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歷經全球5月股災,台股走勢詭異,選股與操作的困難度更高,其實用幾個簡單的方式,就可以在亂局之中,找出主流類股與強勢個股。
#@1@#舉例來說,假如有A股與B股在起漲前都是100元,一波漲勢後A股最高來到200元,B股來到300元,此時大家都知道B股較強,在強者恆強的前提下應該選B股。此時如果出現一波修正,A股跌到150元,B股跌到240元,那何者較強?單純以價位論,A股跌了50元,B股跌了60元,好像A股較強;可是如果用百分比去計算,A股跌了5成,B股只跌3成,還是B股較強;如果第一階段指數漲了300%,那麼A、B兩股漲幅都遠遠落後指數,都不是值得買進的強勢股,應該另尋目標。本期智庫特地選幾個去年以來,在股市的轉折上較有意義的日子,將其股價的漲跌幅與指數做一個計算比較,篩檢出強勢類股與個股,希望投資人能在其中發掘出下一波的強勢主流股。這次有幾個重要的選擇點,首先就是6月1日(本文分析日期)的收盤價與指數,以這一天為基準與過去的幾個轉折點做計算與比較:第一個選擇點為94年10月28日,當天指數創下了近一年的低點,來到5618點,個股股價選用當天最低價;第二項為95年1月12日,當天指數出現了波段短線的高點6797點,所以,將當天最高價列入計算名單:第三項為3月23日的低價,因為那天是整理期間的最低6344點;第四項為4月13日收盤價,因為當天收盤指數6855點與6月1日的收盤指數6872點最接近,所以取當天的收盤價作為比較值;第五項,就是取指數創下高點的5月9日的7476點,與當天的個股最高價;第六項則是取5月24日的低價,因為,當天指數創下回檔低點6791點。在計算的過程中,先剔除了權證、股價在6月1日低於5元的股票,以及在採樣過程中有減增資或其他特殊事項的個股。首先,我們將6月1日的收盤價與5月9日的最高價作一個比較,出現了令人驚訝的結果。由於6月1日的指數6855點,較5月9日最高點7476點,下跌了603點或8.07%;可是,以個股來看,有283家公司股價高於5月9日的最高價,也就是說,就算是在5月9日指數最高點時,買進這283檔股票,目前仍還在獲利中;這283檔股票,可以說是在這一個月內有漲沒跌。另外,跌幅較指數的8%小的股票則有706檔,比例接近2/3,顯示從5月9日到6月1日這一波跌幅,集中在占指數比重較大的權值股身上,才會出現這種指數跌得深、個股卻跌得少的現象。近一步觀察這段期間漲幅排名前50名的股票,只有第10名的茂矽、39名的大同與47名的正崴,算是大型股,其他都是中小型股,像台積電、聯電這些所謂的大摩股或台灣50個股,在前50名中幾乎找不到。
#@1@#雖然在5月9日到6月1日漲幅領先的股票中,營建股有12檔上榜,家數雖然不如電子股多;但是,若就個股與類股的比例而言卻不低,代表營建股的整體表現,較大盤強勢許多。金融股中則有中央保與合庫,分別是242名及224名進入漲幅排名;電子股則分布得很平均,幾乎各族群都有代表入榜,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新上市上櫃的股票中,入榜的比例也很高,例如台嘉碩(118名)、原相(40名)、鐵研(111名)、典範(53名)及聯鈞(172名);看來,新股較有籌碼優勢,在大盤不佳時,容易會有較好的表現。以個股6月1日的收盤價,與94年10月以來股市的兩個低點相比較,也就是95年3月23日及94年10月28日兩個交易日的最低價,有超過940家的股票價格,高於前面兩個低點,亦即有8成以上股票,是維持一波比一波高的多頭趨勢,從這比例來看,大盤的多頭格局還是相當健康。此外,指數在本次回跌中,5月24日的低點6791點,有觸及1月12日的高點6797點,中間有6點的重疊,可是如果以個股試算,則有565家公司的股價在5月24日,並未跌破1月12日的股價高點,剛好超過一半的上市上櫃公司,這些股票在氣勢上都比大盤強勢。比較過強勢股後,再來比較一下相對強勢股。選擇指數與6月1日6855點最接近的4月13日6872點來做比較;在6月1日有630家公司的股價,高於4月13日的股價,比率接近60%,表示有60%的股票回檔幅度比指數小,相對指數而言它們是強勢股,屬於漲多跌少的一群。其中,主要為三種類股,分別為高價股、營建股與金融股。以6月1日收盤價股價前100家高價股,與4月13日收盤價相減來比較強弱,剛好是6月1日較高的與4月13日較高的各50家,少於整體公司的過半,表示高價股在近一個月的表現是較弱的一環。
#@1@#再看營建類股,40家營建公司中,只有4家公司股價回檔幅度大於指數回檔幅度,比率占營建股的10%;股價超過5月9日高點的則有12家,比率占營建股的30%。上漲創新高的公司家數,遠遠領先跌破4月13日股價的公司家數,表示從4月中旬發起的那一波資產營建行情所上漲的差價,並沒有在回檔過程中完全跌掉,也就是說營建股股價,是上漲時漲得多,下跌時跌得較少。至於金融類股,雖然股價超過5月9日高點的個股只有兩家,可是回檔幅度比指數小的有25家,占金融股的62.5%,比率優於高價股的50%,也比全部公司的比率好一些;再仔細看回檔幅度較小的排名,就可以發現重量級的國泰金、新光金、中壽與台壽保等金融類股,有資產增值題材者排名都在前面。用股價的相對位置來看電子股,大部分電子股都是與指數同步起伏,重量級股票中處於相對強勢的個股不多,除了可成與正崴等走勢比指數強勢外,強勢族群還有手機周邊、網通股及新上市上櫃的個股。營建股與金融股目前仍處於比指數強勢的位置,其中龍頭股與指標股如國泰金等,仍是領軍的強勢股;看來一時之間,主流類股還是會由金融與營建股擔任,下一波繼續領軍上攻的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