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了一、二年的符號「Orz」,最近因為一位國文老師把它放在試題裡而媒體大幅報導的關係,突然浮出檯面成了熱門的「火星文」之一,甚至,它在台灣衍生出來的近親「冏rz」還被某大出版集團拿去做為商標註冊,而在網路上延燒出一段著作權風波。
#@1@#「Orz」三個字母連起來的外形酷似一個跪著叩頭的人的側面,它的意思直接就從跪拜、叩頭延伸,有人說是「五體投地」,有人拿它當「非常謝謝」(點頭直如搗蒜),有人拿它當「謝天謝地」,也有人拿它當「我的天啊!」(饒了我吧!)、「被你打敗了」等等,其實,這既然不是個約定俗成的文字,涵義也就因人而異,未必能具體定義它。「Orz」內涵是發散的,它可以延伸出太多的意思,根據不同的前後文與不同人的理解就會有不同的涵義;做為網民聊天打鬧的有趣東西可以,但若真要當做嚴肅的溝通工具,就會因為涵義不明確,而造成溝通上的失誤。或許,有一天將「Orz」的某幾個意思編入字典裡頭時,它就會得到一個「公認」的定義。做為溝通工具,定義的「正不正確」並不重要,獲得「公認」的認知基礎比較重要。就媒體標準的說法,這個符號乃是由日本傳來的「顏文字」;幾乎能在網路上搜尋到最近的文件,都持這種說法。但證據呢?「Orz」真是日本來的嗎?依網路的特性而言,恐怕永遠不會有具體證據來支持日本人原創「Orz」的說法,當然,像OGC這種變形的近親,更難以考證來源。事實上,想要探究其來源也是一件無意義的事,「Orz」真正是什麼意思還比較重要一點。但是,為什麼大家會同時認定「Orz」這個符號是源自日本的「顏文字」呢?這也可能只是一連串揣測的結果而已:一個揣測的始作俑者與後面的人一再盲目引用的結果。野史常常就是這樣被寫成正史的。如果有一天有兩個人就一件事情吵翻了天,其中有一個人說:「不是這樣,真是Orz」,另外一個人辯不過,於是回說:「什麼是『Orz』?你這日本狗腿子,幹嘛用日本的顏文字?」。然後,使用Orz的人很可能就會回說:「誰說Orz是日本的顏文字?......顏文字還不是從英文搞來的......」兩個人又會為了Orz的來源吵了起來,結果原本不重要的事情突然變得很重要,而兩個人原來在吵的重要事情,就會被吵忘了!這叫「轉移焦點」。
#@1@#轉移焦點,是爭論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的事。兩個人吵架,當有一方明顯吵輸的時候,接下來常會聽到的話是:「你這是什麼態度?」、「就算你對,也不可以用這種態度啊!」第一家庭疑似弊案鬧得沸沸揚揚,當冒出第一夫人被逼出病來了的說法後,頓時弊案就沒人敢再碰了;國家元首不管幹了什麼事,一句元首代表國家,要尊敬元首,議題又轉向了。這就是轉移焦點的威力。在企業裡頭,這種轉移焦點的無效溝通也是常見的,而在有威權化傾向的企業裡頭更為嚴重。威權文化的企業基本邏輯是主管要有一定的權威,才能有效領導部屬;於是,為了維繫主管的威嚴,屬下做事要有一定的「分寸」,要有「行政倫理」。許多威權的組織都相信,主管之所以成為主管,是因為他經驗豐富,能力夠強,因此他的視野也比較能從大局著眼;這套邏輯的另一層涵義是,企業運作的大部分知識,是在主管身上。問題是,在變動的環境中,過往的經驗常成為思考的限制,而未必是加分;許多實務的運作,反而是第一線員工比較清楚;企業運作的知識有一部分是存在於基層員工腦袋中的,所以,知識管理的理論才會應運而生。有效率的組識是以績效來管理與考核升遷,而威權組織內的升遷講究的未必是績效,反而是年資、聽話或者是在大老闆面前偶而一、二次枝節而片面的「特殊表現」;也就是,不適任而升遷的主管特別多。當不適任的主管碰上擁有基層運作知識的員工,溝通問題就出現了。
#@1@#因為「年資」,主管和員工是有代溝的。主管不知道員工的Orz式語言是什麼,也不真正覺得重要。常常只是想佯裝自己也「懂」,以便表象地和員工打成一片,所以,也可能一知半解地嘗試著去用火星文式的語言;就和老師拿還不成熟的火星文來作試題一樣。但是當真正的溝通問題出現時,麻煩也就來了;有些問題他不懂,但為了維繫威嚴又不能表現出不懂的樣子,而員工又有「分寸」地不作太過激烈地解釋或爭論,員工過於堅持的話,「你這是什麼態度」這種轉移焦點式的質疑就會跑出來了;而兩者之間的代溝又真的有點像是火星文,於是,下情不上達的狀況就必然發生。這時,主管的決策沒有第一線的知識為參考,常常只是憑著舊有的經驗和外來的資訊為依據,這種決策,如同盲目。此時,平庸的主管會較依賴經驗,而優秀一點的主管或自知之明的主管,會較依賴外來的資訊。前者當然會過於保守而問題百出,後者問題也不小。就和網路對Orz來源的解釋一般,由野史亂揣測來的歷史是沒啥根據的,而外來的資訊常常也是一堆揣測拼湊出來的,即便是有些權威的機構寫的權威報告,也常是亂拼一通或另有目的;連高盛這種機構都會出版「金磚四國」如此亂七八糟的報告,可見外來的資訊不能盡信。當然,並非不能看外來的資訊,而是資訊必須被驗證,才能被採信;而驗證資訊的方式必然是要仰賴第一手的訊息與知識。這中間,老闆和主管當然接觸面廣,會有第一手訊息;但同樣的,第一線的員工在第一線上也會有許多老闆和主管根本接觸不到的第一手資訊和知識。這兩者必須要合而為一,才會成為企業完整的決策情報;只有一半的情報,和盲目是沒什麼差距的。而主管要獲得第一線的情報,重點當然是要溝通順暢;而要溝通順暢,關鍵在於放下威嚴,才真正比較沒有溝通距離;否則,主管常會得到的第一線情報就不會是真的情報,而會是一些讒媚的狗腿子的胡言亂語。
#@1@#溝通是目的,放下威嚴是必要條件,而與員工打成一片只是手段之一而已。但是,許多企業主管常本末倒置,只知道與員工打成一片是「好的」,不知好在那裡。常常心口不一,甚至和老闆在一起的時候一起罵員工,和員工在一起的時候一起罵公司及老闆;而真正碰到和員工意見不一或利益相左的衝突時,不知從何真正了解問題之所以,於是,在最後關頭,「你這是什麼態度?」就跑出來了,溝通大門也就關閉了。事實上,在自由民主社會裡,員工對主管必恭必敬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那代表員工必然有些話不能講,溝通必然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