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崛起,伴隨著帶來股市投資機會,台灣與中國的證券市場在本身歷史發展、總體經濟環境以及懸殊的各項資源都有所差異,但近年兩岸證券市場發展趨勢,大致均朝向效律、自由、紀律以及國際化目標前進,所追求的都是增強本身的競爭能力以及吸引外國投資者的目光。但是,上述目標的達成,目前都還有可以努力的空間。證券市場的特性在於使產品、參與者等均能在完善的制度與機制下運作,達成自由市場價格的機能。亦即,須有多樣化的金融商品供參與者與投資者選擇,除了法令規章要配合金融產品不斷創新之外,更需要容許參與者自由進出市場。這點,正是證券市場朝健全化發展的重要關卡。《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與證基會董事長丁克華特別針對台灣與中國的證券市場制度以及現有投資狀況與機會,進行了一場精采的對話。以下為精采內容摘要:
#@1@#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以下簡稱梁):去年10月份里昂證券做了一份亞洲公司治理排名,台灣在亞洲地區的排名是第5名,中國在亞洲是排第9名,中國的經濟實力驚人,然而公司治理能力在亞洲卻落到第9名,這中間必然存有許多問題,台灣經過5年空頭之後,現今已走向多頭市場。然而,我們看到台灣投資人心態是日益穩重,外資越看好台股,台灣投資人卻是越謹慎,不一窩蜂的隨外資起舞,這是市場成熟的象徵,中國的股票市場要像台灣這樣成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除了公司治理能力不足外,投資人的教育也嚴重欠缺。證基會董事長丁克華(以下簡稱丁):健全公司治理的各項條件,是現在努力的方向。相較之下,大陸對於公司治理的法律規範,其實比台灣還要完整,但是為什麼治理得不好,關鍵在於落實的執行面上,企業主的心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尤其,資本市場係一直接金融,亦即投資人須自己做決策,自己承擔風險,此點和以存款、放款為主之間接金融不同。在直接金融市場,企業主必須公正、即時及充分的將經營成果揭露給投資大眾,投資人再以理性及成熟的態度決定投資標的。故大陸股市的制度短期內無法趕上台灣,最主要原因是:雖然大陸經濟成長迅速,但是大陸股票投資人的心態是否成熟?專業是否足夠並能否公正即時並禁得起市場波動?而公司經理人,例如董事長、總經理,能否公正、即時及充分揭露公司資訊,這些都是關鍵。股票是資本市場的一環,採取直接金融的制度,投資人須自己做決策,自己負擔損益責任,台灣投資人是經過很長期的市場教育,才有這樣承受損益的成熟心態。但羅馬不是一日造成,大陸的投資人心態要像台灣一樣成熟,需要一段時間。
#@1@#梁:從證券化的程度來衡量,中國的股市總市值占GDP的比重仍遠較我國為低,雖然中國GNP占全球大約4-6%,相當於1.8兆美元,但是外資一直對於進入中國股市似乎表現出裹足不前的觀望態度。造成外資放慢腳步的原因有幾個,除了中國股市在周邊的配套措施不完善,舉例來說金融商品發展限制過多,無法滿足避險者的需求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另外中國的市場採計畫經濟,政治與政策的干預度過大;反觀台灣,在證券市場的制度設計上比較以市場需求為考量,所以制度面上台灣股市自由化程度較高,比中國更容易吸引外資投資。丁:舉例來說,從GNP的角度看大陸的股市,光是廣東一個省分的GNP就已經快超過台灣,以大陸這樣的經濟實力來說,應該是外資眼中的投資天堂。然而,在外匯存底超過日本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外資投資大陸股市的金額比率卻很低,這代表了大陸在股市或證券市場之成熟度遠低於台灣。根據估計,如以股民成熟的速度及企業家經營之心態調整,未來20年內,大陸股市的發展尚難追上台股。
