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已久的陸股,於截稿前總算出現一根像樣的長紅K線,不過,上證指數、深圳綜指在技術面仍處劣勢的狀況下,仍需時間來扭轉慣性,逐步恢復市場觀望者的信心。就股價指數的角度而言,受制於第二季GDP增長速度可能放緩的疑慮,短期可能不易創高,但增速仍屬穩健,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在六月入摩效應之下,股價指數持續走低的機率也很小,應屬區間橫向整理的格局。至於市場擔憂的中美貿易紛爭問題,藉由談判協商解決的空間仍在,過度悲觀反而容易錯失機會。本益比回至相對低檔區 創業板投資價值浮現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達十九兆八七八三億元人民幣,年增率達六.八%。以這麼大的量體,單季增量也屬可觀,這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即使股價指數沒什麼變動,但總有部分板塊持續快速成長,這是大型經濟體的股市常態,GDP的增量不會是橫空變出來的。中美貿易摩擦雖遲遲未落幕,但強勁內需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料將抵消外需減弱的衝擊,中長線的投資方向可以鎖定不受中美摩擦影響的內需行業為主,如消費、互聯網、保險、醫療、教育等,或有官方政策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如半導體),或「粵港澳大灣區」與「雄安新區」等板塊。由於市場整理期間已近三個月,下檔風險逐步降低,目前上證指數本益比約一一.三倍,接近二○一五年波段底部與二○一六年熔斷時期的低點水準,創業板指數本益比二三.六倍,亦明顯低於歷史均值,投資價值已越發凸顯。醫療行業加速互聯網化大陸政府已明確提出,將加快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未來醫療機構也可望將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等融入互聯網醫療服務。官方並加大力道推進遠端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且中央財政單位即將對中西部等貧困地區加大硬體投入。大陸醫院的醫療資訊化支出,過去約占醫院總支出的一~二%,與發達國家三~五%的占比差距頗大,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醫院過去以規模擴張為首要目標,導致支出會更傾斜於固定資產投資(如病床、高端醫療器材等)。可預見的未來,遠端醫療、醫聯體建設中的分級診療IT建設將成為醫療資訊化的重要成長亮點。過去中國醫保體系處於分治的狀態,三大醫保基金中,人社部負責管理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新農合則由衛生部門進行統籌。在具體操作上,發改委管定價,人社部管醫保目錄,衛計委管招標採購,最後由醫保埋單,花錢的談不了價格,結果造成醫保壓力越來越大。部門改組之後,目前發改委的藥品和醫療價格管理職責將被納入醫療保障局,效率將大幅提升。而未來對於醫療IT供應商的質量和能力要求會更高,行業龍頭可望受益於行業的競爭門檻逐步提高的發展趨勢,例如思創醫惠、衛甯健康、創業軟體、萬達資訊、久遠銀海、東軟集團、東華軟體、和仁科技、麥迪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