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許多人開始討論電商行銷,無論什麼都加上「行銷」一詞,就感覺有些許的專業及深度。在輔導許多中小企業主的過程中,深刻發覺許多業者仍停留在純粹的買賣結構中。人類的市場交易行為從十八世紀西方工業革命開始,以大量機械快速產製相同規格功能的產品,並單向賣給市場,消費者沒有選擇的權利。到了十九、二十世紀隨著帝國及全球消費主義興起,西方的美學觀及文化大量侵蝕其他在地文化,業者無不提出一套標準及生活的規範,目的就是在創造消費者的不足與追求,一定要擁有或達到某種生活條件及狀態,以此來刺激消費動能,就現在二十一世紀的觀點來看仍舊是買賣的宗旨原則。找出目標客群 依4P架構規劃所謂「行銷」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考量出發,並以市場調查及人口分析法等邏輯找出其屬性及所需,再依目標客群給予適當的價格、商品、通路、促銷等方案一氣呵成,是故行銷的整體架構應為制定企業目標,再論業績還是品牌名聲,之後選出消費者是誰、在何處,依照4P(價格、商品、通路、促銷)架構去規劃。當然有規劃就必須分配預算,這時業者就要看品牌或商品的生命週期,給予合理的執行預算,例如:在導入期品牌較少人知道,行銷預算可能高達三○~二○%左右,若是進入成長階段,則可略減至約二○~一○%。然而業者操作往往較為短視,許多業者看到商品熱賣或民眾一窩蜂搶購時,就投入大筆廣告行銷預算,但投入與回報常不成比例,原因是當市場都知道這個品牌或商品時,通常已經進入所謂的成熟期,後續問題是許多競爭品牌業者投入,此時依經濟學供需理論,就會發生供給大於需求的現象,往往也是一片價格廝殺紅海的開始,再往後就會進入所謂的衰退期,一到了衰退期就是品牌及產品的生命終點,最好另創品牌或再創新產品勞務,就不需要再投入任何行銷資源了,以免造成企業的浪費。台灣近年來電商興起,市場通路從以往的實體店面經營,轉換到虛擬的電商平台,業者無不努力學習相關工具及技術,就是希望不要被新零售市場的洪流淘汰。互聯網、大數據分析、AR虛擬實境、人臉辨識系統、遠端聲控等等技術層面不斷推陳出新,但在一味追逐技術層面的同時,卻忽略了最原始的創業初衷及理念,彷彿是在二十一世紀號稱新零售市場的環境下,卻是走回十九至二十世紀的純粹買賣交易單一推力的老路。就以目前最常見的網拍平台及通訊社群媒體來說,很多業者常抱怨:為何我努力經營網拍,商品品質及價格更優,後續客服都沒有輸同業,但業績及品牌知名度卻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及信賴?深究其因,大多是業者只想藉由虛擬平台售出商品,殊不知電商網拍平台不過是像過去實體店面的收銀台的功能罷了,所呈現的是一種結果反應。引入電商擬像世界 產生信賴感掏錢買單經營虛擬電商媒體最重要的是前置行銷作業,依據找出的消費者依其需求觸動潛在渴望,要讓消費者買單必須經歷幾個過程,首先找出潛在需求,大量社群媒體曝光讓消費者慢慢熟悉,完成上列過程及步驟後就要依專家及專業職人的角度去詮釋產品及勞務,消費者才會藉由程序產生信賴感,有了信賴感當然就會掏錢買單。業者可以從消費者喜好的社群媒體去著墨,例如:二十五歲以下喜歡看Instagram以精美的視覺呈現為主;Facebook使用者偏向二十五至三十五歲族群,對個人隱私或即時新聞事件議題有極大的關注力和討論;較為年長約四十歲以上族群,則喜愛痞客邦部落格等平台,偏好以閱讀長篇文字來分享分析資訊,這樣的客眾往往因為長久的閱讀對品牌產生極大信任。前一陣子引起爭議及評論的首席彩妝師事件,姑且不論事實真相為何,但可從其學員及傳統媒體爭相報名教學及報導的狀態下,就能看出有充分掌握住學員及媒體的需求,傳遞訊息,以休學、年輕、快速、國際化、首席專業、媒體名人背書等需求因子,打動學員對於未來藍圖的想像,希望經過一連串學習彩妝相關知識課程,有朝一日能像首席老師一樣有成就,媒體大量曝光就像病毒式行銷蔓延,無論真假幾乎變成真實的狀態。以上事件如同哲學家布希亞提出的擬仿物與擬像論點,虛擬的宣傳報導可能轉化為真實事件狀態,要將消費者慢慢引入電商的擬像世界,所呈現的題材必須有系列的視覺化、模組化、數據化,將虛擬形象幻化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