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預見行旅」,每個房間刻畫著萬華著名景點,就算你不曾到過剝皮寮老街,來到預見行旅,牆上的圖騰帶你穿梭大街小巷,或是彩虹酒吧伴你一夜好眠,其他還有寶藏巖藝術村、西本願寺、台北故事館等文化景點,總經理張倩婷說,每一個房間都有各自的故事,整個萬華文化盡收在三十個房間裡,讓旅客駐足回味。這是張倩婷和股東最新開創的事業體,成功把一幢不起眼的老屋轉型成旅店,創造至少十倍的現金流,以八、九千萬的五十年老屋,重新打造裝潢,搖身一變為數億元的資產,加上都更題材,整棟旅店待價而沽,宛若新妝的女兒。從基層做起 半年學完設計師課程張倩婷是開店高手,除了預見行旅之外,目前公司還有一家染髮店、一家足體養生館及數個黃金店面出租。一九八○年至一九九○年全盛時期在西門町有五家美髮中心,每年為公司帶進千萬的營業額,累積第一桶金,她開始操作房地產,創造第二份收入,四年前以「微資產活化」概念轉進旅店經營,再創第三筆金流。沒有富爸爸加持,跟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樣,從零開始,唯一不同的是,她選擇自己喜歡的路,一路荊棘滿佈,個性堅強,沒有放棄的念頭。大學畢業後,張倩婷在一家貿易公司當會計,做不到半年就辭職,從小喜歡打扮、喜歡美的事物,打算學美髮,公司經理唱衰她,「不用三個月就回來了!」媽媽氣到一度斷絕母女關係,「要學美髮何須念到大學,國中畢業就可以!」「第一天我就哭了」,從最基層的洗頭小妹做起,掃廁所、洗捲子、換垃圾袋樣樣來,「身分之卑微,學長姊都比你年輕」,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心態,幸好有點年紀,想法比較成熟,因此常私下請益,同伴也不吝惜教她,那一段時間,跑得比別人快。除了當學徒,張倩婷還去職訓局學美髮,「老師很嚴格,做不好,就把夾子摔到地上」,跟同儕比較,「深知自己有年紀,手不巧,要比別人多花時間,經常是犧牲睡眠練捲子、拼卡」,濃縮式的密集訓練,洗髮、按摩、燙、染、吹、剪、梳,包括新娘包頭,設計師一年半到兩年課程,她花六個月學完,更拿到乙級執照。員工集體出走 念EMBA重新學經營在七、八○年代,美髮業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店家少,設計師搶手,基本薪水五、六萬起跳,張倩婷在美髮業相當有天分,一路從巨星、斐瑟、最高學府等知名美髮廳闖蕩學習,當上紅牌設計師,二十八歲以後,和兩個設計師合夥創業,第一家店開在天母。剛開始人力精簡,洗毛巾、會計、剪頭等,全部自己來,扣掉租金、人力成本,三個設計師一年淨賺兩百萬,後來她到西門町頂下一間餐廳,重新裝潢開設第二家美髮中心,名為「沙丘髮藝」,也就是現在西寧南路的點,開啟她美髮生涯最輝煌時代。當時西門町還是美髮業處女地,只有「查理」剪髮一家,專攻學生市場。張倩婷是技術出身,培訓出很多紅牌設計師,樓上樓下快百坪的店面,沒有冷場,「那個年代的學生,都聽過『沙丘髮藝』,即便在二樓,還是排隊在等」,後來第二、第三家陸續開,全盛時期西門町開了五家店,大店每月淨利二十至三十萬,小店淨利十多萬,每年整體淨利二百到三百萬台幣。「兩年內團隊出走三次」,有一次她嚇傻了,門打開,設計師、會計、助理全不見,每一次出走都是帶著業績離開。「敗就敗在自己沒有讓利」,張倩婷坦言,設計師抽成少,股東機制也都只是幌子,員工想要有自己的發展,「沒有互利,誰要跟你一起賺?人家知道我有紅牌設計師,以高薪挖角」,十年內,陸續收掉四家店,為突破瓶頸,才去念EMBA,重新學習經營。投資店面、商辦只挑一線的點 堅持房價和房客要等齊開店是張倩婷創造現金流的方法,對於開店,她有敏銳的嗅覺,「好的店面一定是車輛和人潮都有足夠的量」,而且「只選擇一線的點,租金稍貴沒關係」,二線便宜的點,都沒有安全感,再來就是控制租金,超出設定值就不考慮,「只要有零點一的不OK,落在商場上就會放大五倍,所以絕對不幹」,對於店面要求很高。從小在萬華長大,她對西門町情有獨鍾,「可以開自己不熟悉的產業,但是不能離開西門町」,因為西門町有自己熟悉的消費群,天母附近的士林,有很多學生、年輕族群,也在設定的範圍內。她不是沒有失敗,西門町五家店其中一家開在二樓,地點非常不錯,人潮絡繹不絕,可是顧客就是上不來,觀察分析才知道人潮是虛的,沒有主力消費群,後來才開始挑戰商辦。「沙丘髮藝」一年淨賺進二、三百萬資金,她和股東有充沛的活水投資房地產,每年都選一個物件來投資,包括店面及商辦,目前在台北市東區、西區及台北車站各有幾間店面,每個月收租近百萬,同樣只挑一線的點,而且堅持房客的品質,「一般客戶和上市櫃公司,雖然一般公司出價高,我寧可租給上市櫃公司」,後者有品牌、有信譽,無形中為店面大大加分。「堅持房價,也堅持房客的水準」,不能因為租客背景好,就大幅降價,因為租房跟賣房一樣,會有實價登錄,不能謊報,更不能亂租。她說,曾經有一個二十五萬租金的店面,空了半年沒租出去,不是租不出去,而是房價和房客要等齊,「好的點,租客自動找上門」,更有客戶先來卡位,等待下一次入住的機會。打造吸睛觀光旅店 活化在地經濟 效益翻倍看準西門町蛋黃區市場,四年前,張倩婷和股東合組公司,開始挑戰旅店,買下漢中街街角五層樓的老舊住家,依法規變更為旅館建物,以「資產活化」概念,打造成為觀光旅店,「就是將一個不起眼的物件,重新包裝,賦予飯店的功能,創造在地經濟」,原本五層樓月租金不到五萬,「預見行旅」自七月開幕以來,三十間套房,住房率已達八成,月營收破五十萬,創造出十倍的效益。「預見行旅」距離西門捷運站僅五分鐘路程,鎖定背包客及自由行旅客,來自東北亞、東南亞的觀光客居多,國內外比重三:七。除了五星級的床組設備外,更邀請名畫家在房間牆壁彩繪萬華景點,像是塗鴉文化電影公園、北門相機街等,讓旅客更了解萬華在地文化,未來會慢慢延伸主題故事,目前在Google及社群網站評價頗高。 「當初買一億多,現在身價已經翻倍」,張倩婷說,以前以建物評估,現在以飯店營運重新估價,後續還有都更題材,很多人覺得「資產活化」只是變更項目、敲敲打打、重新裝潢,其實還要加上營運管理,才會產生經濟效益。「沙丘髮藝」的時代,張倩婷憑經驗、憑感覺來管理,「挫折最多,學習也最多」,上了EMBA之後,更能體會策略的重要,她謹記教授的一席話,「好的關係,可打開機會之門,但是只有正確的策略,可以收割機會,帶來成果!」商場如戰場,目標市場要非常明確,才能在每一次市場變化中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