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與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暴增,市場開始憂心全球經濟衝擊將進一步擴大,導致日前全球股市陷入黑色星期一的股災。但投資人心中不無疑問,為何身為震央的中國A股仍舊持續硬挺,反而全球主要股市東倒西歪,關鍵因素還是在短期市場流動性強度之差別。眾所周知,自二月三日中國A股開盤起,人行就採取多重措施,連續三日共釋出一.七兆元人民幣之流動性,並進一步調降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與二月貸款基準利率(LPR),貨幣政策的量與價,雙管齊下。由於短期釋放的規模達美國FED每月購買短債六百億美元的四倍,意思就是FED累積四個月要釋放的額度,人行一周內執行完畢,這樣的強心針,股市不漲還真難。事實上,美股先前的屢創新高,也是受惠於流動性充沛與市場乘數效應的擴散。既然問題核心在央行挹注流動性的力道,我們就得關注一下各大央行的反應。原本年初由於歐洲經濟數據逐漸持穩,引發外界預測ECB可能將從明年起開始調升利率,現在已因新冠肺炎攻陷歐洲多國而逆轉,市場開始擔憂歐元區經濟恐受重創,影響隔夜與遠期Eonia利率的利差,從目前的利差變化來看,投資者押注ECB在七月將利率下調十個基點的機率,已從一周前的三五%升高到五○%。再觀察近期美國債市,美國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創歷史新低,十年期債息也跌破一.五%大關。每當長年期債息走跌都被視為市場擔心經濟和通膨將持續走低,市場預期聯準會等主要央行將推出更多振興措施而讓市場充斥大量流動性。截至二月二十四日止,根據FedWatch升降息次數機率顯示,二○二○年降息兩碼的機率已拉高至三二.五%,降息三碼的機率也拉高至二四.三%,降息的預期未來將成為美股多頭火種,而川普為了連任順利,大概率也樂得配合市場演出。因此,股市下跌不必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