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上市櫃企業舉行股東會的大旺季。光在6月12日這天,就有50場。其中最讓投資法人期待的,是由矽品董事長林文伯主持的股東會。「他對產業景氣的預測一向神準,所以,法人總愛聽聽他的看法。」建華金控綜合研究處主管黎方國說。其實,就在1個多月前,法人才剛聽過林文伯對今年封測業的看法。當天(4月26日)也是舉行法說會的「好日子」,除了矽品外,還有聯電,而且這還是新任董事長胡國強的「第一次」,但幾家重量級外資分析師,只聽完第2季展望就離席,要趕去矽品聽「林鐵嘴」對下半年的市況分析。
#@1@#事實上,林文伯吸引法人的,不只是他對產業景氣的分析,還有他對矽品與泛矽品集團的布局成效。擁有業餘7段圍棋實力的林文伯,運用「虛擬集團」方式,轉投資了泰林、全懋、京元電、南茂等業務性質相近的公司,以進行機台移植與資源整合。這些外圍公司宛如林文伯手中的棋子,當林文伯掌握的棋子越多,矽品在棋盤上的戰力就越強。過去2年,林文伯的布局已在獲利上發揮效應,一向維持每股稅後盈餘(EPS)1.5元水準,在2005年一舉躍為3.31元,成長幅度達103%之多。今年第1季,矽品的衝速未減,不但營收較05年同期成長了68.38%,達到134.4億元,EPS更創下成長132.69%的新紀錄。無怪乎一位投信主管會說:「矽品在封測產能的規模雖比不上日月光,但投資價值卻勝過日月光。」比矽品晚2天舉行股東會的精華光學,同樣也受到投資法人的關注。但不可思議的是,9年前,精華光學是國內第1家投入拋棄式隱形眼鏡技術的業者,雖創下獲利連續成長9年,且9年來成長近6倍的紀錄,但是,這家在去年EPS達5.98元的高獲利企業,大老闆卻鮮少曝光。一位證券分析師說:「可能是因為1999年12月引進法人股東後,公司人事改組,董事長、總經理都換人做過。所以沒人敢將這9年的績效攬為己有吧!」雖是推測之論,但具有神秘色彩的精華光學,在6月14日召開的股東會,參加最踴躍的恐怕會是媒體了。
#@1@#雖然同樣都受到法人的重視,但矽品吸引法人的是「暴衝」式成長,而精華光學則以「馬拉松」式的穩步上揚,再配以3.3元的高現金股利,而讓法人,尤其是外資,在5月底從台股抽手時,還對精華光學以買超表示「肯定」。對鑽研投資哲學的人來說,林文伯所經營的矽品,是獲利和股價都能快速翻升的成長型企業,而精華光學的表現,則屬於長期且穩健爬升的價值型企業。其實,原本對投資人而言,無論是像林文伯這類鬥牛型老闆,還是像精華光學般耐操又能賺的水牛團隊,只要能讓人賺錢,都是值得投資的好老闆。偏偏這幾年的台灣股市暴起暴落,股市裡能賺到錢的投資人不到3%。就像今年以來的盤勢,不少的基金經理人靠著成長型股大賺,但在5月中變盤後,全都被套牢而倒賠回去。再加上全球股市普遍回檔,經過短期震盪修正,許多投資人的持股信心也受到影響。但德信投信總經理儲祥生表示,當產業或景氣有大起伏時,體質好的公司就很有投資吸引力。而正因為近期股價大幅波動,他認為,反而讓市場上的好標的,落到極佳的買進價位,現在正是逢低布局的時刻。
#@1@#只是,在台北股市裡,掛牌企業已多達1,200家。每1家企業,每1年都會用200多項財務數字,來證述它的成長故事,一般投資人實難聽出真假與好壞。於是,《理財周刊》特別從200多萬筆數字中,分別以長達9年的獲利穩定度、過去2年的成長動能等指標,為讀者過濾出最值得投資的33位企業家。在這33位企業家身上,有因為眼光精準、挑對產業,因而1年獲利就成長1、2倍的能耐;也有處於競爭激烈的成熟產業,卻還能在9年裡獲利成長30倍、甚至是58倍的傳奇。「唯一能一以貫之的道理,就是專心了。」儲祥生分析道,從做散裝貨運的台航到成為全球第一大高爾夫球頭代工廠的大田,在過去9年裡,儘管全世界陸續發生了亞洲金融風暴、網路科技的崛起與泡沫化、921大震、911恐怖攻擊事件,以及SARS疫情,這些公司就是不做不當的轉投資,仍然守著本業、穩穩的賺錢。
#@1@#即使是去年竄紅的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以及今年被法人追捧的類比IC代表致新,也都曾經過一段虧損到快沒錢可活的苦日子,但也都因為押對了產業趨勢而熬出佳績。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則觀察到,在這33位企業家帶領公司獲利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盲目的撙節支出、追求銷售數字,或躁進地藉購併以擴大營運業績,而是同時的開發新產品與服務、建立有效的銷售團隊、重視顧客的價值,並進行市場區隔。其中有些公司的規模雖不大,甚至資本額不到10億元,「但有能力的企業家,仍能在資源有限之下,創造可觀的獲利。」陳清文說。不過,儘管這33位大老闆都很會讓公司賺錢,但回到股票投資的角度看,有些老闆適合「長抱」,有些則就只能「短投」了。黎方國指出,若是追求短期內有高報酬率的投資人,在成長型名單中的12家企業是不錯的標的;但如果希望有穩定收益、不喜歡短線操作的投資人,則價值型名單中的21家企業是較為安全的選擇。成功的投資人,最重視投資的公司是由誰在管理?本刊此次所調查出來的33位企業家,應可讓投資人向成功邁近一步。