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選擇權是台灣期貨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主要商品!選擇權之所以迷人,在於該商品參與門檻低、買方損失有限,以及買方有機會在短時間內賺取倍數利潤的特質。但相對而言,選擇權交易也比期貨或股票複雜!因為選擇權牽涉到一些財務數學,以及自營商最愛操弄的「時間價值」。多數選擇權交易人除了行情看錯之外,幾乎都是賠在時間價值上。簡言之,就算走勢的方向與目標看對,但行情發動時機點看錯,在選擇權市場還是很有可能賠錢!所以,此文要跟投資人分享的就是選擇權的複式應用。一、走勢的預期決定攻擊的模式一般而言,區間震盪、狹幅整理,對於追逐趨勢的選擇權買方而言是很頭痛的考驗,想不交易又怕行情突然發動攻勢,突破區間,揚長而去。克制不了手癢症狀,看到報價跳動就想入市交易的人,又怕上沖下洗,造成追高殺低,鎩羽而歸!雖然選擇權對買方而言,是個很有潛在爆發力的槓桿商品,但要挑對進場的時機。例如由川普在今年五月六日創造的高檔反轉K線,就是轉折警示意味濃厚的關鍵K!只有這種在波段的相對高或相對低的位階出現反轉的關鍵K,才是適合選擇權買方入市攻擊的好時機。所以,適合在選擇權市場做單式買方的時機並不是常常有!其實依統計資料,七○~八○%的金融商品在一年之中差不多七○%的交易日,都是在一定幅度的區間內擺盪。所以市場才有另一派支持賣方策略,因為選擇權的賣方最主要的獲利來源就是行情在區間整理時,時間價值的遞損。但賣方最大的缺點就是萬一市場傳出突發的利多或利空,走勢跳空瘋漲或崩跌,賣方單式極有可能重傷!甚至嚴重的超額損失!其實選擇權對應行情變化的靈活度很高,不要去堅持只當買方或賣方,要視行情走勢的特徵適當調整,才能有效控制風險,提升市場存活率。二、因應震盪格局的選擇權複式組合如前所述,選擇權買方策略在震盪走勢易磨損時間價值;而選擇權賣方策略在區間突破或重大事件發生時,容易重傷或是帳戶變成負數的損失。買方可以在走勢發動時,有機會賺到倍數獲利。但賣方卻可以在結算前的震盪整理期賺到時間價值快速遞減的利潤。選擇權是多空及買賣方部位可以同時並存的商品,所以選擇權市場的交易者,應該要善用複式組合,提升因應行情變化的應變能力與獲利能力。筆者將震盪格局劃分為三類型,再依據這三種走勢擬定因應的複式組合:(1)預期震盪偏多走勢的因應組合:「賣權的多頭價差組合」,名稱看起來有點冗長,其實原理很簡單,主部位就是放空價平賣權或接近的指數價外賣權,這是賣方的看多部位,但為了避免看錯行情造成重傷,所以就以買進價外賣權或更價外的賣權來當作保護作用的部位,用來鎖住萬一走勢反轉重挫的風險。主要獲利來自於主部位的賣方,賺取時間價值。(2)預期震盪偏空走勢的因應組合:「買權的空頭價差組合」,主部位就是放空價平的買權,但為了防止官方資金入市護盤或干預拉抬造成追繳斷頭風險,所以買進價外的買權做為保護傘。主要獲利也是來自於主部位的賣方,賺取時間價值。(3)預期橫盤整理的組合:當市場關注著某一重大影響事件的結果揭曉且日期明確,例如總統大選或是美國聯準會的重大政策宣布日期;在「事件結果揭曉前」,因缺乏題材,且型態上有壓、下有撐的情況下,適用「箱型組合」。 箱型就是把前述的「賣權的多頭價差組合」及「買權的空頭價差組合」同時建立。主要獲利來源都是價差組合內的賣方部位。買方部位都是在鎖住風險的保護部位。預期年底前,「川普亂流」仍將持續,所以選擇權交易人宜善用複式組合,先求「鎖住風險」,再耐心等待明確的攻擊訊號增加倍數獲利空間。「賺大賠小」,長期累積下來,你才能成為選擇權市場的操盤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