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截至八月十四日的近一周基金資金流向顯示,即便美國延後對中國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加徵關稅時點,仍難敵市場對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倒掛所引發經濟衰退擔憂,資金從全球股票型基金淨流出四七億美元(年初至今淨流出已達一八五○億美元,資金從風險資產撤出趨勢)。負利率環境激化貴金屬漲勢其中,美國股票型基金獲得資金淨流入四.四億美元(年初至今仍是淨流出五九八.六億美元),整體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為資金淨流出三四億美元(年初至今淨流出一七七.二億美元 ),主要流出全球新興股票型與亞股基金,分別流出十九.六億美元(年初至今淨流出一六.五億美元)及十六.四億美元(年初至今淨流出一六五.九億美元),可看出今年來從新興市場流出的資金幾乎來自新興亞洲的貢獻,在人民幣趨貶的市場預期下,新興亞洲撤資潮恐將繼續,此期間將降低外資大力回補台股的機會。反觀全球債券型基金同期間獲得一六○億美元(年初至今淨流入三九一○億美元,為全球股票型基金淨流出金額的兩倍以上),可見避險資產仍為資金的偏好所在,只是隨著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已達十七兆美元),貴金屬似乎已成為資金在避險資產的新選擇,甚至黃金價格與負利率債券規模也出現高度正相關的變化。由於全球貿易衝突持續惡化,大幅增添經濟衰退風險,各國央行紛紛採取預防性降息,負利率債券規模只會有增無減,加上市場資金仍持續湧向避險資產,甚至進行套利,進一步加快負利率債券規模的增速。偏偏這些負利率債券持有者不可能持有至到期,仍將積極尋找其他機會,為貴金屬市場帶來源源不絕的潛在買盤,金價漲勢應不會那麼快結束。負利率債券規模擴大所引發的另一個結果就是風險資產價格上漲,因資金的機會成本降低,承擔風險的意願將會增加。負利率也代表股價評價模型中的分母項減少,進而提高評價(本益比)。此影響正在目前全球股市擴散中,在資金簇擁下,部分族群及個股評價已大幅拉高。不過,要提醒投資人,隨著全球貿易衝突升溫,勢必會導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趨緩、企業獲利衰退,最終股價評價模型中的分子項也將減少,抵銷利率降低帶來的評價提升效果。即隨著時間推演,因評價提升而漲多的個股,未來恐也會因獲利衰退而出現劇烈修正。境外資金匯回力抗外資撤離潮正遭受國際資金從新興市場撤離賣壓的台股,所幸尚有境外資金匯回的潛在資金動能的預期下,提早卡位資金提供買盤支撐力量,近期表現優於其他亞股。「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已於八月十五日正式生效,根據規定海外資金匯回後,其中二五%可投資金融商品,包括政府債券、公募公司債、金融債、國際債券、上市(櫃)、興櫃公司股票、投信基金、期貨ETF、指數投資證券(ETN),以避險目的買賣上市(櫃)認售權證、從事期貨或選擇權交易及國內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投資不得從事信用交易、不得出借或借入有價證券、不得投資槓桿或反向的ETF或指數投資證券(ETN),顯然是限制這些資金只能做多。有價證券投資則限制,資金投資於任一上市、上櫃或興櫃公司股票的股份總額,不得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一○%;投資單一公司股票、公司債及金融債等也不得超過二○%。即便如此,若資金集中湧入,對股價仍具有一定的撼動力。資產股及高股息為主要受惠者首先,隨著美國針對中國產品第三波的課徵關稅已波及國內代工業者占比最高的消費性電子,台廠勢必加速將產能從中國移出,電子五哥近期遷產能動作均已加快,也將帶動國內工業用地、廠房及商辦需求。群益投顧認為,境外資金回台直接投資部分,因廠商購地建廠,推升工業用地價格,手握土地待價而沽的資產股身價跟著水漲船高,甚至承接廠房建設的營造廠也將受惠,例如台肥(1722)、興農(1712)、裕隆(2201)、三洋電(1614)、達欣工(2535)、根基(2546)、華固(2548)、長虹(5534)及冠德(2520)都是可以留意的方向。另因專法規定回流資金須在專戶中停留五年以上,預期高殖利率、高配息率及營運穩健的大型股會成為回流資金首選標的,加上負利率時代也會增加對高股息股票的需求,有利相關個股的股價表現。Thorn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執行總裁Jason Brady認為公債獲利機會不多(債券價格大漲、殖利率降低),若想追尋收益,偏好會發放股息的美股和海外股票。有興趣的投資人,若想省去選股的麻煩,也可以選擇ETF來進行布局,目前在台股交易的高股息ETF有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國泰台灣低波動30(00701)等。勿因小失大亂入金融股至於市場普遍也看好的受惠族群金融股,在目前全球金融經濟的環境背景下,營運展望恐難像市場那麼樂觀。由於金管會規定,當台商境外資金要投資金融商品時,必須先透過銀行的信託或券商的全權委託專戶,再進行投資,對銀行及券商帶來龐大的機會。這些事業有成的台商,都是銀行或券商想爭取的頂級大客戶,而台商回流的資金必須先存入銀行的外匯專戶,這就讓銀行有機會認識這些客戶。根據凱基投顧的分析,若以財政部每年平均推估資金回流四八三七億元及資金投資於銀行財富管理商品計算(金融投資上限二五%及自由運用五%),預估財富管理手續費每年約二九億元,對全體銀行獲利貢獻約一%,但仍視需實際資金回流金額,預期民營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市占率較高之中信銀(一八%)、國泰世華銀(八%)、北富銀 (八%)、玉山銀(七%)及台新銀(七%)為主要受惠者。不過,隨著全球央行啟動新一波降息循環,金融業利差縮小本來就是無可避免的產業利空,偏偏又遇上全球經濟因貿易衝突升溫而面臨衰退風險,企業及民眾貸款違約機率將有增無減,成為銀行放款的隱憂。整體而言,國內金融業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恐將大於區域型利多,不利長期的股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