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股相繼出現多檔個股呈現「捉對廝殺」態勢,如:大立光(3008,跌)VS.玉晶光(3406,漲)、精測(6510,跌)VS.旺矽(6223,漲),其背後都有相同影響股價變化的邏輯,即:股價下跌個股,其實營運本質皆無重大改變,大幅修正的主因是「股價已漲多」,在市場有心人士的「操作」下,獲利了結的賣壓出籠,跌勢又快又狠。股價漲多就是最大利空 風吹草動立即大幅拉回工業電腦軟硬體系統大廠樺漢(6414),近二年來陸續併購多家世界級雲端網路、大數據應用、工業電腦廠之後,接下來的企業組織整合、營運磨合效益,都有待時間發酵,因此導致股價大幅修正。另一方面,市場傳出部份外資創投法人研究機構,認為蘋果今年重要十週年新機─iPhone8,原本預定搭載殺手級應用「3D感測」功能,可能因為感測模組零組件廠商供貨進度落後而往後遞延,這對台股相關供應鏈股之一的同欣電(6271)造成影響,使其股價於短線二個交易日內,大幅回檔下殺達一四%跌幅。這種非基本面改變的市場訊息,不由分說立即衝擊股價,主要因為市場有心人士的刻意操作,是否與近兩千位大戶回流的操盤手法有關,值得密切追蹤。而台股在萬點關前震盪劇烈,市場緊張氣氛有如驚弓之鳥,消息面、題材面稍有利空消息傳出,就引來快狠準的殺聲隆隆。好在外資籌碼最多,沒有加入殺盤行列,否則鴻海(2317)、台積電(2330)等重量級權值股一旦失守,台股大概兵敗如山倒。目前仍穩坐台股股王寶座「光學鏡頭及元件」大廠的大立光,由於產業界人士、市場分析師,開始預期智慧型手機「雙鏡頭」全球應用風潮即將盛行,而在大立光旗下預定新增光學鏡頭產能規模,擴增進度趕不及滿足市場拉貨需求量下,讓居於台灣光學鏡頭及元件廠二哥地位的玉晶光,有難得的突圍契機,法人對玉晶光投以許久不見的關愛眼神,使玉晶光近期股價表現,自二月上旬至四月中旬止,波段最大漲幅高達九六.四七%。大立光、精測、樺漢、同欣電 基本面前景展望透明度仍高然而,一旦大立光完成產能擴充後,以其在光學鏡頭研發、量產良率皆領先同業的優勢下,勢必再度甩開玉晶光的追趕,以更驚人的成長動能,創造新高獲利。屆時就有機會再展開波段漲勢,衝向法人調升的新目標價。目前為鴻海集團轄下「工業電腦軟硬體系統整合」大廠樺漢,於近二年內,陸續合併及併購德國、加拿大、美國等地的工業電腦應用產業相關廠商,如:德國工業電腦大廠─控創(Kontron)集團,旗下網路雲端大數據應用服務廠加拿大子公司KCI,資訊系統軟硬體整合服務提供商德國S及T,人機介面(HMI)專業美國廠AIS Cayman等,主要策略規劃即為全面整合工業電腦軟硬體系統,結合網路應用平台模式,融合工業電腦專業背景及鴻海母集團龐大周邊支援資源,提供往來客戶、策略合作夥伴,自系統設計至軟硬體生產、應用模組平台架構,協助客戶確實、有效整合工業自動化、網路安全、雲端大數據、手持終端裝置等領域應用效益,積極增強搶占全球工業4.0、智慧自動化龐大市場商機與市占率戰力。不過,即使是同一國籍,不同營運模式、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的商業個體,完成合併或併購之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與整合,適應期過後,才有機會成功通過磨合期的考驗,真正發揮合併綜效。更何況,分屬不同國籍、集團的國際化企業體,謀求跨國企業合併營運綜效的戰略、戰術達成難度,勢必也更高,當然就需要更長時間調整。首季財報匯損壓力大小 將決定台股反彈強度市場估計最快明(二○一八)年樺漢才有合併綜效,因此,部份操作屬性偏向短線、追求速效的投資法人,自然無法等到樺漢集團的合併營運綜效大規模實現,先後將手中持股部位陸續出脫。在大部位的市場籌碼於短期間內大量釋出之下,樺漢最近的股價表現,自然出現受迫式、大幅度回檔修正的跌勢。然而,一旦樺漢集團最快自今年底,完成合併、併購企業體調整、接軌、磨合後,開始顯現、收割營運綜效,挹注營收業績成長動能時(年度營收高達四.四八兆元新台幣規模的鴻海母集團,自然成為樺漢最有力靠山),即為其股價漲勢再起的精彩時刻。另一方面,儘管第一季財報匯損壓力開始對台股上市櫃公司進行壓力測試,但其實此項影響股價走勢的重大變數,先前即已為市場人士所察覺,亦已據此推估上市櫃公司第一季季報可能匯損衝擊規模,要說可以對個股股價表現,造成較大回檔幅度衝擊,理當於先前即已反映完畢。因此,第一季財報陸續公布是否還有匯損效應,持續擴大回檔跌勢,值得觀察。一旦季報公布匯損結果,又見到許多個股大幅走跌勢,代表台股仍處於對任何風吹草動皆高度敏感、草木皆兵的不穩定狀態,或有其他不為市場已知的潛在利空。台股四壯士 身負重任 金融股穩盤 政策指標而向來與台股指數走勢高度相關的美股費城半導體指數,已領先台股形成技術面「M頭」型態;並跳空跌破M頭頸線下檔支撐。台股大盤指數跌破自三月中旬以來所形成技術面「M頭」頸線支撐後,季線保衛戰能否成功,不僅要看由美、中、北韓、南韓、日本五方所共同主演的「朝鮮半島四月危機」大戲,鴻海、台積電、大立光、精測等指標股身負重任,而政策控盤的金融股能否止跌翻揚,回台卡位五月稅改的主力是否寶刀未老,都是關鍵。台股後市要想成功突圍再攻萬點,恐怕還需要更多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助攻,才有機會「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