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在職場工作者都希望能增加額外收入,市場因此上出現許多理財投資及創業等課程,從幾乎場場爆滿來看,就可了解職場人士是多麼渴求能多增加收入,讓生活及家人擁有充裕的財富配額。近期也有所謂斜槓人生的標語及行動,除了本質專業之外,多從學習中累積知識並引發興趣,進而轉化為消費者能接受的商品及勞務,達到財富自由,相關議題演講及書籍都成為炙手可熱的標語及宗旨,也因此許多人紛紛投入相關以興趣為出發的事業,但往往鎩羽而歸,大大打擊創業的熱情。
走在台灣街頭可以發現商圈人潮及熱鬧不再,取而代之的多是店面招租廣告,媒體及大眾幾乎都在宣傳景氣衰退,消費者購物信心下滑等等不利消息,讓很多原本擁有創業或擴大內需投資熱情的人卻步,這也就是有學者研究說媒體的訊息就算是假的,也會因為情境等因素變成真實的狀態。
台灣經濟真如媒體傳達的如此負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商圈店面的轉讓或歇業,不代表一定是內需消費緊縮,而是市場通路改變,消費者對於商品、勞務等資訊,不再依賴逛街取得而是透過行動裝置,國人對於手機依賴度已高達三○~四○%,傳統實體通路交易效果大幅衰退。
徹底帶入行銷觀念精神 廣為宣傳
連日本一直堅守著業者必須經營實體通路,才能建立消費者對於品牌及商品的信任,卻在日本相關財經研究單位發現,日本零售市場的通路結構比例在大動作移轉,研究是以二手古著商品交易通路為主題,發現原本喜愛實體交易的消費者,現在高達六○%在網路及電商APP購物,原本實體通路為核心的交易轉化為虛擬電商通路,所以經濟並非緊縮,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沒有下滑保守,只是零售通路市場改變。
學習虛擬電商是現今無論個人或商家業者必須面對及學習的,很多業者在學習相關虛擬電商的知識後會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影音、拍照、文案撰寫、繪圖等相關技術能力,無法實際創造出消費,對於虛擬電商產生極大的質疑。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沒有效用大多是因為每個人都只急於學習表象技能,將文宣影片後製得美輪美奐,內容多以銷售為主軸,這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強大的推力。在應用虛擬通路前應該要將行銷的觀念精神徹底帶入,品牌的精神理念故事、創業的初衷宗旨,對於社會有何期許及可能的貢獻等,都應在平時利用虛擬工具廣為陳述宣傳,讓消費者頻繁接觸到你,漸漸了解所傳導的觀念與精神,也讓消費者看看日常的自己與對於事件的看法,許多自媒體人就是以這種方式讓消費者接觸、熟悉進而相互討論產生信任後,相信在銷售商品上就會得心應手。
在積極從事虛擬電商的時代,市場大致呈現三大類型,第一種為網紅,有個人強烈特色並以生活細節為出發,讓觀眾覺得有趣甚至製造議題引發注意,另一種是專業分析研討型,將所關心的事物事件以數據等分析比較,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有效資訊,受眾在購買或下決定前會以這類平台為重要判斷依據,最後一種綜合型,有個人的特色風格外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通常綜合類是最容易達到也較易與消費者產生親近感的自媒體經營方式。
正確的創業知識技術+毅力執行
想要執行斜槓人生創造多元財富,其實最重要的是行銷觀念,事前的市場分析調查,目標是什麼,消費者在那裡有何需求,自己能提供什麼專業技術勞務或產品來滿足。另外要一併思考價格、商品、通路、促銷等細節執行,再藉由虛擬自媒體將理念品牌宣達接觸到消費者,所以很多小資族基於對電腦通訊軟體介面的了解,再利用行銷的思考計畫,成功打動消費者的心,做起了幾乎無庫存低成本的海外批貨、代購事業。
甚至有些人根本沒出國跟海外廠商簽約洽談,只跟國內中盤商拿貨就成功經營起電商事業,慢慢地再因為交易量的成長,讓品牌規模擴大進而轉化為虛擬中盤電商角色,並且開立實體展示店讓消費者能夠親自來交誼及下單,一段時間後就能往自創品牌方向前進,並且開放加盟授權讓更多新進業者成為事業夥伴。
這樣看來其實市場並未退縮,只是有無了解成功的方式,古人言成功之道在於師承、天分、毅力,師承就是學習正確的創業知識,天分已非絕對的優勢,知道方法及技術後產生創業的智慧並有毅力的執行下去,相信成功就不遠了,千萬不可人云亦云相信龐大偽科學及垃圾資訊,一定要過濾判斷及學習才能開展出新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