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東南亞很熱鬧。12月12、13日在馬來西亞召開東協峰會,接著舉行東協與中日韓3國的10加3會議,然後是14日的首屆東亞峰會。在這同時,世貿組織也於13日在香港舉行新一輪的多哈回合談判,推動貿易自由化。一時之間,亞洲繼上月主辦APEC峰會之後,再度成為國際舞台的焦點。但熱鬧的背後,是否真能展現亞洲在國際的影響力,還要看下面幾個關鍵:第一是東協今後發展的方向。馬來西亞主辦這次東亞峰會,讓馬國大有在印尼之後,成為東協的新領袖的氣勢。本來,泰國首相達信在前兩年主辦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之後,一直想順勢成為東南亞新共主,但是給馬來西亞搶了首屆峰會的主辦權。可是馬來西亞還必須拿出成績,才能鞏固領導地位。大家關注兩個重點:一個當然是東協加速推動自由貿易區的願景是否能夠落實;另一則是能否敦促緬甸走向民主化。緬甸一直是東協的負擔,因為軍政府的威權統治,拖累了東協的整體形象以及發展的腳步。而東協引以為豪的不干涉內政原則,與柔性勸說模式,又讓它對緬甸束手無策。
#@1@#現在東協展翅欲飛,不能再受緬甸羈絆了。所以馬來西亞代表東協要求緬甸釋放翁山蘇姬,緬甸在壓力下也同意讓東協瞭解緬甸民主進程。如果翁山蘇姬果能被釋,美國對緬甸的制裁就有可能解除,歐盟也將與東協進一步發展經貿關係,這對東協將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第二是東亞峰會的成果。這次東亞峰會不會有什麼成果,一是因為在美國遊說或施壓下,澳洲與紐西蘭等過去不被馬來西亞認為屬於東亞的國家,現在都加入了,也因此稀釋了原本薄弱的亞洲共識。加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意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中韓交惡。東北亞3強交惡,東南亞10國再怎麼敲鑼打鼓,也還是熱不了場子。所以看東亞峰會不是看這次的成果,而是看方向:中國大陸怎麼看東亞峰會?溫家寶在馬來西亞說,要讓東協國家扮演領導角色。這個姿態放得很低,因為他也知道,全世界都在看中國的態度,所以和平崛起是必須堅守的路線。但中日交惡卻又可能使民族主義升高,打亂亞洲一體化的進程。如何把持平衡,考驗中國也考驗著亞洲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