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璽集團旗下的國為生醫科技三月二十四日與慈濟醫院,共同簽署「以小分子藥物促進誘導多潛能幹細胞(iPSC)分化之多巴胺神經元遷移之移植研究」產學合作計畫,透過國為生醫科技開發的小分子藥物,結合慈濟醫院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技術,盼能造福廣大巴金森氏症病患。 國璽集團董事長莊明熙表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為一種將成體細胞重新啟動(Reprogramming)成為多功能幹細胞之技術。iPSC在科學上已經被證實具有分化為人體各類細胞的潛力,並且可以在嚴格條件控制下大量的培養增生。因此,iPSC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細胞移植治療來源。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可謂係台灣首創將胚胎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第一人,透過把幹細胞胚胎組織植入病患腦部,使多巴胺細胞再生,讓原本臥床、吞食困難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病情逐漸改善,這項轉譯研究為巴金森氏症病患帶來治療新契機。由於胚胎組織取得不易,因此需要開發更多的細胞來源,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在林欣榮院長的帶領下,已建立起將多種成體細胞如:周邊血單核球、皮膚纖維母細胞以及骨髓間葉幹細胞重新啟動(Reprogramming)成為iPSC之技術,並且後續成功將iPSC轉變為多巴胺(dopamine)神經前驅細胞。 莊明熙表示,透過iPSC製造的多巴胺神經前驅細胞,經過初期研究發現對巴金森氏症具有相當的應用潛力。這次結合集團旗下的國為生醫科技所開發的小分子藥物,能夠幫助移植細胞快速成熟,並移動嵌合到宿主的神經系統,發揮治療效果。 國為生醫科技總經理邱淳芬表示,國為生醫科技研發團隊分析了數百種天然物的小分子對於幹細胞之作用與影響,可以作為藥物研發與保健產品開發之重要參考依據。這次與慈濟醫院共同開發,將專注於目前尚無有效療法能夠治癒的疾病,並致力於將研發技術應用於新藥開發、疾病預防與保健醫學之整合,企盼為人類的健康帶來更大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