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世矚目的二十集團高峰會G20之後,美中雙邊會談的和善氛圍為全球經濟擔憂給了一顆定心丸。但從近一週美國國會議員持續以國安為名反華為,以及美國總統川普一再指控中國、歐洲操控匯率,破壞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平衡等事件來看,表面上和平暫告落幕的美中貿易戰,實際上還是暗潮洶湧!究竟是何事讓川普在G20之後,仍舊對中國、歐洲炮火不斷?未來依然存有諸多變數的國際市場,投資人又該留意哪些市場焦點?一、中國、歐洲真的有操控匯率嗎?若以中國目前人口數量,以及尚未擺脫製造生產業為主的經濟型態推測,中國仍存有糧食、能源、礦砂等尚無法自足的問題,仍需大量仰賴進口。而中國的出口,幾乎都是機械工業、電子科技業、民生用品業等產品,以機械工業、電子科技業而言,不可能全數中國自製,也是要依賴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關鍵零組件進行組裝後出口,而且外資在中國投資設廠生產的佔比相對高;簡言之,中國其實還是停留在歐美日等大國的低成本生產中心位階(所以才會有強迫技術轉移的問題)。嚴格說來,中國是在提供勞務、土地、生產規模技術的國家,貨幣貶值是不是真的能為中國帶來龐大的貿易利得,有待更細微的數據佐證,更何況中國自身也需進口大量的農糧、能源、礦砂,放縱貶值,只會讓這些中國自身必需的進口產品變得更貴。 而歐洲因為歐元區成員龐大,而且像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失業率及財政狀況一直不太理想,也沒有大幅復甦跡象。相對於美國的經濟復甦力道,歐元區及英國的情況可以用軟腳來形容,基本上也不是靠貨幣貶值就能夠解決或減輕的問題。所以,美國總統川普到底是在嘴炮什麼?其實就是想要轉移美國人民與國會的焦點與矛頭!簡言之,川普就是把錯誤的減稅政策導致財政稅收不足,以及對中國加徵關稅之後,卻仍未改善貿易赤字的政治責任,全部推給中國及歐洲(當然有分一些給日本及東南亞國家)。二、匯率與關稅有何干係?由於目前全球主要貿易行為,大都是以美元為主要報價,中國對美國或歐洲對美國就更是如此。當美元走強時,人民幣與歐元當然是相對走弱。對中國或歐洲的進口商而言,等於要用更多的人民幣或歐元才能兌換到美元,做為貿易的支付;簡言之,進口回中國或歐洲的商品就會變貴。相反的,中國、歐洲的出口商,貨物出口後收到的美元可以換回較多的人民幣及歐元,帳上就會多出一筆匯兌利得,等於利潤增加。所以,川普才會指控中國意圖以放任人民幣貶值的方式抵銷被美國加徵關稅後,增加的稅負成本。等同美國的關稅報復政策大打折扣,反而徒增了長期依賴中國進口廉價產品的美國人民消費負擔;換言之,等於川普在變相跟美國人民加稅。三、投資人後續要留意的市場重點美中貿易談判涉及項目太過廣泛,絕不可能於三五月內能夠議定並簽署協議;美中兩國的紛爭仍將持續到美國下一位新總統上任,或許有機會在剔除干預中國內政的議題後,達成協議。故可預期全球經濟在未來一年,很可能都會籠罩在相當的不確定風險因素內,這會導致資本市場慢慢的因為投資卻步、獲利受限,甚至大幅縮減造成系統性的股價修正走勢,只是這樣的走勢會如同溫水煮青蛙般,一階段修正、一階段反彈。其次,全球資本市場在預期獲利成長力道衰退下,目前股價指數位階相對較高,法人也會因為風險考量,調節資產配置至高配息、穩定收益,以及風險趨避型、低位階型的資產,例如債市、金市,以及日圓、瑞郎。所以,除了觀察美國公債殖利率變化,適當配置資金在穩定收益型商品外,可以將投資交易的焦點放在黃金、日圓、瑞郎等有機會偏多走勢的商品。減持或調節股價指數型商品與題材型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