#@1@#梁:4月份外資在台股出現完全連續買超的空前盛況,這其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增強,實質獲利增加。台灣有全球知名品牌以及公司治理制度透明度最高的台積電,有智慧型手機霸主的宏達電,而外資里昂證券對於宏達電的股價,甚至上調到1,781元台幣的新高價位。能讓外資提高對於台股投資價值評價主要的原因在於,台灣的證券市場透明度相當高,我們有即時的股市觀測站,可以讓所有投資者隨時掌握上市櫃企業的財務以及管理狀況,所以在時效性與資訊管道通暢度都遠較中國股市為高。丁:我曾經參訪過少數大陸上市公司,有一種現象可能是讓投資人想像不到,那就是他們的企業負責人,認為公司較詳細的財務資訊,是不可給外人知道的機密。以台灣股市來講,企業發生重大事件就立刻可以在股市觀測站看到訊息,當天下午也會召開記者會,財務與重大資訊是相當透明化,而大陸股市的資訊不透明、重大訊息無從查證,所以,上市的1,000多家公司當中,粗略估計有1/3是很有問題的公司。當然,我們可以從壞帳率以及還借款的狀況來審視大陸的這些公司,有無未來性,雖然在短期間之內,這些公司不一定會倒閉,但是產業性、透明度以及發展性未改善前,都有可能會出現泡沫化的情況。
#@1@#梁:我們從幾個數據就可以稍微了解外資對台灣股市的參與情形:目前外資在台灣持有上市電子公司聯電68%的股份,持有台積電76%的股權,這樣高持股比重,也可以從台灣的外匯存底當中一探究竟。台灣外匯存底2,570億美元,其中外資比率高達51%,比去年第四季44.3%更高。外資比重會隨經濟開放程度增加,台灣經濟愈開放,外資就會流入越多。況且台灣是屬於小型開放的經濟體,如果熱錢短期大幅度撤離,確實會對股匯市造成影響,但如果不考慮熱錢,外匯存底只要有對外貿易的3到6倍就算安全,現在台灣外匯存底遠遠多於上述倍數。丁:有個數據也是非常特別,值得大眾參考,亦即,由開放外資進入台灣股市至民國92年初,累積了十幾年投入台股的資金約430億美金;但截至95年4月底約達1,170億美金。亦即,三年多以來,外資投入台灣股市新增了740億美金左右,但台股股價指數並未大幅拉高,這表示原來台股的資金,亦有相對金額大幅投資海外。但國人投資海外時,須考慮的風險構面更多。例如,對投資海外高報酬固定收益之債券而言,因為匯率的避險成本高,匯率的全額避險成本從民國93年的1%成長3.6倍,到今年3月為止是3.6%。假設以投資美元債券收益6%計算,扣除匯率成本,所得到的報酬率只有2.4%,所以這些外流的資金投資收益之計算更須謹慎。
#@1@#梁:再回過頭來看台灣的GNP,前面談過中國的GNP占全世界的4-6%,而台灣是占1%,若以全球GNP大約30兆美元計算,應該進來台灣投資的資金要有3,000億美元,但目前只有1/3而已,這顯示外資往後進來的資金空間還很寬廣。讓外資能進來台灣的主要原因,台灣有穩健的企業體質,不怕泡沫化,反觀中國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國營企業,他們真正有賺錢嗎?未來的發展如何?經營者的心態是什麼?這些因素都讓投資客卻步,因為我們很難了解這些訊息,外資也就不敢把錢投資中國股市。丁:根據觀察,大陸對企業上市之審查,採審批作業且額度控管,對其國營企業,在證券市場仍較外來的企業具有優勢。所以,台商要到上海或者是深圳排隊等掛牌上市,速度都很慢,這也是讓外來投資者信心不足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大陸若要發展完全健全的股市制度,實應借鏡台灣發展經驗,降低行政干預的程度,發展國際化,並且要求企業經營團隊及負責人將經營結果公正、即時及充分揭露。投資人亦須逐步成熟,提高專業及自己根據資訊自己做決策,自己負擔風險,如此才有助於大陸股市未來的發展及投資價值的提升。梁:以近兩年大陸股市的發展來看,與其總體經濟的發展背道而馳,股市受政府政策的限制仍然很大,例如法人股不能流通、內幕消息廣泛流傳,而且存在很多非法操控的情形。就連大陸證監會也承認,大陸股市的體制仍然不太健全。相較之下,台灣股市吸引外資的條件較佳,投資人的心態也較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