前全球AMOLED量產能力最佳者為韓國,三星除了供應自家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使用之外,也開始外賣給中國手機品牌,二○一七年則將獨家供應給蘋果iPhone 8。LG Display初期佈局以RGBW製程為主,並積極瞄準OLED TV市場,後來因應蘋果需求,為了有利未來切入iPhone面板供應鏈,也積極建置SBS製程。繼韓國量產AMOLED面板後,日本也積極投入研發與生產,夏普在鴻海入股後,也積極規劃投入AMOLED研發與生產。台灣部分,友達為業界最早量產AMOLED的廠商之一。中國官方除投入大量資源於既有LCD面板生產外,也不願缺席先進技術的AMOLED產業,目前已有多家廠商先後投入生產。其中,又以和輝光電領先同業,已經正式供貨小米旗下的紅米Pro手機使用;京東方也積極佈局,針對AMOLED投入大筆資本支出,規劃四條AMOLED產能,且產出面板也將供應紅米Pro手機。另外,和輝與信利也表示將投資可撓式AMOLED。二○二○年前以手機應用為主AMOLED在二○二○年前仍將以手機應用為主,在小尺寸產品(穿戴式)雖具備輕薄、省電等優勢,但該產品對畫面要求程度低,且多數走價格競爭路線,加上少量多樣,也是AMOLED不易成為獨占技術的重要原因。在大尺寸產品(NB、MNT、TV)的良率與性價比仍遠遠落後LCD技術,短期之間不易造成衝擊。而在高階手機及電競產品(VR)方面,具備尺寸適中、需求量大、產品高單價的特性,將是AMOLED發展主要的應用市場。小尺寸AMOLED面板成本快速下降,提高手機品牌廠採用意願。根據IHS資料,五吋FHD二○一五年AMOLED的生產成本為十七.一美元,高於LTPS LCD的十五.七美元,而二○一六年第一季AMOLED生產成本已經降至十四.三美元,低於LCD的十四.六美元,可見OLED產品的成本下降速度遠高於LCD。目前三星佔據百分之九五%以上的智慧型手機AMOLED螢幕市場。根據三星報告顯示,從二○○七年開始量產到二○一六年,三星AMOLED螢幕累計產量已經突破十億片。而在目前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當中,三星AMOLED佔據百分之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